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做老师的同事找我抱怨,这次考试他们班的平均分全年级最低,不及格的人数全年级最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牢骚,比如教师生存压力太大,薪资水平不如校门口卖鸡蛋灌饼的,等等。同事说,真讨厌这份工作。
我抬头问了一句,你会做鸡蛋灌饼吗?
她瞪大了眼睛说,我怎么可能会?再说那得凌晨4点起来和面,我可受不了。
我还没劝好同事,这周末,表弟又光荣下岗。他本是一家游戏公司的设计员,全公司目前最大的项目就是争取代理韩国某热门游戏。结果在与同行竞争时,表弟及其团队败下阵来,被老板痛骂一顿。表弟越想越生气,一怒之下辞职了。“我真讨厌这份工作。”他坐在咖啡馆明晃晃的玻璃窗下,吐槽了一个下午。
这当真是干一行骂一行,干一行恨一行。可是,为什么我们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我曾在一家外企做过几个月的主管助理,一开始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这份工作。我每天顺着人流在北京最繁华的地段下车,踉踉跄跄地跟在那些妆容精致的职场精英身后,走进金碧辉煌的高档写字楼里。那时候,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工作。
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在外企,没人在意你的英语、計算机水平是不是全年级第一,公司日常琐事一大堆,大家更重视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开始我干得特别起劲,可就在我的主管出差了,我需要独立处理部门中突发事件的时候,我栽了大跟头。年轻的我太单纯幼稚,没学会审时度势、圆融周到,导致我和公司运输部的主管产生了矛盾。恶劣的影响一直没有从我心底消除,我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每一次去运输部都尴尬得抬不起头。
后来我发现,我越来越讨厌这份工作了。我不喜欢它总加班;我也不喜欢它总翻译外文资料;我也处不好和同事的关系,她们谈论的都是各大奢侈品牌每一季的限量款,还有各国经典小吃和必备手伴,而那时候,我连手伴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最终还是向主管提出了辞职。她颇为意外,说:“你挺踏实的。慢慢学嘛,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干得好的。”
可我还是狼狈地辞职了。当时我的理由是,我不喜欢那份工作,那份工作不适合我,外企饭碗不稳定。我心安理得地去当了老师,可是我又真心喜欢这份稳定了吗?
朝七晚五的生活年复一年,层出不穷的理念日新月异,稍不留神就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新浪潮。还有各级评选、平均分排队、绩效奖金分档,所有的一切都在比较,我的心也越来越焦虑。
最终,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写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几乎是横空出世,各大公众号纷纷转载,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一二十篇的热文在网络流传,还幸运地成了签约作者,有机会出版合集和独本。
我觉得太幸运了,终于找到了自己最热爱的工作。我甚至想过辞职在家专心写小说。可是慢慢地,“蜜月期”过去了,我这种行文风格的关注度开始下降,更多更优秀更有个性的作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竞争压力空前加大,我度过了一段极其郁闷的瓶颈期。
于是我又觉得,其实自己也没那么喜欢写作。
年初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心理学专家,忍不住在饭桌上向她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我特别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我总是从喜欢一份工作慢慢变成了讨厌和逃避,除了单纯的喜新厌旧,有没有一点其他的原因?
她问我,你是讨厌你的工作,还是讨厌工作中那个不怎么成功的你?
我忽然醍醐灌顶。世间万物都是你内心的投射。
在这个世上,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同事的学生平均分如果是全校第一,表弟的韩国项目如果顺利拿了下来,我如果天天都能写出爆文,那我们肯定会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吧。它给我们带来了成就感和自信心,证明了自我价值,再忙再累,至少我们也会很喜欢工作中优秀成功的自己。
我们真的讨厌现在的工作吗?你是讨厌这份工作压力大,还是讨厌那个动不动就挨批、业绩总也上不去的自己呢?你是讨厌这份工作太稳定,还是讨厌那个磨灭了斗志、不思进取的自己?这个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工作,如果真的没有兴趣,大可以跳槽转行。但如果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实力不强,那么走到哪儿,干什么工作,都只会灰头土脸四处碰壁,最终变成了干一行骂一行,可是再怎么骂也不敢改行。
如果再让我回到过去,我想对那个翻译不出外文资料的自己说,别急着放弃,好好学习还来得及。也想对那个得罪了运输部主管的自己说,不要一蹶不振,要试着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喜欢的工作会因一时的不顺心而心生厌恶,可不喜欢的工作也会因勤奋努力、不断拼搏而逐渐熠熠生辉。
我们不是在讨厌工作,而是在讨厌那个不争气的自己。同样,我们也许不太喜欢这份工作,但依旧会感激那个永不言败的自己。
忽然想起作家张德芬说过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