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对联 >  对联大全 >

楹联知识概要

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从国家庆典到百姓生活中的婚丧嫁娶,乃至庙宇厅堂、旅游景观、饭馆茶肆、亭台楼阁、家居门楣、酒店书房等都广泛应用。更不必说家喻户晓的春联了。人们对它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对楹联的应用、欣赏、创作等专门知识则不是人人都懂的。为此我把有关楹联的常识性知识整理一下作以简单介绍。

一、对联的概念、及它的产生与演变

我们研究对联,应用对联就要给对联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亦称“楹贴”。楹就是房屋建筑上的柱子。联者,关联、联系之谓也;对者,对应相反之谓也。实际是一种规范化的对偶句子。构成楹联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本要素:

1、对联的字数无明确规定,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内容相关;

3、平仄相对;

4、词性、句式结构、节奏相同。

对联的产生:对联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他的产生是比较早的,有的说产生于五代,我不持这样的观点,因为无论是古老的“诗经”也好,还是“楚辞”“汉赋”也好,乃至六朝骈文、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工整的对仗句子,这些对仗句子其实就是对联,有的是对联的雏型,有的按联律衡量宽泛些罢了。

从对联学的角度讲,一般认为从五代时期开始。相传五代后蜀的国王孟昶,有一次命翰林大学士写一副联语,以烘托新春气氛。联语写出后他对大学士的联语不甚满意,遂亲自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的句子。此后仿效者日多,便形成了颇富文采,又工巧贴切的对联体式。于是,孟昶便被称为撰写对联的始祖,那位大学士则与此缘擦肩而过。

据专家考证:早于孟昶三百余年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写过对联,以志情怀:“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另据史料记载,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就载有唐朝人刘立子作于唐玄宗2019年(723)的一幅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以上两联表明对联的产生确实要早于五代,只是人们未将其称为对联罢了。

到了宋代人们把对联写在桃木板上,因此有人把对联又称“桃符”。王安石有一首诗描写人们过春节的景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那时人们就有贴春联的习俗了。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尤喜对联,他还亲自撰写对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此贴对联的习俗更甚于前代。从五代写对联,宋代制桃符,明代大兴其道贴对联,历千余年而不衰,可见其早已植根于民众,成为民俗,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其目的和内容主要是烘托喜庆气氛,彰显盛世太平,当然亦有教化百姓,传承习俗的成份和作用。

到了清代,对联达到了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内容丰富多彩,适用范围不断拓宽,对联的质量之高,文学艺术性之强前所未有。楹联大家倍出,可以说大清近三百年历史中,对联有其辉煌一页,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样,为中国文学艺术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成为不朽的文化遗产。明清以后,文人士大夫,不善联者寡矣。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联得遇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家楹联学会成立并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各种赛事颇多,征文征稿不断,涌现出许多楹联大家高手,在创作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许多佳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成为新时期文化发展的一道靓丽景观。

二、对联的应用与种类

对联的产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它的适用性极广,宣传教化作用极大,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对联,凡有人群生活的地方就有对联。对联雅俗共赏亦庄亦谐。从内容上说可以包罗万象,从形式上说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从艺术上说有阳春白雪,亦有下里巴人。把汉民族的母语应用到了极致,是一种最广泛最贴近民众生活最具适用性的不朽艺术形式,它的生命力与语言文字共存。

对联的分类:

1、春联。

2、婚联。

3、挽联。

4、名胜联。

5、行业联。

6、劝谏联。

7自勉联。

8、嘲讽联。

9、游戏联。

10、笑话联。

11、综合联。

三、对联的内容与形式

对联的内容和知识涵量极大,囊其万事万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风情民俗,以及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比如涉及农桑、医药方面的就很丰富,中医药联在民间传播极广。

对联作为文学艺术形式,极尽新、奇、妙、谐、庄、讽、谏、喻等特点。既有书面文学,又有口头文学。特别是悬挂书写的牌匾对联,其观赏价值,审美趣味自不待言。对人们的感昭、启迪、教化、增知娱趣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谓传之久远,深达人心。

四、联律的一般规则

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必须符合规定的联律规则,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则不称其为严格意义楹联。按照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有如下规定:

其基本格律有六项:

