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白居易诗词 >

《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译文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原文】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后湖与外湖之间,与其他山不相连接。

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785-804)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云脚,古人称流动不定像在行走的运气为云脚。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陽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向陽的树木。

新燕:刚从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燕子衔泥做窝。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种野花渐渐地要迷乱人的眼睛。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才能没马蹄:初发的春草才能遮住马蹄子。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行不足:百游不厌。

-阴-:同“荫”。

白沙堤:又名十锦堤,即今白堤,在杭州西城外。

【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白云低垂,仿佛与刚刚漫上堤坝的湖水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陽的树杈,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在衔泥做窝。繁茂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好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丽景色,游览不够,尤其是那杨柳掩映下的白沙堤。

【赏析】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音ɡuī,今陕西渭南县)人。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少年时期避乱江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书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官至刑部尚书。作品有《白氏长庆集》。今存其诗近三千首,居唐代诗人之首。

本篇作于长庆三、四年(823-824),也就是诗人任杭州刺史期间,白居易当时已经五十二岁。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过在此之前,白居易的这首《钱塘湖春行》,是知名度最高的西湖诗。尽管此前有关西湖的题咏很多,但惟有这一首能够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在孤山寺北、贾亭之西,春水新涨,湖面刚刚漫平;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天空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水波连成一片,云彩显得是那样的低。“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突出的标志。“贾亭”,一名贾公亭。《唐语林》卷六云:“贞元中,贾全为杭州(刺史),于西湖造亭,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废。”白居易作此诗时,贾亭尚在,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有了上句的叙述,下句的“水面”自然指的就是西湖湖面了。“水面”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几处地方,黄莺争着栖身在向陽的树枝上;谁家刚飞来的燕子正忙于啄泥衔草,营建新巢?诗人对西湖景物的选择是典型的,用笔亦细致入微。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相互生发,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黄莺啼声清脆悦耳,燕子刚刚越冬归来,它们都富于季节的敏感,是春天来临的象征。诗人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睡中苏醒过来的早春活力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给人一种清新明快、骀荡欢悦的感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树上、地上,各种各样的花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争已吐艳,渐渐地有让人眼花缭乱之势;遍地的小草,绿绿茵茵,刚刚能没过马蹄。“乱花”,显出蓓蕾初绽,并非极盛。“渐欲”,反映了花儿将盛未盛之时、对人欲迷未迷之状。这一句透露出的消息是,这里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春色满湖山。“浅草”,状其细嫩。马踏浅草,舒而不碍,徐徐前行,点出游春之意。唐时,到西湖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妓也不例外。这一联描绘精细生动,是构成全诗清新明快风格的主要一笔。写的虽是一般春景,却和下一联的“白沙堤”有着紧密的联系。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我最爱的还是湖东,在那白沙堤上,杨柳吐翠,绿树成荫。徜徉其间,总让人留连忘返,怎么游也游不够。尾联即景抒情,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最爱”,潜台词是所有的景物都很可爱。“白沙堤”,即通常所说的白堤,又叫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此堤并非白居易倡导修筑。白居易在杭州时,曾在钱塘门之北修堤蓄水,灌溉民田。后人常常误以西湖白堤为白氏所筑。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律。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宽广;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是先点明环境,再写景;后面是先写景,然后再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结构之妙,正如清代薛雪《一瓢诗话》所说那样,乐天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清代方东树《续昭昧詹言》评价说:“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这首诗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不仅写出了西湖早春景物之美,而且传达出内在的生机与意态,写出了自然美景带给人们的美好、愉悦的感受。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金代王若虚《滹南诗话》),是应该从这个意义去理解的。(文章来源:网络-陈才智,有改动。//200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