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化学教案 >  初中化学教案 >  九年级化学教案 >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2 《燃料和热量》(精选9篇)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1

课时教案

课题: 课题2燃料和热量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难点⒈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探究活动与教师讲述结合

四、教学过程

复习课题1燃烧的条件⑴可燃物

⑵氧气(或空气)

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教师强调可燃物有许多是燃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第一小节,引出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

煤: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元素组成,还含有氮、硫等元素,讨论回答课本上有关煤的知识中的探究问题。

教师小结。

石油: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通过一些方法可以炼制得到许多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讨论回答课本上有关石油的知识中的探究问题。

教师小结。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做甲烷燃烧的探究实验,提醒学生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现象判断出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并根据该实验推断出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介绍“可燃冰”

二、燃烧中能量的变化

做探究实验——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

现象:有气泡生成,试管壁发烫。

结论: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时要放出热量。

有的化学反应放热,如物质的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

有的则吸热,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

二是要和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教师小结: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2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教学目的: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产品及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认识到合理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

[复习引入]:在上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的历史,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燃烧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提问学生]: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回答了很多自己熟悉的燃料,其中有很多就是我们本课要重点学习的化石燃料。

[讲授新课]:

一、化石燃料

教师提问,学生看书回答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特点(不可再生)

1、煤和石油

[活动探究]:完成书p132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分组汇报。部分问题需预先布置学生准备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活动结束前需对相关问题总结归纳。

[课件连接]:在中找素材交流中心-教学资源-教育软件交流中心-化学教育软件。

2、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们来看一个它的实验

[实验7-3]:教师演示后,学生描述现象,归纳填写在书上。

[讨论]: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哪些元素?

[讲述]: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所以甲烷也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学生阅读]:沼气的综合利用

[讲解过渡]:化石燃料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总有一天会用完,这一天还很早,不用着急,对吗?

[学生活动]:根据书p135的数据计算多少年后石油和天然气将被耗尽?

[教师讲解]: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化石燃料用不了多久就耗完了,你有怎样的对策?

[学生活动]:1、讨论解决能源危机的思路(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

2、讨论提高燃料燃烧利用率的方法。

2、了解海底“可燃冰”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提出问题]: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产生热量?

[实验7-4]:教师演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触摸、感觉。

[学生活动]:记录现象,描述感觉,分析得出结论:不仅燃烧,其它反应也可能放热。

[推测]:是不是有些反应会吸收热量?有例子吗?

[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举例说明。

[课堂总结]:学完本节你有何收获?

[课堂练习]:目标p120一、二题

[作业 ]:研究性学习:书 p138调查与研究

书p139习题1-5,写在作业 本上。

目标p121 三

[课后记]:本节课涉及的知识广泛,需要学生事先做一些准备。课件效果很好。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3

《燃料和热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了解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③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②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二、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所以,本课题采用活动与探究的编写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关于天然气,则是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在了解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本节通过燃烧反应中热量的利用,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认识到化学反应利用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拓展视野、观看录象与教师讲述结合

课时:2课时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读,建议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同时可利用科教资料或影视素材介绍化石燃料是经过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强调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1.通过简单计算,完成课本中化石燃料开采年限图。

2.利用一些图片等形式展示煤和石油的成分、用途。

3.在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关于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问题,此处不宜增加。

4.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引出化石燃料的概念。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阅读教材,观看录象,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1、煤是怎样形成的呢?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煤的利用: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4、煤的应用

播放录象: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主要是c,其次h、n、s、o

3、干馏: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4、工业的粮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呢?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石油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石油的利用: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4、石油的应用

播放录象: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主要是c、h、其次n、s

3、分馏: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4、工业的血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1、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呢?是纯净物吗?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鉴别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燃烧都是蓝色火焰)

5、天然气的利用: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是混合物

2、甲烷ch4

3、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化学性质:可燃性

ch4+2o2co2+2h2o

现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点燃前注意验纯

4、点燃、干燥烧杯、澄清石灰水

5、沼气的应用与危害

学会寻找物质间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

知识拓展

介绍沼气和沼气的运用

以及“可燃冰”

观看录象

听讲

指导阅读表7-3

分析课本表7-3,估算出我国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画出柱状图

设问:

使用化石燃料有什么优缺点?从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谈谈你对化石燃料名称中“化石”含义的理解。从中有什么收获

分析图表

计算年限

画图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引入

(第二课时)

化石燃料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发光、发热)

下面我们来做一组实验。

[实验7—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设问:这个试验说明什么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开动脑筋分析原因,总结结论。

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中有热量放出,有的则从外界吸收热量..

