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他在后记里说:“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也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话说得何其沉痛,我一直记得。
又过了很久,我知道了,在提笔写这一段之前3个月,金庸的长子自杀了。起因是金庸要离婚,长子以死进谏——仍没拦住父亲变心的脚步。一句“那时候我还不明白”,哀悔莫名,真正要说的是:“这时候我终于明白了。”
他明白了什么?我能想象他写写停停,可能写不出来,也可能,写了,若无其事的读者,仍然不明白。
不久前,我无意中读到了袁杼的一首诗。清人袁枚提到她:“余三妹皆能诗,不愧孝绰门风;而皆多坎坷,少福泽。”她是3个妹妹中的一个,远嫁,早孀,携子退居娘家,独立养大一子一女。独子名执玉,9岁能诗,12岁入学,成了秀才。15岁考完举人秋试,病。随即病危。再随即,“目且瞑矣”。
临终,儿子忽然挣扎问:“唐诗‘举头望明月’的下句是什么?”
她答:“低头思故乡。”儿子应:“是也。”一笑而逝。
顷刻间,书堂变影堂,举头仍然明月望如霜。她只能伤心地拍灵床问:儿往何乡是故乡?儿子不曾长成就已经萎谢,那一会儿,他是不是意念模糊,朦胧回到很小很小的年纪,承欢膝下,听母亲一句一句教自己这首《静夜思》,那时,他几岁?两岁,还是三岁?
我热泪满面。
我认识的所有母亲,几乎都教过孩子这首诗,包括我自己。我的女儿不是钱学森式天才,三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她快三岁了,连唐诗三首都不太会。我每天反反复复教她背的,不是“床前明月光”就是“鹅鹅鹅”,或者“白日依山尽”。
而我知道,袁杼,这个300年前的女子,也曾经如此,怀着极大的挚爱拥孩子在手。一句一句,把她所知所解,教给孩子……
我的眼泪哗哗地流……我是在为古人哭泣吗?当然不是。
我的生活,多了永远不敢放弃的包袱,越甜蜜越酷烈,对于人生,我必须说:我多知道了一点点,很少很少的一点点——从前不能原谅的,现在也许可以试着理解。曾经觉得浑若等闲的,当下可能认为是罪不容诛。而这一切,只因为,我已经是母亲。
床前明月光,明晃晃地,照着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