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文言文(二)
一、基础字词
(一)通假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鼓瑟希,铿尔(“希”“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
《寡人之于国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2)涂有饿莩(“涂”通“途”,道路)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劝学》
(1)虽有槁暴(“有”通“又”)
(2)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秋水(节选)》
(1)泾流之大(“泾”通“径”)
(2)两浚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辩”通“辨”)
(二)古今异义
《寡人之于国也》
⑴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劝学》
⑴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的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
⑶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古义:特指长江与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⑷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
⑸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寄身、托身、容身。
今义:①托付,②把感情、理想、希望等防灾(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身上)。
《秋水(节选)》
⑴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话题。
⑵东面而视 古义:面向东。
今义:方位名词,与“西面”相对。
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今义:不吝啬;举止自然,不拘束。
(三)一词多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如 起如厕(到……去)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假如,如果)
如火如茶(像拽口同)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方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正,才)共21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博学而无方(方法,办法)
往昔,不与,归而形诸梦(给予)
夫子唱然叹日:“吾与点也。”(赞成)
与 遂与外人隔绝(和)
唯求则非邦也与(句末语气词)
咸与维新(参加)
《寡人之于国也》
数罟不入洿池(cù 密、细密)
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数量)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只)
直 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不弯曲)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征发、派遣)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出发)
非我也,兵也(兵器)
兵 穷兵黩武(战争)
草木皆兵(士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承受)
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名词,食物)
食 鱼鳖不可胜食也(动词,吃)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于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在)
请以战喻(介词,用)
以 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
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劝学》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
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以为妙绝(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断绝)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强壮)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强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略多)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qiǎng,勉强)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借用)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利用)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共21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