使学生从一些简单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引起注意。寻找原因,总结结论。

放热现象

1、定义

2、常见的放热现象

3、特点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1、

2、所有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

3、只要加热达到着火点即可,不需长期加热

吸热现象

1、定义

2、常见的吸热现象

3、特点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1、

2、加热、高温的反应

3、需要不断加热,才能维持反应的继续进行

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用途

(通过多媒体说明,解析)

初上述用途外,你们还知道互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哪些用途?(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

学生观看录象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讨论交流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愿望。

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呢?你们有那些处理方法?

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

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

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小结

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略

练习

巩固练习

课后1、2、3、4、5

板书设计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一、化石燃料

1.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和用途

2.甲烷的燃烧:ch4+2o2co2+2h2o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

2、要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

(1)是要有足够的空气;

(2)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针对已实施过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形象地认识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化学和理解化学,如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

对于教学中的实验,应该让学生先提出个人猜想,再为了验证猜想去做实验,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这样对他们的认知发展很有帮助。

对于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现实意义,可以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切实让学生体验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4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难点⒈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探究活动与教师讲述结合

四、教学过程

复习课题1燃烧的条件⑴可燃物

⑵氧气(或空气)

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教师强调可燃物有许多是燃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第一小节,引出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

煤: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元素组成,还含有氮、硫等元素,讨论回答课本上有关煤的知识中的探究问题。

教师小结。

石油: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通过一些方法可以炼制得到许多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讨论回答课本上有关石油的知识中的探究问题。

教师小结。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做甲烷燃烧的探究实验,提醒学生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现象判断出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并根据该实验推断出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介绍“可燃冰”

二、燃烧中能量的变化

做探究实验——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

现象:有气泡生成,试管壁发烫。

结论: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时要放出热量。

有的化学反应放热,如物质的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

有的则吸热,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

二是要和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教师小结: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5

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和热量》

作者及工作单位

梁红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初级中学

教材分析

这是本章的第2课题,在学习完课题1后学生对燃烧所需的条件有了大致上的了解,本节则重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规、新型能源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节的内容比较浅但知识面广,以介绍一些常识性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后对上个课题中的燃烧将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对能源及相关产品和利用的介绍则为学习下一个课题《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做好了准备,因此本节在第七单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 实际情况,进行了信息资源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实验法、探讨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 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2、学生由老师上课前布置的一系列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这节课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很容易从身边的常识出发溶入情境当中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与知识目标相对应的内容,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探索者。

3、本节对天然气组成成分的探究是学生 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查找归类资料。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珍惜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与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和查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甲烷的燃烧

[教学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 :1.调查常用燃料的种类

2 查阅石油和煤形成过程及其用途的资料

3.查阅可燃冰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化石燃料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有关燃料燃烧的图片

师:图片中从最简单的煮饭到汽车奔跑到火箭上天都离不开什么?

生:回答:燃料

师:提问: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师:请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煤气、液化气、煤、汽油、柴油、天然气、电能、太阳能……

师:这些燃料大部分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师:煤、石油是这样形成的?

生:多媒体演示煤、石油的形成过程

师:请带着下列问题仔细阅读活动与探究内容

师:多媒体展示问题:

1、 煤、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属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 煤和煤气是同一种物质吗?

3、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称煤的干馏,属何种变化?

4、 石油的炼制过程属何种变化?

5、 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的燃料?煤气泄露会造成什么危害?

生:讨论回答上述问

师:“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什么?

生:天然气

通过几幅生动图片的展示,激起他们的学习情绪。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上什么?

生:甲烷

师:甲烷有哪些主要性质?

师:请注意观察实验总结

师:[演示7-3]甲烷燃烧并检验燃烧产物

生:回答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师:根据上述实验,你能总结出检验可燃物中含有碳、氢元素的方法吗?

生:讨论

生:点燃检验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师: 请谈一谈甲烷存在情况。

生:多媒体演示

师:自然界存在的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吗?

