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央电视台,我的人生走向了另一个方向。我喜欢中央电视台宣传片中的那句话:“传承文明,开拓创新。”这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一名职工,我深深感到那个压在相片上的钢印的分量。看似一个人在完成任务,其实是生动地记录社会。从1996年开始,我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一连12年,喊了12回“5,4,3,2,1”5秒钟,多少文明在这里传承,多少中国人的愿景在这5秒钟里面实现,记录着多少时代人生的变化,每每这个时刻,我都会在心中默默向这个舞台深深感恩。
我在央视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东西南北中》,一个月才播出一次,尽管也很忙,还是有一种不过瘾的感觉。也许是因为那个时候太年轻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庆幸自己是一个时代中的随行者,眼看着中央电视台从几个频道变成了十几个频道,中央电视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象征,任何鲜活的时代盛事都离不开她敏锐的记录。
记得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是我第一次荣登春晚舞台。对一个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的主持人而言,上春晚的意义不言而喻。那时候我刚刚进台三年多,事业的激情和迷茫经常同时燃起,仿佛前途无量,但未来又充满了悬念。那时被春晚剧组接纳,不亚于为自己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是我也深深地意识到,登上这样的舞台,一夜之间,可能流芳百世,也可能遗臭万年。于是,在那个阶段,我几乎调动了我所有的储备,连梦话都是那些已经烂熟于心的台词。一遍一遍地彩排,等待一天也许就是为了上场的几十秒。我知道也许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机会,我准备了,也抓住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晚会中,我都是用尽自己的心思在做。面对长长的台本和导演们精巧的创意,我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很多人的才华都要通过我的表达展示和抒发。我的身上不光承载着自己的事业,更承载着同事的信任。
10年春晚之后,我对这个舞台已经有了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心中那种沉甸甸的责任时常成为我紧张的原因。仿佛杂技中的叠罗汉,我站在最上面的位置,我知道自己的成败不仅关乎自己的事业,更关乎这个团队的成败,可能关乎观众对这个舞台的评价,甚至可能关乎国家的形象。每到这个时候,我觉得个人的得失、荣辱、成败,都变得轻如鸿毛。
与我朝夕相处的《艺术人生》也是最好的例子。一晃8年过去了,我仿佛经历了几世人生。每周一次对人生的虔诚阅读。我以从来没有过的角度去感受一段段不寻常的故事。无论是老艺术家们的谢幕感言,还是中年艺术家们的人生感慨,抑或是年轻人的新观念,都让我每次仿佛在他们的人生中重生。主持《艺术人生》累吗?有时候很轻松,因为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新支点。有时候很累,因为体味着别人的悲喜。陌生的人在灯火通明的现场与我交心,常常让我受宠若惊。当我因“中央电视台”或《艺术人生》“功成名就”的时候,第一天进台的诚惶诚恐又一次袭来,这样的机遇怎一个“谢”字了得?
我必须承认,假如没有在央视的16年,也许没有今天对人生和事业的领悟,我在中央电视台这广阔的平台感受了很多人可能一生都体味不到的意义。我对中央电视台的感激之情,不是一种客套的表达。如果把中央电视台这几个字的感谢都换算成对这里的记忆,你会发现,央视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勇气,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这里16年,阅人无数,却仍然能够在心中勾勒出每个人的个性。记忆中的人形形色色,当年一个外地来京的打工青年,竟然允许施展自己的专长。我清楚地知道,无数领导和幕后英雄以自己的理想、信念、勇气为了大家,给了我人生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机会。借用一句广告语:山高人为峰。在时代的高山中,正是由于一位位有胆识的领导、有才华的电视人,才谱写了一个又一个记录时代的精彩篇章。身为其中的受益人,我倍感荣幸。
我自己的16年,中央电视台的50年,中国的5000年,一个人,一个事业,一个国家的文明。我斗胆造次这么比喻排列,是因为我庆幸自己的事业与时代与国家紧密相连。每天面对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有时心情激动,有时也烦躁不安,但是,事业让我们深深感到自己的责任,让我人到中年还能精神饱满而充满激情地生活。我不敢轻言感激,要感激的人,要感激的事太多,对于给了我光荣与梦想,我挚爱的中央电视台—大恩不言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