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去年教师节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一番话,引发了
广泛的共鸣。
早在20xx年《经济观察报》有篇社论中提及一件事情至今
都让人记忆犹新:有19位家长的联名信,终于让学校劝退了一个
五年级的少年,这是两年前深圳一所小学发生的真实故事。这是一
个什么样的孩子,让人们怀有如此强烈的敌意?他是一个患有自闭
症的孩子,自控能力不如人,也不像其他同学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家长们担心他影响自己的孩子。这个残障男孩,曾经就读于特殊
儿童学校,有着相对不错的智商,钢琴演奏水平七级,没有攻击行
为,母亲为了让他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把他转到普通小学。但家长
们不容。一个学期后,他们说,再不劝退这孩子就“不客气”。他
想上学,学校不让他进教室,他溜进去,坐在最后一排;学校搬走
了他的课桌椅,他站在教室最后,靠着墙,“站得老直,像一朵蘑
菇”。
一声叹息。不仅仅为这个少年,更为他的同学们。对于小学生
来说,所见所闻都对将来个人品格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
的影响。这个特殊孩子的到来以及离开,会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什么
?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示范效应?世界应该是宽容的还是狭隘的?
对待特殊群体、弱者群体,应该予以爱心还是施以隔离甚或敌意?
家长们出于对子女的爱护,为孩子争回了清净的学习环境,但
却错失了给他们提供“爱的教育”的机会——虽然,他们或许也一
直在教给孩子爱与宽容,但这次他们用行为告诉孩子,如果存在哪
怕只是微小的利益冲突,别说善待,伤害他人也是合理的。也别光
怪家长,整个社会忽视爱的教育已经太久了,我们从来不缺宣言和
口号,但却做不到知行合一。整个社会在功利的轨道上奔跑太久,
已经忘掉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应有一些关乎精神的东西。这19位
家长,都是五年级小学生的父母,他们已被“小升初”拖得身心疲
惫,无暇顾及心灵养分。教育沉疴使然,社会痼疾使然。
众所周知,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雕刻一座
少女雕像时,投入了全部精力、融入了所有爱恋。最终,爱神被他
打动了,赋予雕像以生命。有了爱,就有了蓬勃的生机,就有了跃
动的灵魂,“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对教育真谛的生动诠释。但是
,教育光注重学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懂得爱。当年,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写下这样一段话:教育
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
,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时至今日,这
段话依然发人深省。是的,一个会爱的人,才会有包容、乐善、诚
良等美好品质,这些都是生命中的精神养分,存在于人性深处,需
要被激发。一个人没有它,如同失去心灵;一个社会没有它,如同
失去灵魂。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
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话语、
一次不公平的对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没有立德树人的
仁心、没有诲人不倦的耐心、没有有教无类的公心,那么这样的教
育是没有温度的。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的疾呼,许多教师不缺知识
,不缺方法,缺的是爱心,缺的是责任心。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需要回到人本身、关注人的成长。
近期,美国一位自闭症患儿代言人莉莎和ABC电视台联手策
划了一期节目:《你会怎么做?》——短片旨在测试,当自闭儿在
公共场合出现不恰当行为时,公众的接纳程度。在新泽西一家餐厅
,由演员扮演一家四口,其中男孩是自闭症患者。落座不久,男孩
开始自言自语,来回走动,甚至去拿了别人盘子里的食物。这时,
餐厅里没有人抱有异样眼光。按照预定计划,如果公众没有反应,
另一位演员就开始演出,他指责孩子父母,要求他们把孩子带回家
。这时,人们不再沉默,他们开始指责这个提出苛刻要求的男人,
并安慰孩子的母亲。最后,在众人围攻之下,男人离开了餐厅。节
目组出现后公众恍然大悟,主持人随机采访一位顾客问其为何挺身
而出,她说:“我是为了那个孩子。”
听起来很让人艳羡?这是自幼潜移默化教育的结果。比如,教
育机构会鼓励孩子去做义工,成为社会的志愿服务者,这将成为他
们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经历——看过了人间苦难,才懂得更好地
去爱和包容。
我们也不要太悲观,我们看到了19位家长的联名抵制,也看
到了有的父母带着两三岁的孩子,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做志愿者。
北京有一位自闭症孩子,小学六年一直得到学校和同学的帮助。升
入初中后,学校特意把他与小学的“好哥们儿”安排到同一个班。
军训时,“好哥们儿”拉着他的手给他鼓劲;开学第一天,“好哥
们儿”的妈妈陪着他的妈妈站在校门外,目送他远去。中国在缓慢
进步。
有人说,爱是理性的太阳,照耀着世界。“最美女教师”张丽
莉为救学生不惜失去双腿,这是舍己为人之爱;大量乡村教师拿着
微薄收入坚守课堂,这是克己育人之爱;无数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
,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两鬓斑斑无怨无悔,这是敬业成人之爱。
爱岗位、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每一位好老师都是一张教育
的名片,他们看似平凡,却以一生写尽了人间大爱。教师虽不是雕
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从事着“仁而爱人”的事
业。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惟有倾注爱心,三尺讲台
才会成为梦想起飞的平台。
“教育能走多远,关键看你有多爱”。心中有了爱,就是教育
的燃灯者、举火者,他们提供的光亮,足以照耀孩子们的前程,足
以照亮我们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