师:展示表7-23

生:回答:不是

师:请根据上表计算多少年后我国的煤、石油、天然气将被耗尽?

生:多媒体展示示“可燃冰”资料。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用具体的数据说明化石燃料是有限,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燃料燃烧可以产生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

生:实验镁和稀盐酸反应,感受反应产生的热量。

师:化学反应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许多反应都放出热量,也有一些反应要吸收热量。

现在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有化学变化产生的。如……

师:多媒体展示利用化学变化放出热量实例图片。

生:讨论,利用化学变化放出热量的例子。

师:为了节省能源,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

生:讨论

师:要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充分接触。

亲生体验。

[本课总结]学生回顾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开阔了眼界。

[板书设计]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一化石燃料

(一)、煤和石油

(二)、天然气

可燃性 CH4 + 2O2 ===== CO2 + 2H2O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2.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在上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的历史,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燃烧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提问学生]: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回答了很多自己熟悉的燃料,其中有很多就是我们本课要重点学习的化石燃料。

[讲授新课]:

一、化石燃料

教师提问,学生看书回答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特点(不可再生)

1、煤和石油

[活动探究]:完成书p132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分组汇报。部分问题需预先布置学生准备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活动结束前需对相关问题总结归纳。

[课件连接]:在中找素材交流中心-教学资源-教育软件交流中心-化学教育软件。

2、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们来看一个它的实验

[实验7-3]:教师演示后,学生描述现象,归纳填写在书上。

[讨论]: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哪些元素?

[讲述]: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所以甲烷也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学生阅读]:沼气的综合利用

[讲解过渡]:化石燃料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总有一天会用完,这一天还很早,不用着急,对吗?

[学生活动]:根据书p135的数据计算多少年后石油和天然气将被耗尽?

[教师讲解]: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化石燃料用不了多久就耗完了,你有怎样的对策?

[学生活动]:1、讨论解决能源危机的思路(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

2、讨论提高燃料燃烧利用率的方法。

2、了解海底“可燃冰”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提出问题]: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产生热量?

[实验7-4]:教师演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触摸、感觉。

[学生活动]:记录现象,描述感觉,分析得出结论:不仅燃烧,其它反应也可能放热。

[推测]:是不是有些反应会吸收热量?有例子吗?

[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举例说明。

[课堂总结]:学完本节你有何收获?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化石燃料,我们还知道化石燃料已经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并节约使用。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2、3、4、5

板书设计

课题2燃料和热量

一、化石燃料——天然气

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了解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③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②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二、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所以,本课题采用活动与探究的编写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关于天然气,则是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在了解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本节通过燃烧反应中热量的利用,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认识到化学反应利用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拓展视野、观看录象与教师讲述结合

课时:

2课时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读,建议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同时可利用科教资料或影视素材介绍化石燃料是经过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强调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1.通过简单计算,完成课本中化石燃料开采年限图。

2.利用一些图片等形式展示煤和石油的成分、用途。

3.在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关于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问题,此处不宜增加。

4.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篇9

本课题主要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天然气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虑到本单元中的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所以,在内容安排上,教师将本课题中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放在了拓展性课题中进行学习。

在“天然气”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对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并一起写出化学方程式。接着,教师又借助投影内容,向学生介绍了沼气的一些利用知识。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师采用了演示实验,利用两个对比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的现象。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对煤和石油及其综合利用进行了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2.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1)投影仪,冷而干燥的烧杯,试管,小烧杯,玻璃片;

(2)CH4气体,镁条,盐酸,氢氧化钡晶体,氯化铵晶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化石燃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二课时: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以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

[学习情景]展示柴草、煤、塑料片、布料等实物。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如:1.它们都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可燃物。

2.它们在外界条件,如氧气、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都可以燃烧。

3.想告诉大家,平时生活中注意安全。

4.想知道煤、塑料等物质是怎样形成的。

……

[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能发生燃烧反应,从最早使用的柴草。到煤、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至今天,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型燃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燃料和能量。

[板书]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设问]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回答、交流]

[讲解]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在使用燃料,正是因为燃料的燃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火,是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起初,当他们面对熊熊大火时,祖先们不知所措,惊恐万状。但原始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战胜了恐惧和胆怯,慢慢地他们学会了用火来烧烤食物。熟食增强了入的体质,为身体发育提供了更多的营养,熟食使咀嚼机能减退,于是牙齿变小,颌部短据,面貌变得愈来愈像现代人。

