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逛庙会
在大年初三,我们去了地坛庙会。由于我们怕开车去会堵车,也怕没有地方停车,所以我们就乘坐地铁去了。
刚一下地铁,我就看见许许许多多的人头在攒动,那里的人多得简直走都走不动。我们只好随着人流一步一步地慢慢走;我心想,反正是过年,也没有什么事,玩麻!
好不容易挨到了地坛外,我们急急忙忙买了票就跟着人流进去了。
一到里面,我就先来到了玩游戏的地方,由于经常到地坛庙会,所以比较熟悉里面的情况;各种游戏内容应有尽有,像什么钓*、套圈、投球、吊奖品、猜字谜等等。我急忙排队换了游戏币以后我就去玩游戏了。我第一个玩的是投币,那里有个很大的台子,上面一排一排画满了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圆圈,只要把游戏币投到不同颜色的圆圈里,而且游戏币不能压到外侧的黑线圈,就能拿到相应的奖品了。我第一次投的时候,还迟迟不敢投,但是我看到爸爸和其他人玩的非常高兴,我就想:试一试吧,管它如何呢!我就把一枚游戏币往台子上一扔,只听一声清脆的游戏币碰撞玻璃的声音,我看着游戏币滚啊滚啊,它没有停在台面里,而是出溜滚到了外面;哎,没戏了!于是,我又伸手一扔,第二个游戏币脱手而出,向台子飞了过去,又是一声清脆的声音,我看到游戏币掉到了一个*的圆圈里,可是它压着了一点点的黑边,哎,又没戏了;我没有气馁,接着又投了一次,游戏币再次落到了*的圈中,我大喊:压中了,压中了!可是服务员阿姨却拿来一个“放大镜”仔细核实了一下是否压着黑边了,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经过验证,服务员阿姨终于说:“有奖”。我悬着的一颗心“哗”的放了下来。
我高高兴兴地抱着礼物和大家一起向“大街”上进发了。
在“大街”上我自己买了一串“糖葫芦”,假的,是不能吃的呦,花了我十元钱,那可是我的压岁钱啊!拿在手里,边走边摇晃,红红的大“糖葫芦”格外的鲜艳,格外的喜庆。
逛着逛着,我们就到了“小吃街”。我看到了好多好吃的:羊肉串、茶汤、臭豆腐、炸糕、酸辣粉······唉,我也有点饿了,于是我让爸爸给我买了一碗茶汤和一碗酸辣粉,我大口大口的吃了,吃完了感到浑身都暖和了,也不累了。
随后我们又信马由缰的逛了起来。先后看了字画拍买,耍蛇表演,我还坐了回“八抬大轿”。到了快关门时我们大家才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篇二】
从小到大,我喜欢看书。书,是我的朋友。
因为我家的书很多,我也有自己的书架,书架上的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丰富和退换。从连环画到故事书到大百科,应有尽有。读书给我带来知识,带来信息,但带给我最多的是快乐、是笑声。
要问我为什么喜欢看书,那得从我小时候说起,在我两岁的时候,父母每天都上班,没时间管我,就把我送到姥爷家,姥姥教我背谜语、唐诗,还老拿着书给我讲故事,那时,我老是一边听,一边想:这么好听的故事都是那个叫“书”的东西里写的吗?书那个东西一定很好看!渐渐地,我能看一些彩图了,我又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认很多字,好好看那些很好看的书!就这样,我喜欢上了看书!
