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潇从火车站出来,开始四处张望。上火车之前,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条消息:“姐准备回乡了,谁来接站?”
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荣潇!”她循着声音望过去,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那人比前几年黑了一些,身材显得更健壮高大了,原来是她的老同学姜宇。
姜宇走到荣潇面前,他微笑的样子还是带着那么一点儿羞涩,这一点跟当年很像。上学的时候,姜宇是个内向沉默的男孩,少言寡语,跟女生说话时经常会脸红。在老同学中,荣潇跟他算不上很熟的,虽然互相存有联系方式,但是单聊的时候很少,所以,她不认为姜宇是来接她的。
“这么巧。”荣潇对姜宇说,“你来火车站接人呀?”
“我来这边办点事儿。恰好看到你的微信了,顺道送你回家。”姜宇保持着略带羞涩的微笑,接过了荣潇手中的拉杆箱。
荣潇此刻觉得很开心,虽然姜宇不是专程来接她的,但是有老同学送自己回家,心里暖融融的。
坐在车上,荣潇望着车窗外熟悉又有些陌生的一切,说道:“好久没回来了,咱们这个老城又有了一些新变化啊。”
“是呀,你有两年多没回来了。”开着车的姜宇说道。
荣潇笑了:“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姜宇说:“两年前你回来的时候我们同学聚会过一次,后来就没再见过你。”
荣潇心想,都毕业这么多年了,还能有心记得老同学的行踪,姜宇真是个细心的人。
车里沉默了一小会儿,姜宇问道:“好久才回来一次,怎么不带男朋友一起呢?”
“呵呵。”荣潇干笑了两声,“我现在没有男朋友。”
姜宇像是有些疑惑,说道:“前阵子,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过你跟他的合影。”
“他呀……我们已经分手了。”她说。
姜宇“哦”了一声,似乎想再问问什么,但是终于没有开口。
荣潇貌似并不介意,又补充了一句:“因为不在一个城市工作了,所以分开了。”
其实荣潇前男友调过去的那个城市,距离上海不过一百多公里,可是他调去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很快就淡了。荣潇曾经特别喜欢这样一段话,“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了,就翻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可是这年头,有动车、有飞机、有手机、有网络,爱情却是个太脆弱的东西,连一百公里的距离都可以阻隔。
车子在小城里七拐八拐,终于开到了荣潇家的楼前面。荣潇有些诧异,她刚才一路都在关注车窗外的变化,并没有给姜宇指路,没想到姜宇居然知道她家住在哪座楼。他们虽然是老同学,但是印象中姜宇家并不住在这一片,当年上学的时候,他好像也没有来过她家。
荣潇笑道:“姜宇,你怎么停车停得这么准确无误?”
姜宇微微一笑,“我们是老同学嘛,当然知道你家的住址。”
荣潇心中虽然还有疑问,但是也没有再询问什么。她抬头看看自己住了多年的老楼房,灰色的外墙已经很旧,斑斑驳驳的,小而旧的玻璃窗,窗框都已经生锈。这是上世纪末的老房子了,父亲在电话里说就要拆迁了。她对姜宇说:“这一片就要拆迁了,还真有点舍不得。”姜宇点点头,指着对面路边的一盏路灯,“是呀,路灯也要拆掉了。”
荣潇望向那盏路灯,那是一盏再普通不过的老路灯,黑色的灯杆早已掉漆,如同一个长了老年斑的老人。她听到刚才姜宇的话里充满感伤似的,似乎相比房子,路灯要被拆掉更令人惋惜。
出于礼貌,荣潇请姜宇上楼坐坐,姜宇摇头拒绝了。荣潇走向自家的楼门洞,回头看到姜宇站在那盏旧路灯底下,望着她。她不禁笑笑,忽然听到他大声说:“荣潇,我要结婚了。”荣潇微微一愣,因为姜宇这句话说得太突然,她回过神来之后忙说:“恭喜你!”
“谢谢!”他说。
姜宇开着车徐徐往家走,车窗外的绿树和路灯,纷纷向后闪过。他的家和荣潇的家,隔着五十八盏路灯的距离。
上学的时候,有好多次,他或骑单车或步行,穿越这五十八盏路灯的距离,来到她家楼下。
白天怕人发现,他不方便过来。很多个夜晚,当思念的小火苗冉冉升起,姜宇就默默地来到荣潇家楼下,站在这第五十八盏路灯的下面,望着她家的小窗。虽然看不到她,但是那小窗里透出淡淡的柔和的光,让他感受到她就在切近。他望着那柔和的光,总是在想,她还没有睡吧,在做什么呢?在读书,还是在蹙着眉思考一道算术题?直到那柔光熄灭了,他才转身离去,再次穿越五十八盏路灯的距离,回家。
年少羞涩的他,曾经默默喜欢着荣潇,一直没有勇气表白,也不曾对任何人说起。少年时光早已匆匆而去,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惟有那第五十八盏路灯,记得那个曾经驻守在灯下的少年。如今,路灯也要被拆了,青春时候那懵懵懂懂的情愫,只能留存在他一个人的记忆里。
快要结婚了,他觉得,应该跟过去的情愫做个告别。恰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荣潇的微信。他是特意去接她的,在路上,他想鼓起勇气说点什么,但是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姜宇想:从始至终,她一直是不知情的,如今,也不必再去打扰她。青春的悸动已经过去,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就让那美好的情愫,深埋心中吧。
姜宇继续开着车,窗外的路灯不断向后闪过,似乎也在和他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