1、字句对等,即上下联的字数及其句数要相等。

2、词性一致,即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相同。

3、结构对应,即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

4、节律对拍,即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

5、平仄对立,即联文用词缀句节奏安排上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6、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

具体格律有八项:

1、用字的平仄声调应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有两种情况,亦称双轨制。

第一,使用平水韵,即在近古与近代通行的韵书中,字分四声,“平声”不分阴阳,统称为“平”、 “上声”“去声”、“入声”三种声调为“仄”;

第二,现代汉语字音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在创作对联时,新声、和旧声在同一联中不得混用。

2、语句的平仄结构。以两字或一字为一个节奏,节奏点分别在每个节奏的第二字和该字上。作联时当以此安排平仄重复交替,以便于诵读上口。

3、语句的语流节律。一般按二字而节的常规节奏安排。在其与句法结构的语意节拍不一致时,平仄结构是不变的,可据联文表达需求、作者态度表现与诵读需要组织或划分为种种相应的语意点顿句式。一副楹联,或依节奏,或依意顿,只用一种方式,上下联要一致。

4、领字的使用。使用领字,在上下联相应位置要一致,词性要相同,允许不拘平仄相反律,且不与被领词语一起计节奏。

5、词性分类。当按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词性分类属对。这一点在创作过程中非常关健,需要灵活掌握运用。按照历史上的惯例,以及联家的创作、鉴赏实际,总结出允许异类相对的范围大致如下:

第一、形容词和动词,尤其是不及物动词可相对;

第二、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可相对;

第三、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可相对;

第四、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介词、连介词与助词、联绵字等常见形式可相对;

第五、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可允许。

6、组对格式。历史上形成的沿用至今的格式有几百种之多,例如:字法中的篏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词法中的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顶足、流水,等等。当以“律有,因律;律无,循例”原则定可否;凡对偶类修辞格运用得当,合于通则要求的即可视为符合联律成对。

7、特殊例对。包括巧对、趣对、借对,包括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点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8、对联的避忌。对联有许多避忌地方,主要有三点,第一、合掌。第二、不规则重字。第三、三平尾、三仄尾。

9、对联的借字。对联的借字一般有三种:

一是借形转义,即利用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在字形不变的情况下,转变字义,简称借义对。

二是借音别解,即借用汉字一音多字的特点,在字音不变的情况下,改换字形,作另一种解释,简称借音对。

三是借形变声,即利用一些汉字可平可仄的特点,在字形不变的情况下,更变其声,简称借声对。

借字是对联的一种创作方法,一般说来都不很工整在经过转义、別解、变声之后,才可以成工对。例如:

莫谓荒村无俊杰

赵云长板显英雄

此联“莫谓”是动词短语,“赵云”是人名,两者的词性和结构都不相同,显然对丈不工。如将莫字当姓氏,与下联的赵就可对,将云作说讲,就可对谓了。

竹密不妨流水过

革新尽把俗尘除

联中“竹密”是主谓结构,“革新”是动补结构,两者不对仗。但如果将“竹”和“革”转义作乐器解,就可对了。

马骄珠汗落

胡舞白蹄斜

此联的“珠”就是借音,当朱讲,与白相对。

儿似北朝郦善长

寿齐南岳魏夫人

这是一副寿联。是清代湖广总督贺地理学者邹代钧母亲的。联中的郦善长即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水经注》。魏夫人是晋代任城人,南岳最早的女道士,传说她八十三岁羽化登仙,颜真清曾为她作碑铭,记其异迹。此联的的特点是借音,上联的长字当读成仄音,方符合联律。

五、对联的欣赏

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极具观赏价值和欣赏价值,其观赏性大多与书法、刻字有关,当然,内容也是欣赏的主要载体。欣赏一副好的楹联作品,亦如欣赏美文、诗词、歌赋一样,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陶冶,不仅能够使人学到楹联知识,提高楹联创作水平,激发艺术灵感,而且能够让人增长知识,示人以教化,传播文化。

