议论文是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某种观点和主张,或者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章体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议论文写作要领,欢迎阅读。
要领一,论点要鲜明
议论文是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某种观点和主张,或者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章体裁。写议论文的时候,文章的观点,也就是论点必须鲜明、集中,使人一目了然,最好在文章的开头,用具体的一句话,将中心论点摆出来。
要领二,论据要充分
议论文的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能够成立的事实或道理。
议论文的论据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是经过证实的实例,包括典型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道理,包括导师论断、格言、谚语、原理、定律和公式等。
选择论据要注意真实、充足、典型和新颖。论据不真实,论点无法成立。论据不充足,不能充分说明论点。论据不典型,难以产生让人信服的力量。典型的论据虽不是人所共知的,但也应该是能够被人接受令人信服的。因此,我们常常使用名人的事例或名人的言论作为论据。论据不新颖,读者读来会感到平淡无奇,提不起阅读的兴趣。一些同学使用论据,虽然是名人名事名言,但不是艾因斯坦,就是爱迪生,要不就是居里夫人等一些“老面孔”,令人兴味索然。新颖的论据,读来令人拍案叫绝,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要领三,论证要深入
要让论证能够深入,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要学会对论点进行分解。对论点进行分解,就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提出几个与中心论点相关的分论点。
2、要采用合理的论证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这种结构表现在文章中,就是序论、本论和结论这三个部分。议论文的结构常见的是“总──分”“分──总”和“总──分──总”的形式,也就是论证的层次之间,先总说后分说,或是先分说后总说,或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是最多见的。
3、要采用多样的论证方法。写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法(例证法)、道理论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类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层进论证法、引伸论证法(归谬法)。
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学生使用比较多的是例证法和引证法。使用最方便,表达效果最好的是对比论证法。
要领四,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例证。
中学生写给材料的议论文常用的是例证法,不少同学总是说找不到合适的例子。这和同学们阅读量不足固然有较大的关系。不过,能否举出恰当的事例来,更多的取决于眼力如何。如果勤于思考,发现的机会就多,即使阅读量有限,也不至于山穷水尽。不说其他,就说语文课本,从初一到高三,十二册书就该是个宝库,关键在于你会不会运用,善不善发掘。如果再把范围缩小些,我们中学阶段学过的古文有近百篇,就以这些古文作为素材,也够丰富的了。有些文章,像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既是妙文,也是佳例,作文时可直接把苏轼的“夜以孤舟临绝壁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洞半途而废等作为对有关观点的实证。但更多的情况,还是要靠动脑筋挖掘。比如《五人墓碑记》写到“匹夫有重于社稷”,如果把它与《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结合起来,借以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不失为一个说服力很强的例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不拘一格用人才,委宦官的门客蔺相如以重任,无疑值得称道;而廉颇的爱国精神一点也不逊于蔺相如,他在送赵王去渑池时说:“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稍有点古代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很不平常,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忠勇爱国。而切合20xx年高考全国卷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古文材料,至少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妾、客对邹忌的情感影响了他们对邹忌之美的认识;《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对儿子的情感有一个由“近”爱到“远”爱的变化过程,对儿子做人质这件事的认知也有一个由短浅到深远的发展过程;《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改变太后认知的方式值得咀嚼,这种方式就是打情感“亲近”牌,“情感共鸣”牌;《屈原列传》中楚怀王对屈原的“认知”“处理”受感情亲疏的影响,而这种亲疏又决定于他是否内惑于郑袖等人;晋武帝对前朝旧臣李密有一份疏远之情,在《陈情表》之前,他对李密最主要的认知是怀疑其有二心,但《陈情表》使晋武帝在感情上对李密亲近了,当然也就能逐渐改变武帝对他的固有认知……
【名家范例】
高考议论文写作这样的会风好 【作者】葛琼
有同志说: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这话很有道理。
9月22日上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8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9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随后,秘书长作了扼要的、有准备的工作汇报。汇报毕,邓颖超同志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了具体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开短会!”这时是上午9时45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
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8点开会9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力求短些,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
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原载《人民日报》198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