三岁时,我上了幼儿园,幼儿园里有许许多多的书,我可喜欢看了,加上妈妈和老师教我,慢慢地,我由只会听故事变成能看懂一些复杂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我可以看拼音读物了!记得我看《第九个傻瓜》,这本拼音读物时,我吭吭唧唧读了半个多小时,才看了一个自然段,但是却看得美滋滋的,刚看完就找大人炫耀,直到上二年级,我学会了查字典,妈妈就不让我看拼音读物了。每当见到生字,我就去请教我的新朋友——字典,有时不认识的字,还经常问爸爸、妈妈。
现在,我长大了常常可以一天看一本一百多页的书,一本名著,我用两三天就能看完。看了《海伦·凯勒传》,我学会了自强;看了《少年百科全书》,我知道了世界是那么的奇妙……
闲来无事,我随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无论故事书、散文集、还是杂志都行,再冲一杯热乎乎的茶,找个光线不太暗也不太刺眼的角落,静静地,或坐或站或倚或靠,慢慢地去品味书中的乐趣,别有一番情调。偶尔,我会边看书边给书中人物配画。日积月累,画多了夹在书页里,便会让笑声浸透整本书。遇到好文章,当然要反复阅读,每读一遍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然后再根据朱熹的读书方法反复阅读,或者把这篇文章摘抄下来,收入资料夹里,那些优美的语句、华丽的辞藻,大大充实了我的资料库,读到快乐的文章时,我会大笑个不停,读到悲伤的片段时,我也会哭得淋漓尽致,每到此时,我仿佛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无拘无束地与作者交流、探讨。我也仿佛走进了作者构筑的内心真诚的世界,体会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踏着作者的脚步,畅游世界,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并在读书的时候,从中找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让干什么的,再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并从中找到作者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修辞手法……
每读一遍文章,我们都会收获许多知识与道理,把所学到的摘抄下来,在写作之中发挥出作用。
在夜深人静时,回想起书中的情节,我或许会替书中的某个人物惋惜,或许会沉浸在快乐的笑声里,有时也会为那些悲惨的故事改个美好的结尾……我还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我从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中看完后写出读后感,这样我觉得这样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而且还可以锻炼我们写作能力。
就这样我喜欢上了看书。
【篇三】
下雨天,是我最讨厌的天气。因为一下雨的有事情都会变得麻烦,而且一下雨天气要么是非常闷热,透不过气来;要么就是伴随着凛冽刺骨的风。但,我发现我渐渐地喜欢上了雨天。
记得那是前不久发生的事。那天,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一整天,我的心情也跟这天气一样糟糕。早晨起来时,心情还是很愉悦的,心里一直惦记着:今天就能回家了。等到走出宿舍门的一瞬间,心情立马低落了下来。天阴沉沉地,下着细细密密的的雨,时不时会刮起一阵寒风。这种天气最麻烦了。前几天还阳光明媚,一到星期五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年呢。我心里不停地抱怨,原本的好心情被这场雨冲刷得无影无踪。
到了下午,天越来越昏暗,雨也下得大了起来。虽然很讨厌但托它的福,我们倒还提前放了学。匆匆忙忙的回到宿舍,整理了些东西就朝校门走去。远远地就看见了爸爸的身影。我加快了脚步,跑到他身边。还没站定,就觉得手上轻了许多,接着爸爸递过来一个水杯,说:“东西我来拿,快悟悟手,里面是暖和的水,多喝几口暖暖身体。”我接过水杯,说了声“嗯”,嘴上虽然没多说什么但心里还是很感动。那时,之前的坏心情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心里暖暖的感动。仿佛感到阳光正穿透乌云照在我身上,天快放晴了。
那种暖到心底的感觉,又让我记起了曾经我的好朋友。
那天下午,天也是昏暗暗的。我写完作业就打开电视看了起来。突然,听到妈妈的声音,语气里感到一些愠怒。转过头向门口看去,妈妈正生气地看着我。“怎么又在看电视,作业写完了吗?”我弱弱地应了一声“写完了”“写完了怎么不好好复习复习,就只知道看电视啊……”我知道自己没有复习就看电视是不对的,可是妈妈那天说得太过了,可能是她那天心情有些烦燥还是别的什么。我觉得特别委屈。
后来当我走出房间时发现窗外已经开始下着大雨,我的心里更堵得的慌了,我想到了我的好朋友,我想到她那儿去,心情可能会好些。因为她离我家很近,我冒着雨冲到了她家。冰冰冷的雨水打在我身上,一阵风吹来,冻得我瑟瑟发抖。
到了她家,她看见我全身都湿了,赶忙招呼我进去取暖。我一边取暖一边向她倾诉心里的委屈。她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静静地听着我的倾诉。虽然她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等我倾诉完了,心里就好受多了。身子也暖和多了,也为我有这样的好朋友而感到幸运,一种暖到心底的感觉油然而生。当我回去时,天已经放晴了。
我想大概是从那些事后,我不再讨厌雨天,也渐渐喜欢上了雨天。因为有那些关心着我的人带给我温暖,使我在雨天也不会感到刺骨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