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范文大全 >  导游词 >  云南导游词 >

云南保山市导游词精选3篇

保山市(BaoshanShi) 云南省西部最大城市,滇西南交通枢纽,重要甘蔗产地和棉、茶、蚕丝基地。下面是皮皮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云南保山市导游词

保山市古称永昌,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西南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有着频繁的商贸活动;而在抗战时期,这里又是滇西战役的主战场,著名的“滇缅公路”即由此通过。如果有兴趣于文化考察旅游,可以循着那条蹄窝深深的千年古道去探寻古丝道马帮的足迹;您还可以从那被岁月磨蚀的车辙感受到抗战的惨烈。

从秦汉起,这里就居住着哀牢夷诸部族。在这儿你可以领略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14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日暮西山之时,有深山村寨的袅袅炊烟引路,你徐徐迈入哀牢山寨,又能感受到另一番韵致。

走出那条蹄窝深深的千年古道,你会发现脚下延伸的是四通八达车流滚滚的现代化坦途,而当年悠然传响的马帮驮铃,也早被“波音737”啸遨蓝天的轰鸣惊得悄无声息;——穿行于楼林竞高的座座新城,你会发现曾被史家们称作“西南一大都会”的保山,其实高楼早已漫过了城垣,而腾冲这个集丝路商城、书香名里、著名侨乡、旅游胜地、翡翠“超市”于一体的“极边第一城”,更是路通财通,百兴无废,处处展露出开放城市的迷人风采;——检阅一个个珠玉般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高原坝子,你会惊喜地看到许多高规格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茶叶基地、咖啡基地、水果基地……异彩纷呈,赏心悦目,现代科学技术使永昌故地的“五谷桑麻”更加茁壮;——领略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14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你会得知傈僳汉子曾经用来狩猎谋生的强弓硬弩,早已变成了娱乐竞技的体育器材,而他们竖起的刀杆依然豪迈,爱水的傣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德昂的水鼓、彝家的大钹、苗家的芦笙敲的打的吹的全是心中的快乐……这就是保山,历史与现实往往貌离神合,难解难分。

有时,它们似乎相距很远很远,有时,它们又仿佛挨得很近很近。循着马可波罗、杨升庵、徐霞客等千古名士当年留连于斯的屐痕,人们不能不惊叹保山风物的精彩纷呈、瑰丽神奇:千年古道,拾不尽历史的遗珠;高山深菁,掩不住迷人的风景;陋室荒庙,曾隐高人俊士……这里不仅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世界级杰作——气象万千的高黎贡山、纵贯千里的怒江大峡谷、含浆入眠的腾冲火山、激情澎湃的热海奇观,还有悠悠历史熔铸的璀璨夺目的边地文化之链——从成批的古猿、古人类化石和数百处古文化遗址到九隆神话、哀牢遗迹;从汉唐的路渡堰营、古寺高塔到明清的索桥烽燧、亭台楼阁;从历史文化名城保山、腾冲的悠悠古韵到诸多历史文化名乡名村的质朴雅俗;从蜀汉名臣吕凯的《答雍书》、抗战县长张问德的《答田岛书》到明朝侍郎张南园的《漫录》、民国元老李印泉的《文征》;从杨升庵的状元楼到艾思奇的纪念馆……文物、古迹俯拾即是,名人、奇书代不断线……

保山风物,蕴古国故郡数千年岁月之精华,聚怒水沧江数百里腴壤之孕育,历古而弥鲜,洋洋而为大观,不愧此地占九隆风景,其中萃三属人文.

篇二:云南保山市导游词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东径98°25′~100°02′、北纬24°08′~25°51′之间。东与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邻,东北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交界,西南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毗邻,正南与西北接缅甸,拥有国境线167.78千米。总面积19637平方千米。

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535~3780米之间。怒山、高黎贡山与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由北向南平行延伸,三江夹两山、山川相间,山高谷深,山多坝少。群山之间镶嵌着100公顷以上的坝子95个。境内大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4.8~21.3℃,年均降水量746.6~2095.2毫米。褐煤储量、地热资源十分丰富。

