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3

教  师  活  动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忆江南》吗?指名背,师生齐背,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板书课题。

      师介绍: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

      2.解题。

      简介作者及背景。

      张志和,唐代诗人,因仕途不顺而隐居,自称“烟波钓徒”“浪迹先生”。这首词借表现渔夫生活表达了自己隐居生活的志趣。

      张志和能诗善画。相传公元774年,大书法家颜真卿赴湖州任刺史。一天,他大宴宾客,张志和也在座。酒酣耳热之际,颜真卿吟唱了张志和的《渔歌子》。后来,张志和又即兴连吟五章,当众表演他的书画才艺。只见他一边击鼓,一边挥笔作画,随兴挥洒,笔下如有神助。片刻间,山水云石就出现在大家面前,五首词的意境尽在画中。从此以后《渔歌子》风靡全国,不仅许多人在吟唱,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当时日本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渔歌子》吧!请边朗读边欣赏。

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1.用课件出示课文及朗读音频,营造气氛。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词典,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同桌交流。

    (2)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画出景物,重点词意:肥、须、回。

    重点解决的问题:渔者为什么不回家?

    5.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2.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再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3.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感悟意境。

    4.学生在音乐声中画画诗中景物。

    5.根据学生所画来总结全首词的意思。

    美丽的西塞山前,白鹭高飞。江边桃花盛开,盛涨的江水中必定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吧。在风景如画的江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斜风细雨中,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蒙的意境。

    四、作业

    1.背诵《渔歌子》。

    2.课外找一找有关江南春景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20页,当前第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学 生 活 动

指名背,师生齐背

生边朗读边欣赏。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词典,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同桌交流。

(2)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画出景物,重点词意:肥、须、回。

  5.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2.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再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3.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感悟意境。

4.学生在音乐声中画画诗中景物。

板书设计

10词二首(渔歌子)

教学反思

课题

10词二首(如梦令)教时    四    4  (30)学  习目  标

1.自主识记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工具书或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对这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  习重  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理解词的意思。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一、复习导入

     

      3.师:在宋代有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首词。板书课题:如梦令

     师: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所有的官能,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考,用心想象。二、初读

      1.用课件出示课文: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配乐朗诵。生倾听,初步感知内容。

三、再读,理解内容

     参考:还时常记得游溪亭,

     玩到日黑天暮,

     醉酒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误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急忙划呀划,荷深不见路,

     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四、品读,想象

    1.师:读诗词我们不能光理解意思,还要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地品味。同学们,你们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20页,当前第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

    画面一:“溪亭日暮”

   (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

    师引导学生用更多的词句来描述这一美好的画面。指名读这两句。

    (3)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候,词人会在溪边亭子里干什么呢?

    再次深情朗读第一、二句。

    画面二:“藕花深处”

    (1)说说你对“藕花深处”的理解?

    想象荷叶茂密,荷花多,花香浓。还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有关“荷”的诗句来体会。

    画面三:“一滩鸥鹭”

    (1)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4.重点讨论“醉”字。词人为何而醉?

    是香醇的美酒,更是那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愉悦的心情,令词人“沉醉”而“不知归路”。五、比较阅读,深入体会

    1.师出示李清照《如梦令》另外一首:

      比较两首词有何异同。

    ①相同:都提到了“醉”。

    ②不同:两首词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虽然都“醉”,课文这一首是因美景、心情陶醉,后一首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记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忆美好快乐的时光。

    ③对比朗读,读出感情。

    2.指导背诵。可以多种形式进行。

    3.师生配乐齐背。学 生 活 动

1.背诵《渔歌子》。

2.说说你知道的其他词牌名。

 生齐读课题。

2.生自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

3.检测初读情况。

注意提示字音,如“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xìng。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诵读,师生评议。

全班齐读。

1.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你读懂了哪句?

(2)哪里你还不能理解?

4.指名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1)指名读第一、二句。

(2)“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

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溪边有座亭子,诗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

生各抒己见:饮酒作诗,欣赏美景……

(2)展开讨论:为何会误入“藕花深处”?

(3)深情朗读。

(2)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这几句。

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交流的情况提炼出几个词:“记、兴、醉”。

板书:记兴醉

板书设计

10词二首(如梦令)

教学反思

课题

11*指间的世界教时    四    5  (31)学  习目  标

1.会认2个字,会写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20页,当前第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学  习重  点会认2个字,会写6个字。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有一群孩子,他们因为先天的或后天的某些原因,永远告别了光明与色彩,一生笼罩在黑暗中。(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播放有关盲童的录像资料)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生活永远也不再有希望,但是善良的人们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带他们在“指尖的世界”里重新找到希望。

    板书课题:指尖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2.检测初读情况。学习会认字。

    3.再读课文。复习会认字,学习会写字。

    提示:(1)读流利,知内容。

    (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叙述的?

