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不管气候多么恶劣,都有生物在顽强地生存着。在撒哈拉沙漠上,因为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干燥的沙漠在阳光的炙烤下气温越来越高,就是极能耐高温的蛇也得小心翼翼,不然就有被烤熟的危险。白天,蛇只能躲在沙子里,因为沙子的覆盖能使它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它还可伺机捕捉猎物。它的猎物都是些耐旱的小动物,有蜥蜴、甲虫,还有一些小型飞鸟。如果必须走动时,蛇就将身子弯成“之”字形迅速前进,这样可以避免皮肤长时间与炙热的沙子接触,蛇就是以这种方式顽强地在沙漠里生存下来的。
可是,令生物学家不解的是,有一种类似于麻雀大小的鸟,它的生命力比蛇更顽强。因为鸟儿要到沙地上找食物,所以也不可避免地成了蛇的猎物。鸟儿不但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对付躲在沙子底下的蛇的袭击,如果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战胜这一切。
美国生物学家克林莱斯有幸拍到了一组这样的精彩镜头。当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停在沙地上准备找食物之时,潜伏在沙子里的蛇猛地张开大口蹿了出来。眼看鸟儿就要成为蛇的果腹之物,可是,顷刻间鸟儿便从劣势转为优势。克林莱斯惊奇地发现,鸟儿在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尽管鸟儿的力量有限,它的爪子对蛇的拍击似乎构不成什么威胁,并且蛇依然对鸟儿穷追不舍,但鸟儿并没有停止拍击。鸟儿一边躲闪着蛇的血盆大口,一边用爪子拍击着蛇的头部,其准确程度分毫不差。就在鸟儿拍击了1000多下时,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蛇口脱险的鸟儿停在沙地上从容地吃了一些甲虫类的食物后,才扑扇着翅膀慢慢地飞走了。
鸟儿和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生物学家惟一能得到的答案就是,鸟儿在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一个点——蛇的头部,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鸟儿以自己坚忍不拔的抵抗方式,在这次力量对比悬殊的较量中赢得了胜利。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瞄准一个点,持之以恒地走下去。而成功者则往往是由于瞄准了这个点,并坚持走到了最后。这个点有时是从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有时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有时是恶劣的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活积累。是的,只要能瞄准一个点,就能敲开成功的大门,哪怕力量微小,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