[过渡]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以煤、石油和天然气最为常见。因为它们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化石燃料。下面,我们就以天然气为例,来对化石燃料进行学习。

[“煤和石油”放在拓展性课题中]

[板书]一、化石燃料——天然气

[讲解]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下面,同学们注意按照课本p134页[实验7—3]进行活动探究,做一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探究内容如下:

[投影]

1.观察甲烷颜色、状态。

2.在实验结束后,烧杯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3.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4.在实验开始时,点燃前为什么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5.在实验中烧杯的条件“冷而干燥”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吗?为什么?

6.这个实验说明甲烷含有哪些元素?

7.你能写出这个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总结、思考、讨论]

[结论]1.甲烷是无色气体。

[思考]1.甲烷在水中的溶解性怎么样呢?

2.甲烷的密度和空气比较起来怎么样呢?

[答案]1.甲烷极难溶于水。

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设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特点,给我们在收集甲烷气体时,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呢?

[回答]收集时,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

[评价]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板书]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结论]2.甲烷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呈蓝色,可以看到,烧杯内壁上有水滴生成。

[设问]有水滴生成,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说明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氢元素。

[结论]3.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后,发现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设问]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这说明甲烷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也就是说明了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

[教师讲解]甲烷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CH4。它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板书]2.甲烷的燃烧

CH4+2O2 CO2+2H2O

[结论]4.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都很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要先验纯。

[延伸]煤矿的矿炕里经常有甲烷逸出,由此,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

[回答]1.煤矿里必须采取通风设施。

2.煤矿里一定要严禁明火。

[结论]5.“冷而干燥”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冷”有利于水汽的凝集,“干燥”可以判断是否有水滴生成。

6.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介绍]在池沼的底部常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称池沼中的气体为沼气。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投影]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了解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过渡]人们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那么简单。

[投影]

[介绍]从这两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要经过数百万年才能形成。但人类目前掠夺式的开发,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组数据,大家估算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将被牦尽?

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探明储量年产量

石油32.7吨1.6亿吨

天然气1.37×104亿立米217亿方米

煤1145亿吨12.4亿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过渡]化石燃料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下面我们来做两组实验。

[投影打出实验内容]

[实验7—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 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实验7—5]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将小烧杯事先放在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约10 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钡晶体与NH4Cl充分反应。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是否由于结冰而将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现象]实验7—4,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冒出,试管壁发热,实验7—5,由于结冰,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设问]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中有热量放出,有的则从外界吸收热量。

[评价]回答得很准确。

[讲解]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类似于可燃物燃烧,镁和盐酸这样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放热反应。像碳与二氧化碳:氢氧化钡晶体和NH4Cl的反应,称之为吸热反应。

[板书]

吸热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

[介绍]在当今社会,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有时主要是为了制取所需要的物质,有时却主要是为了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利用化学反应的热量和能量的实例吗?

[学生讨论,举例]

[介绍]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讲解]总体来讲,如果我们能提高煤等燃料的燃料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煤的使用期限。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设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怎样来克服这些困难的呢?我们来看投影。

[投影]

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不能直接燃烧固态煤,如汽车或拖拉机等;或者虽然能够直接燃烧,但效率很低,如蒸汽机车热利用率只有8%,一般民用煤炉只有20%左右。所以在石油、天然气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把煤加工成为气态的、液态的或固态的高级清洁燃料的问题,以提高煤的热量的利用和减轻环境污染。煤在加工过程中,本身的潜在能量会受到一些损失。但由于加工成的气态或液态燃料的热利用率高,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煤经过气化或液化而取得的热效益高于直接燃煤。

现在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锅炉直接燃烧煤。对低硫煤可以采用粉煤锅炉,但需加烟道脱硫装置。对高硫煤,要用沸腾床燃烧系统,掺石灰实行炉内脱硫和降低氧化氮的生成。以上方法都是为了减轻污染、保护环境。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化石燃料,我们还知道化石燃料已经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并节约使用。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2、3、4、5

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取“煤的加工产品”的用途。

板书设计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一、化石燃料——天然气

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2.甲烷的燃烧:

CH4+2O2 CO2+2H2O

吸热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