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与卖布人争执,因为他坚持三七二十一的真理,而粗鄙的卖布人偏要说三七二十二。
其实市井之人见识浅陋也难怪,要不然一个做生意的怎么连打赌也分不清孰重孰轻,颜回赌帽子,他却赌上了项上人头,傻得失真。
结果却出人意料,孔子却裁判这个傻瓜赢了。颜回不服,请教老师,为何要颠倒黑白。先生指明其中利害:你输了,输了一顶帽子而已;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颜回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的流传旨在光辉孔子仁爱待人的思想。若仔细考量,你会发现另一个道理,即不要和与你品味、认知、处事方法等对立或相去甚远的人计较。
和那样的人计较,会降低你的格调;
和那样的人计较,会自毁形象;
和那样的人计较,结果是最终你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生活中你总会遇见讨厌的人,不齿的行径,虽然没违规犯法,却屡屡触及道德底线。你若看不过去与其理论,往往自讨没趣。不如划清界限,不与为伍。
因为蝇头小利,不顾形象,趋之若鹜,甚至利欲熏心、六亲不认。若与之锱铢必较,你岂不是也屈从了“利”字?
与人相处,有的人总喜欢凌驾于他人之上,以权压人,倚势欺人,动辄“我爸是……”,此时,若你也搬出“七大姑八大姨”与之抗衡,是否人品陡降,被讨厌之人同化了?
对于这样的人,无需理会,江湖上那句“出来混,迟早一天都是要还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人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这样的人TA的所有关系都凭借金钱维系,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与这样的人交往,你也会被熏染一身的铜臭。总有一天,TA会为自己的薄情寡义付出代价,朱买臣覆水难收羞死前妻的故事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众生相,各不同,明辨之,谨相处,万万别受了不贤不肖之人的影响,渐渐变成自己讨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