    三、品读课文,走近“指尖的世界”

    出示阅读提示:找到文中最打动你的段落,做上记号,读一读,在脑中想象出画面。

    (1)“虽然孩子们看不见阳光,看不见绿树,看不见日日进出的朱红色校门和里面一片多彩的天地……但是,他们体会到了,身上那暖暖的感觉是太阳给的;走近那些小树,能闻到叶子的清香;靠近花园,能闻见花的香甜;他们知道,操场的尽头有一个音乐喷泉,那里有美妙的音乐和欢快的水珠一起舞蹈。”

     这段话用一系列的排比,用看不见与能闻、能听的对比,表现出盲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快乐。学生对这种快乐可能较难理解,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可联系课前他们查找的资料及之前观看的录像,两相对比,让学生明白在盲人学校里的孩子也是快乐的。

练习用“虽然孩子们看不见……但是,他们……”说话。想象盲孩子们在学校的其他生活情形,再指名朗读。

    (2)“学校里有琴房,琴声悦耳,一个孩子正陶醉在音乐里。他的指尖轻快地在黑白琴键上移动,演奏心中已十分熟悉的曲谱。对喜欢音乐的盲孩子而言,音乐是另一个世界,一个自己创造的完美世界。”

    提示:他可能在想什么?如果此刻你在他旁边,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吗?

    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3)“有时,孩子们还玩儿足球。足球是特制的,里面装着铃铛,滚动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孩子们跑几步,停下来听听,再跑几步,咿咿呀呀地交换意见。比赛时,他们在球门上挂上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指引着他们投入地奔跑。”

    联系学生踢足球的经验理解:正常人踢足球不难,可是对于盲童来说,奔跑就很困难了,更何况去踢球。但是他们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且玩得非常开心。让学生体会盲孩子因为自己也能踢球而产生的自豪感、快乐感,想象画面,激情地朗读。20页,当前第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四、布置作业

    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自己理解。

学 生 活 动

 齐读课题,生质疑。

1.生自由读课文。

提示:(1)读准确,读通顺。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再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全班交流。(学情预设,重点指导朗读及体会)

练习用“虽然孩子们看不见……但是,他们……”说话。想象盲孩子们在学校的其他生活情形,再指名朗读。

 

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板书设计

11*指间的世界

教学反思

课题

11*指间的世界教时    四    6  (32)学  习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学  习重  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质疑导入

    1.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2.生质疑。

    3.教师梳理,能够由学生互相解答的不必讲解,难懂的准备讨论。

    二、深入理解,走进“指尖的世界”

    1.“所幸的是,总有善良的人们愿意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他们相信,无法驱走黑暗的时候,美好的心灵更是可贵的明灯。”

    “善良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关爱盲人的人,为盲人教育工作奔走奉献的人。“美好的心灵”指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

    (课件:补充西藏盲人学校德籍女校长的资料以及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他们善良美好的品质,受到思想的熏陶。)

    师:带着对他们的崇敬赞美之情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2.“厚厚的盲文课本,由许许多多凹凸的小点组成。孩子们静静地读着,指尖灵巧地移动,仿佛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长廊里。”

    “长廊”指什么?学校。板书:学校

    为什么把学校比作一条长廊?

    理解:学校就是教育孩子认识世界,走向生活的长廊。

    课题为“指尖的世界”,现在你如何理解?20页,当前第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盲孩子失去眼睛,他们看不见,他们最直接地感知事物、生活的方式就是触摸。通过双手读书学习,弹琴画画。对于常人来说,世界在我们的眼里,而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在他们的指尖上。

    3.“但若是每一日,他们的快乐与信心都多一点儿,那么,他们便会在都市的转角、在树梢送来的微风中、在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之间,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

    “都市的转角”“树梢送来的微风”“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指什么?