欣赏对联也和欣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有的偏爱名胜古迹联,有的则偏爱格言、谏勉联,有的则偏爱豪情丽句,有的则偏爱妙趣哲理联。对联在我国可以说灏如烟海,与人间万象无所不包。总而言之,一副好的楹联作品必有其诱人之处,具有打动人、感染人等亮点。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欣赏一副好的楹联作品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有益的启迪,乃至心灵上的震憾。下面举几个例子作以说明:

1、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这副对联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题孟姜女庙的对联。联语沿用“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三十丈”的传说故事。联语歌颂了孟姜女对爱情的坚贞,嘲弄秦始皇的劳民伤财修长城之举,用对比的手法,说明这万里长城的砖石都成了千秋万代人们赞颂孟姜女的最好寄托。而秦始皇呢?只留下了人们对他的怨恨。这副联内容深刻,用语不凡,发人深思。作者抓住了一个“传统”的观念,爱情忠贞为视角,昭示百姓的爱憎观,从一个侧面写一个传奇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其人性化的特点十分明,堪称一副难得佳联。

2、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这副对联是清代学者梁章钜集欧阳修和苏舜钦的诗句而成的一副千古传诵的佳联,名联。此联之妙,工丽无比,借景生情,感而发之,珠联璧合。

清代嘉庆年间进士齐彦槐曾任苏州知府,也曾为沧浪亭题了一联。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这副联颇有意味,“四万青钱”是古代的一种钱币,相传苏州的沧浪亭是苏舜钦花四万钱从孙承佑手中买下的,南宋初年著名将领韩世忠曾将沧浪亭扩建为住宅,所以下联乃有诗人名将之说,把苏、韩比作白璧,从来就没有可与匹配的人。联语切景、切情、更切人耳。

3、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这是写杭州观海亭的对联,观海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北高峰南灵隐寺西北的韬光寺后面,站在此亭可遥望钱塘江入海。清代新增“西湖十八景”中“韬光观海”即由此而来。观海亭柱上有唐宋之问的联句,亦有说为骆宾王之句。传说骆宾王败事后被武则天发落灵隐寺中,无人识者,宋之问游寺,“欲题此寺,而思不属”,骆宾王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惊喜,遂为终篇。于是就留下了这副观海亭联和这则千古佳话儿。

4、中央宛在;

一半勾留。

这是杭州西湖湖心亭联,此联虽然只有八字,但文采飞扬,韵味隽永,取舍精当,组合巧妙。联文不言水而水自见,不言亭而亭自立,颇有“点金成钻,琢玉为璋”,之妙造。语言简约、准确、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湖心亭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无限魅力,可谓言简意深,功力不凡。联文借他山之石而攻玉。上联出自《诗经。蒹葭》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流从之,宛在水中央。”作者对“宛在水中央”之句进行换位改造,删繁就简,立异标新,把‘水’去掉,能收到游人身临其境,四面烟波入眼,却偏要把‘水’字拿掉,巧妙地调整词序,化虚为实,使‘宛’字的意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宛字可给人一种虚无飘缈,如梦如幻的感觉,又能给人一种‘历历’‘分明’之意。因湖心亭正在水中央,非常令人瞩目,一字之省,两词之换,便产生了如此微妙的艺术效果。下联从白居易《春题湖上》一诗化出,其诗为:“湖上春来如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作者取半句诗而入联,告诉人们杭州的美景在西湖,西湖的靓点在此亭,天衣无缝地切合此地此景,突出了湖心亭的魅力,可见作者之用心,堪称大手笔,尽妙造于自然之中,得天趣于取舍之间。

5、香音旋四野,妙因寺中佛静静;

圣境拱三门,查干湖畔雁关关。

此联是我2019年为查干湖妙因寺而作的一联。妙因寺座落在查干湖畔,是藏传佛教寺院。上联写人们到那里烧香念经的情景,香烟、经乐、僧音在此周围盘旋,而寺中的佛却无言无语,静静地端坐在那里,似有大肚能容,开口便笑的情态。静为佛的一大特点,烧香,念经是佛礼常规,人们拜之、求之虔诚可嘉。下联写妙因寺的壮观,座落的位置,每年的春天查干湖畔雁鸣声声。关关二字形象生动且有出处,《诗经》开篇有“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的名句。大雁是查干湖栖息的最有代表性的鸟类。春来之际的一声雁叫,不知唤起多少人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