320国道过境,建有保山区机场。有兰津霁虹、云岩卧佛、武侯寺等古建筑,腾冲热海、火山群,和顺图书馆、龙王塘公园、太保山森林公园等旅游纪念地。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小黑山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动植物王国中有树蕨、秃杉和“世界杜鹃王”为代表的植物2200多种;羚牛、黑猴为代表的野生动物50多种;孔雀、相思鸟等鸟类200多种。

保山历史悠久。西汉置不韦县,东汉永平20xx年(公元69年)设永昌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国际商道“蜀身毒道”——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南方丝绸古道”经保山至缅甸的密支那,再向西到印度雷多,比从广东、广西港口绕道马六甲海峡运程缩短近5000公里,是中国沟通南亚次大陆的最便捷“桥梁”。抗战时期相继开通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和中印输油管道,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特别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保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蜀汉时期云南郡太守吕凯、清代人称“永半朝”的三部尚书王宏祚、清末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北洋政府代李根源、哲学家艾思奇、云南地下党创始人李鑫等先贤圣哲。

保山四季如春,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17℃,年降雨量1400毫米,森林覆盖率62%。保山素有“滇西粮仓”的美誉,铁矿、铅锌矿、硅灰石等储量大、品位高。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理论蕴藏量1023.75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821.6万千瓦,目前已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达52万千瓦。有地热温泉179处,热能储量250万千瓦,为全国第二大热气田。

篇三:云南保山市导游词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系怒山山脉南段,东距昆明593公里,全市面积4826平方公里,基中市区面积4平方公里。除汉族外,还有彝、白、傣、苗、回、德昂、傈僳等20多个少数民族9万余,占总人口的12.6%。

保山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648米,最高海拔3655.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山区半山区约占面积的92%,平坝区(盆地)约占总面积的8%,属高原山区市。湍急的澜沧江沿市境东部边缘流经70公里向南而去,汹涌的怒江则从市境西部高黎贡山东麓穿行115公里咆哮而过,两江遥望,镶保山于其间。这里是古海洋心脏部分,居滇缅古地槽中央,古生代地层完备,地质构造复杂,有“世界地质锁钥之一”之称。低纬度高海拔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使保山市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热、温、寒三种气候俱全。全市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如春,终年常绿,年平均气温15.5℃,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8.5℃,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0.7℃,年平均降雨量966.5毫米。

保山古称永昌,历史上开发较早,远在夏朝就属于炎黄版土。殷商时代当地土著仆人已向商纳贡,秦曾设官吏,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20xx年)设不韦县。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设永昌郡,保山古名永昌便由此始。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在太保山下始建土城,至今已有1240多年历史。明嘉靖三年(公元1520xx年)设保山县(因县城西倚太保山而得名),直至1950年1月保山和平解放,仍设保山县。1983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保山县建保山市。

保山农业已初步形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日益兴起的新局面。全市耕地面积66.7万亩。工业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力、煤炭、机械、纺织、食品、建材、化工、制革、五金用品等行业,在地方工业产品中,食糖、单晶冰糖、金龙面条、甜大蒜、八宝菜、精制红茶、手扶拖拉机等在全省享有盛誉。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发展较快。昆(明)一畹(町)公路穿行保山,把保山与昆明、楚雄、大理、德宏等地州市连接在一起,与邻近各县都有公路直达。昆明至保山每周有定期民航班机往返,使内外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保山市委和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围绕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克服了前旱后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推进了全市经济较好较快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保山市历来是滇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也是内联滇西八地州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外通缅甸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陆路重要通道,在生产、流通、交换中可直接辐射滇西边镜经济区15个县市和大理、临沧等地州部分县市,已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滇西边境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为适应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促进保山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确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指导思想,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按照省政府批准的保山城市总体规划和“改造老城区与开发建设新区相结合”的方针,从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入手,全面加快了以“四个三工程”为主体的保山城市建设。同时,还注重抓了市区交通、通讯、住宅、环卫环保等其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在通讯方面,建设完成了大理州下关至德宏州瑞丽市长途光纤电缆保山地段的施工并开通了光纤通讯。在环卫环保方面,围绕防洪、排污、垃圾处理,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一批项目。

面向未来,保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带领全市人民,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把保山市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