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女教师的一封辞呈打动了多少囿于生计、无暇欣赏路上风景的心。世界的美丽岂止眼前的风光?
蜗居的小屋或许温暖安逸,可我们若不见一见大海的浪涛多么狂野,听一听森林中鸟儿的低语多么悦耳,抚一抚大地的奇观多么深邃,我们将错过多么珍贵的宝藏啊!
让心出走,走出自己熟悉的街道与家乡,走出地域的限制。像三毛写《撒哈拉的故事》,以率真的自我流浪远方;如吕碧城摆脱家庭的束缚,以澄澈之心,谱下“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动人传奇;如路遥为了体验孙少平的生活,来到矿山上与矿工们一同吃下那粗糙难咽的米饭,一同体验矿井下潮湿而闷热的空气,坐在升降机边倾听矿工讲述那些亲历过的故事。
“我们年轻时有梦想,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全是梦破碎的声音。”这要责怪谁呢?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是全世界。”
灵魂的种子无法在逼仄的墙缝里开出惊艳的花,井底的蛙无法从一指的罅隙中窥见漫天繁星。
走到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极,与自己的爱人相逢,让自己的天性释放。如《简·爱》中的简,蔑视世俗的偏见,对罗切斯特发出“我们生而平等”的呐喊。只有两个相互对等的灵魂才能组成一份完整的爱情,在简平凡而又曲折的生命中,她为美丽的梦想而出走,为幸福而出走。让心出走,如清少纳言,走出“平安文学双璧”之一的盛名,开日本随笔之先河。勇敢地走出去,冲破束缚的藩篱,打破桎梏,奔向自己的目标,开拓出一个别样的新世界。
让心出走,走出繁华忙碌而步履匆匆的都市,走到自然深处人迹罕至的宝地,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拭去浮躁与不安,成为新的自己。梭罗厌恶现代工业文明的轰鸣,走到瓦尔登湖畔的小屋,探寻自然在光阴流逝后发生的点滴隐秘而动人的变化,欣赏云卷云舒的惬意,写下了体验和感悟风语林吟的《瓦尔登湖》。法国作家西尔万·泰松来到西伯利亚的荒原中,面朝湖泊和森林,注视着岁月流逝,陪伴他的只有书籍、伏特加与雪茄。在那里,作者寻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他的《在西伯利亚森林中》被誉为“逃离现世喧嚣的冥想,探索孤独精髓的旅程”。这场心的出走不是逃避,不是畏惧,而是自我沉淀的一场旅行、一场冒险。
让心出走,若你的身体到了不同的地方,眼中有了不同的景色,结识了不同的朋友,那么,你的心灵便会发出不同的感慨,思考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回答。你的心在成长,在蜕变,于是你也成为破茧而出的那一只蝶。
一个人一生也许只有一种命运,但也有可能不是那样。你可以选择一辈子把自己禁锢在原地,也可以选择一步步走到外面的世界;尽管命运的羽毛一生只有一片,但是选择权在你。
人生的列车驶向远方,你听,那汽笛正在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