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优秀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议论散文 >

何以解忧

秋水,望月。

天地寥廓空明,明月徘徊辉映。清风徐来,浮光跃银,风声月色交织,露气水光辉映,朦胧迷醉,幽美宁谧。“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被贬黄州的苏轼走出了自我的狭小天地,投身于那片水月,泛舟而下,对风月饮酒,仰长空歌咏,寄情万物,喜笑眷慕,乐而不能自已,陶醉其中,甚而得失,暂时忘记了尘世的烦扰。

人穷返本,返于何处?自然世界不失为一个好的去处,天之高渺,地之夐远,足以包容生命无端的发泄,倾听内心孤独的倾诉,抚慰心灵累累的伤痕。天地山川、虫鱼鸟兽之奇伟瑰怪,至少可以转移你的注意,投身其中,因寄所托,让我们暂得欢愉,忘记烦扰。投身自然,回归田园,我们会善于忘记,乐于满足,成为一个快乐智慧的人。

水逝,月残。

“自其变者而改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流水东逝,不复返,明月渐残终消陨。常人由此难免悲从中来,好景难常,人生苦短。苏子乃乐观豁达之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明月残而复园,流水往而又至。融入这片水月,泛舟湖上,谈笑间,觥筹过,月圆又月缺。苏轼走出了被贬谪的阴影,融于天地山水之间,享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忘记失意的痛楚。

落寞失意,思念归属,归于何方?自然世界永远都是一个好的去处,“清风徐徐,月明姣姣”,让人心情大好。丢掉负面的情绪,在自然世界中,用清新别致的眼光看待生活,让自然熏陶良好的心境,让自然感染乐观的人格。融身自然,聆听山水,我们会善于满足,乐于享受,成为一个乐观豁达的人。

清风,明月。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江上清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孤鹤横江而东,羽衣蹁跹”……静谧深夜,月光清冷,水声隐隐,江上孤舟,苏子作乐其中。眼前的月色早已化作美丽的伴侣,与我同销这缕愁丝;清风徐徐,化作婆娑的舞伴在腰间环绕:梦中的孤鹤化作公子,合饮共乐。看似平淡无奇甚是寂寥的夜晚,却有如此一副热闹非凡之景,真可谓是于无声处闻得音乐,于无景处赏得美景。

人生苦短,何处作乐?自然世界不就是一个作乐赏美之处吗?生活之中,处处都蕴含着美,只是常人缺少赏美之心罢了。而投身自然可以让你心明神净,发现身边的美景。拥抱自然,亲近美景,我们会善于享受,乐于发现,成为赏美之人。

苏子融身自然,天人合一,终成一番伟业,人与自然相处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的吧!

何以解忧,唯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