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人生 >

一棵永恒的生命之树

在一棵百年的大榕树下,在盘根错节的根系上,站着一些可爱的洋溢着青春笑容的孩子们,他们的手上举着自己的画作,画作的主题是“生命树”。

乍一看,这一切多么生机与美好,可是,你可曾知道,这幅画画的就是在中缅边境德宏州瑞丽市的一个曾经长期受毒品和艾滋病伤害的村庄——班养村。

定格这张美好瞬间的是“松扎艺术工作室”的两位老师——傅果生和雨仁。

傅果生是当地景颇族人,出生在村子里的一座木头房里。她曾经在村里度过了自己的14年青春。6岁时随父母搬到芒市,在芒市长大、上学,之后又去北京上大学、读研。可是,因为她清楚地记得,幼年时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预防艾滋病和禁毒的宣传画,以及被判死刑的毒贩名单,甚至毒品直接伤害着身边的亲人!于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始在她内心滋长,正是因为这种对家族和民族的思考,使她对这片土地越来越近。早在五六年前,她便经常出现在村里的学校,孩子们都熟悉地叫她“果果老师”。

雨仁则是一位蓝眼睛、高鼻子的法国老师。从小喜欢画画,每当画画时,他就发现,他找到了发现和修复自己,和自己安静相处的方式。2009年,雨仁第一次到班养村,因为童年的伤痛,使他更加爱关注这里的孩子,也关注孩子们的内心。虽然他说着听不懂的语言,但孩子们见到他时,都喜欢用一句英语“Hello”向他打招呼。

画画——是傅果生、雨仁和孩子们沟通的一种特殊方式。在他们的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毫无压力,这对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福利”。他们可以不用端坐在课桌前,可以随意席地而坐,可以用黄和蓝调出自己独特的绿色,可以像雨仁这个魔术师一样,快速地在纸上搽出斑斓的色彩。

画画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不用在乎哪个孩子的家庭受毒品影响,哪个孩子的父母离异,哪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也不用在乎哪个孩子最调皮,哪个孩子成绩最好,哪个孩子成绩不好……画画,就是一种创造,一种沉静,一种思考,一种力量。傅果生、雨仁被这种力量深深打动,也深深震撼。于是,孩子低头画画的时候,傅果生边观察,边不断地发出惊叹:“你的颜色太漂亮了,你真的是第一次使用颜色吗?”有时,她还不忘提醒着孩子们:“不着急,慢慢画。”而在雨仁的字典里:“孩子是很神奇的,他们总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看起来是我们在教他们,实际上与他们在一起时,我们也从孩子身上获得很多,甚至通过他们来认识更深的自己。”他期待有一天,能够在没有翻译帮助的情况下,与孩子们顺利地互动。因为他相信:“画画是一种万能的语言,和音乐一样。”

这一切都是美好的,然而现实也是残酷的。傅果生也很疲惫,很焦虑,甚至也深深地迷茫,因为绝大多数在国内开展儿童项目的NGO,都为孩子们提供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例如吃、穿、教育条件,而她从先前工作的机构辞了职。雨仁也是,在中国没有稳定的工作,法国政府提供给他的救济金明年就会停发。现实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思考这件事情该如何继续下去。他们曾经分别在大理、昆明和北京办过小型的画展,希望有机会给孩子们办更大的专场画展,为孩子们出版画册,筹集资金支持活动的日常开支、改善办学条件。

可是这一切,只能慢慢来,就像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句话:“孩子,你慢慢来。我愿用一辈子的时间等你系好这个蝴蝶结。”无论现实多么困难,傅果生想做的事情就是陪孩子们多待一会儿,就像她所说的:“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你陪在他们身边,陪他们待一会儿,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存在,就那么一瞬,也许,最困难的时候便挺过去了。”

如今,没有人知道,孩子们的明天怎样,也没有人知道孩子们的未来如何,因为雨仁和傅果生的力量依然非常薄弱,但是,他们从没有放弃过,正像雨仁说的,“一旦你已经介入了他们的内心,便无法再离开。”如果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孩子们,像他们一样不放弃,不抛弃,相信孩子们的明天也会像他们画的那棵生命树一样,最美。

正如傅果生所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树,无论你们以后做什么,都不要忘记养护自己的生命树,要定期浇水,让阳光照射得到,让树叶、树枝健康生长。”原来,傅果生和雨仁就是灵动在中缅边境的生命之树,更在孩子们的内心栽植了一棵四季常青的生命树。

是啊,就让我们也在内心栽植一棵永恒的生命之树,然后定期给它浇水,施肥,相信在适宜的沃土上,它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甚至结果。我们也更相信,只要内心足够强大,这棵生命之树一定会健康茁壮的成长,一定会枝繁叶茂,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