    指的是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

    他们“曾经想过”什么呢?而他们“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又指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盲孩子虽然看不见这个多彩世界,但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是路人的帮助,或许是清晨凉爽的微风,依然能让他们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体会这句话告诉我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要有乐观的心态。

    板书:自信、乐观

    幸福的生活

    三、扩展延伸

    1.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可以谈向盲孩子学习乐观、自信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可以谈盲人成功的事迹……

    2.总结: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并为之努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布置作业

    1.复习会写字。听写。

    2.写下你读后的感想。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4.写一条公益广告,号召人们加入到关爱残障人的行动中来。学 生 活 动

 2.生质疑。

  “善良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关爱盲人的人,为盲人教育工作奔走奉献的人。“美好的心灵”指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

盲孩子失去眼睛,他们看不见,他们最直接地感知事物、生活的方式就是触摸。通过双手读书学习,弹琴画画。对于常人来说,世界在我们的眼里,而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在他们的指尖上。

 学生自由发言。盲孩子虽然看不见这个多彩世界,但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是路人的帮助,或许是清晨凉爽的微风,依然能让他们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体会这句话告诉我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要有乐观的心态

 可以谈向盲孩子学习乐观、自信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可以谈盲人成功的事迹……

板书设计

11*指间的世界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乐园四教时    四    7  (33)学  习目  标

1.积累好句,领会句子的表达方法。

2.积累成语故事和古诗。学  习重  点领会句子的表达方法,积累成语故事和古诗。                              过    程    与    方    法 20页,当前第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教  师  活  动

一、词语超市

    1.激发兴趣,准备复习会认、会写词。

    2.多种方式认读第一组词语。

    3.认读、练写第二组词语。可以听写检查,也可以做选词写话练习。

二、金钥匙

    1.用课件出示句子:“他们像麻雀一样蹦蹦跳跳,一会儿用这只脚,一会儿用那只脚。”

    师:读一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小结:描写人物要细致、生动。

三、成语故事

    1.默读短文。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说说你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成语的理解。

    3.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四、古诗诵读

    1.你知道刘禹锡的哪些诗?

    2.用课件出示《乌衣巷》及注释。

    3.生熟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4.交流,提出不懂的地方,老师加以点拨。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乌衣巷今非昔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人对此发出无限感慨。

五、布置作业

    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成语故事会”。学 生 活 动

2.生交流:体会到孩子们兴奋的心情,生活的无忧无虑。

4.从课文《张潇洒》和《暑假》中,找出这类句子,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5.说话练习:给大家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

 学生互相评价。

 3.生熟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4.交流,提出不懂的地方,老师加以点拨。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么?

    体会到乌衣巷今非昔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人对此发出无限感慨。

    6.有感情地读一读,背诵。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四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乐园四教时    四    8  (34)学  习目  标

通过成语故事会,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加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积累。学  习重  点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加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积累。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成语是一颗闪亮的珍珠。不少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成语故事会”,看看谁读的成语故事多,讲得好。

    二、讲故事

    1.提出评比要求:20页,当前第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表达清楚流利。

    (2)讲得生动,有感情。

    (3)理解成语的意思。

    2.学生讲自己读过的成语故事。

    3.组织学生评委打分。

    4.评出优胜者。

学 生 活 动

2.学生讲自己读过的成语故事。

3.组织学生评委打分。

4.评出优胜者。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四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乐园四教时    四   8、9 (34、35)学  习目  标

充分发挥想象,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  习重  点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读了《张潇洒》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张潇洒是个脑子里充满奇思妙想、敢于尝试的人。“小狗乐园”计划失败了,但说不定,不久他又开始了新的“工程”呢。你们说说,他可能又开始什么新的“工程”呢?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那好吧,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当一回作家,写一写张潇洒的故事。现在你就是文中的“我”,张潇洒就是你的同学,请你写一个小故事,讲讲张潇洒实施一个新计划的事。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故事要有新意。

    2.可以将自己或同学做过的事挪到张潇洒的身上。

    3.写的时候注意要把人物写生动,把事情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写作文

    四、讲评作文

    1.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五、全班点评

    1.教师挑选一好一差两篇作文,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

    2.发现优点与缺点,讨论如何修改。

    3.修改自己的作文并誊写。

    六、将班上优秀的习作展示出来学 生 活 动

 学生畅所欲言。

1.学生自己构思。

2.写作文草稿,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分小组,学生互评。

 ①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内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让同学来评价,指出优缺点。

