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
1. 理解童谣,学习有节奏地朗诵童谣。
2. 愉快地和教师、同伴一起进行童谣游戏,体验朗诵童谣的快乐。我们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学一学放鞭炮、放爆竹的样子和声音,将幼儿吸引到活动中来,引导幼儿在比较活跃、热闹的气氛中学习童谣。在活动中,我们还设计了几个关注点来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例如:鞭炮声会引来谁;老鼠会用怎样的形式去娶亲;老猫出现了会发生什么事……这样,更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童谣的内容以及热闹的场面。
主要的活动环节设计为:
一、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嘣啪”。
二、观察画面,理解童谣内容。
三、学习童谣。有节奏地进行朗诵。四、游戏童谣,体验朗诵童谣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认知目标)。
2、幼儿能愉快地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现共同游戏的乐趣(情感目标)。
3、幼儿能有节奏地朗诵象声词“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嘣叭”(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鞭炮、老鼠娶亲的动画、老鼠头饰若干、老猫头饰一个、老鼠娶亲图片三张、戴大红花老鼠玩具一个、三角铁一个。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一)出示鞭炮,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
1、导:小朋友们,你们看老是今天带来了什么?(幼儿回答:鞭炮),鞭炮会发出声音吗?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玩点鞭炮游戏。
3、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嘣叭”。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戴有大红花的老鼠玩具。
教师:这个鞭炮放的好响亮呀!小老鼠听到我们放鞭炮,也跑出来了。(扮演老鼠:今天真热闹,我要娶亲啦!)
咦?娶亲是什么意思啊?嗯!娶亲就是结婚,小老鼠今天要结婚啦!
2、观看《老鼠娶亲》动画
a、学习儿歌前半部分
①教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这只小老鼠娶亲的场面?那我们就一起去瞧一瞧(播放老鼠娶亲的动画)。
②教师:哇!老鼠娶亲真实又热闹又有趣,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回答)?
③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并启发幼儿创编儿歌(肢体语言记忆儿歌、身体部位拍打儿歌节奏)。
b、学习儿歌后半部分
①陈老师戴猫的头饰学猫叫。导:谁的声音?(猫)糟了,今天可是老鼠娶亲的好日子呀,老猫想来干什么?(请幼儿猜想)。
②教师引:小朋友们猜对了吗?我们一起听听老猫到底想干什么?(幼儿听,念儿歌最后两句)
③扮演老猫念儿歌。
c 、小结并完成串念儿歌。
儿歌《老鼠娶亲》
八只老鼠抬花轿,四只老鼠来吹号呀来吹号,
两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嘣叭!
老猫听了来贺喜呀来贺喜呀,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
三、结束部分
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扮演老鼠去参加老鼠娶亲典礼?那就赶快戴上老鼠头饰吧!
2、和幼儿共同商量游戏的玩法,我们请陈老师当老猫。好,我们出发吧(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师里绕圈走,并根据规则做游戏)。
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这次活动意在,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不知道我们中国的民俗风情,为了增进孩子对这方面的了解,从而具体帮助孩子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认识和感受。共2页,当前第1页12
儿歌《老鼠娶亲》节奏明显,通俗便于理解,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比较诙谐幽默,很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再加上猫和老鼠又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动物形象,所以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活动的基本部分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生动有趣的动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每一双眼睛都在画面上搜索:有的老鼠抬花轿,有的老鼠在吹号,有的老鼠放鞭炮……。生动形象、活泼直观的教学形式让幼儿认识和理解了儿歌的内容。活动中我着重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充分观察的基础上,为孩子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宽松氛围,使得幼儿大胆出色的创编了儿歌,摆脱了老是毒霸课堂的教学活动模式。
在念儿歌的环节中,我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念儿歌的乐趣,或是表演动作念,或是用身体各部位拍打节奏念,每一遍新的尝试都能燃起幼儿的浓厚学习兴趣。在幼儿初步掌握儿歌后,我有启发他们根据儿歌内容创编了猫捉老鼠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的热情达到了高潮。诙谐幽默的儿歌在角色游戏活跃热闹的气氛中再次展现,并再次从中体验到了儿歌带来的乐趣。
以新颖科学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儿歌教学方式。整个活动实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我和孩子们积极的进行互动,平等的进行交流,孩子们在看、听、说、做的过程中,各感官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主动地参与到了互动之中,使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让我再次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活动中与幼儿互动时仍欠激情,还有,教师导演与幼儿主演的教学形式还有待提高和不断创新。总之,在今后的幼教活动中我要不断地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勤恳钻研幼教业务,使自己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提高,获得不断的进步。
最后,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我将虚心接受并真诚感谢!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