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朋友聚餐,有个朋友指着另一位朋友,和他儿子说:“有一天,你也要和这个叔叔一样‘专业’,当一个工程师,做一份好工作。”
好笑的是,这个朋友显然并不赏光,当场给这个爸爸“打脸”。
“对啊,真的是一份好工作,每天加班,每天受气,当一个‘工具人’,”这位朋友以“工具人”做双关语挖苦自己的感情状态和工作状态,“专业的工具人哪!”
大家大笑,笑声带了苦味。
另一个“专业人士”也说话了。
“说实在话,我们公司最爽的,是那些有创意的,”那个朋友说,“那些搞创意的,画一画图,交给我们,我们就得乖乖地照他们说的做出来,所以,你应该劝劝小朋友,别靠专业技术,应该要有天马行空的创意!”
“对,”另一个朋友也附和,“反正就是当‘上游’的那个人,专案的源头,比方说,企划啦、产品經理啦,就可以专门丢工作、丢任务、丢时程给‘下游’做。”
这个论点,显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这时候,我突然有感而发。
“不,那种人也很累,”我说:“还有一种人,更轻松。”
“这种人,不需要很专业,不需要很有创意,不必企划,不必自己顾一个专案。”我说:“他不止面对十个人,他可能要面对一百个人。”
话还没说完,大家就起哄了。
“我知道,这个工作叫作老板。”
“或是特助。”
“不,”我继续说,“这工作不是老板,不是秘书也不是特助,不过,绝对是老板喜欢的人。”
朋友不信。
他们问,据我如此描述,此人既不专业,又不必创意,不必企划,也不能自己完成专案,这样的人,老板怎么会喜欢?
“老板会喜欢,”我解释,“是因为,这个人可以同时‘搞定’一百位专业、有创意、可以独力完成专案的高手,进行‘沟通’。”
他的工作不是展现自己的能力,而是沟通其他一百个有能力的人。
我认为,这是比所有能力都厉害的能力──
可以有效地“沟通”一大群(一百位以上)有能力的人,让他们各拿各的乐器,即便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成一片天,却愿意看你的指挥,演奏一首悦耳的管弦乐曲。
你真的要教下一代孩子,成为自己单打独斗、所向无敌“第一名”吗?
今天的专业,只待明天年老体衰,被后面的潮流趋势给推翻。
反而是刚刚所称的“第三种人才”,拥有比所有能力更厉害的能力,可以扮演“千手观音”,好像有一千只手,整合了一百个专业人或企划人。
这已不是一个比谁强的时代,而是一个合作的时代。
别叫孩子“自己当第一名”。
应该让孩子懂得和各式各样的“第一名”,都能变成好朋友——教他们“放下”,别再想踩在别人的头上,拥抱竞争者,交个朋友,大门也会因此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