 ②教师巡视,收集一些习作修改的情况。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四

教学反思

课题

12赣南游击词教时    五   1 (36)学  习目  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20页,当前第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查字典或查阅资料,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  习重  点掌握难认难写字,了解课文内容。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课题导入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一位元帅,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市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他一生酷爱文学,被誉为“元帅诗人”。他就是——陈毅(板书)。郭沫若在《赠陈毅同志》一诗中这样评价他:“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同志于1935年至1937年曾在梅岭开展过三年游击战争,经历了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在此期间,他为我们留下了《登大庾岭》《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气壮山河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赣南游击词》(板书)。

    赣:江西省的简称。赣南:就是江西的南部,梅岭一带。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初步感知

    1.以你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读读课文,要求:

    (1)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遇到不懂的句子或小节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读音。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出示生字组词,再指名读或开火车读。

    (3)把这些生字词放到课文中去,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课文。

    3.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先自学,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

    侵:侵蚀;浸润。

    交通:指当时游击队的联络员。

    淫雨:久雨。汉代郑玄注:淫,霖也,雨三日以上为霖。

    兼旬:两旬,一旬为十天。

    若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多而盛。

    二更长:二更多。更,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单位。每夜分作五更,每更两小时,二更大约相当于夜晚十时前后。

    获锦归:衣锦还乡,即富贵后回到故乡。词中指胜利而归。

三、再读课文

    1.请12名学生每人读一小节,教师适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2.思考: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的哪些生活?(晨醒、午饭、开会、行军、野营、潜伏、觅食、请战)

    (2)课文描写了哪几部分内容?(游击生活、游击战术、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和对战友的勉励四个部分)

    3.交流自学情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20页,当前第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学 生 活 动

指名说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出示生字组词,再指名读或开火车读。

(3)把这些生字词放到课文中去,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课文。

3.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先自学,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

1.请12名学生每人读一小节,教师适时纠正学生的读音。3.交流自学情况。

板书设计

12赣南游击词

教学反思

课题

12赣南游击词教时    五   2 (37)学  习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红军游击队员在艰苦斗争生活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学  习重  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2.课文描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二、品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的哪些生活?你从他们的生活中体会到了什么?

    (2)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2.讨论交流: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晨醒、午饭、开会、行军、野营、潜伏、觅食、请战等八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战斗生活细节,从他们的生活中我们体会到红军游击队员在艰苦斗争生活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你能把这一节读给大家听吗?(生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到了你对红军游击队员的赞美之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在茂密的丛林间,天还没有亮,游击队员们就早早醒来了。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呢?这是因为战士们席地而卧,裹在身上的衣服、毯子又被浓重的露水给打湿了,所以虽然是夏夜,战士们还是觉得很冷。不仅如此,不解人意的知了也早早地在树间唧唧地叫起来。既冷又闹,可能还有蚊虫的叮咬,怎么能睡得着呢?由于衣服都给露水打湿了,所以起身之后,浑身都沾满了野草。)

    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露水的浓重?(侵)

    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红军游击队员白天要跟敌人战斗,晚上又睡不安稳,他们的战斗生活是多么的艰苦。)20页,当前第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读这一节?多么坚强的游击队员啊,谁再来读?(另一位学生读)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忍受着蚊虫的叮咬、知了的吵闹,连觉都睡不安稳,但他们没有怨言,多么可爱的战士啊,大家齐读。

    师:文章还有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2—8节教法和第一节类似,教师根据学生说出的不同小节进行指导,可以打乱顺序进行教学)。

    过渡:面对艰苦的斗争生活,我们的游击队员还是顽强地跟敌人进行斗争。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游击队员具有顽强的斗志呢?

    (高超的游击战术,使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相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离不开陈毅对战友们的勉励,他教育战友面对困难不气馁,练好本领,为祖国为人民立大功。)

    师: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9—12节)

    在解释重点词句后进行: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到了你对游击队员的赞美,对卖国贼的痛恨。谁再来读?

    3.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你想对身处密林、艰苦斗争的游击队员们说些什么呢?

    三、作业

    1.选取课文中你最感动的场景,把读后的感受讲给大家听。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学 生 活 动

 2.讨论交流: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晨醒、午饭、开会、行军、野营、潜伏、觅食、请战等八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战斗生活细节,从他们的生活中我们体会到红军游击队员在艰苦斗争生活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哪些地方让你最受感动?(生自由答)

指名读

生读

生读,教师适时评价,让学生读出感情。

板书设计

 12赣南游击词

    赣南游击词艰苦生活

    高超战术

    群众支持

    勉励战友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教学反思

课题

13.八女投江教时     五   3  (38)学  习目  标

1.自主识记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学  习重  点

自主识记生字新词,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20页,当前第1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