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间教室,一间办公室,这就是李灵所办的河南淮阳许湾希望小学。2002年,她从周口师范学校毕业,决定试着自己办学。尽管一切都是未知数,但面对两个班的学生,她浑身充满干劲:上课比着公办学校,一点不打折扣;每天放学,把学生挨个送回家。一年下来,越来越多的村民想把孩子送到李灵的学校。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建校舍成了当务之急。李灵四处筹钱,外债也随之增多。最困难的时候,学校曾经3个月发不出工资。但不管多艰难,她都没有动过解散学校的念头。在李灵的坚持下,教学质量开始崭露头角,在全乡每年的统考成绩中,希望小学都是名列前茅。
为了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课外书,李灵决定建一个图书馆。新书太贵,旧书可论斤称,她决定买旧书。每个假期,她都顶着酷暑、冒着严寒到外地收书。一个文静的姑娘,经常在陌生的城市,奋力地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将成捆的旧书抱上车,用一杆生锈的秤为孩子们收购“精神食粮”。
在希望小学里,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天天有荤菜”,这是李灵给学校食堂下的“硬指标”。“要是有孩子说没吃饱,一定要再做一份。”李灵经常这样叮嘱食堂师傅。
李灵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许多好心人纷纷给学校捐款助物。李灵把他们的名字都记在本子上,一有空,就逐一联系捐助人,主动询问捐款想怎么用,并向每一个人由衷地说声“谢谢”。
踏实办学,心怀感恩,年轻的李灵仍在安静寂寞的乡村,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和乡村教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