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给我们普通人一种神秘感,甚至有时候我们觉得哲学不过是有人故弄玄虚罢了。貌似也是,那谁不是说:哲学就是将复杂的事理简单化,但所谓的哲学家偏偏就长篇大论加以解释,后来连自己也弄不清楚怎么回事了。
其实人人都是哲学家,我在学校上过的哲学课曾总结到: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观,如果某个人把这些零散的哲学观系统的将其理论化概括,那么这个人就是哲学家了。我们每天都和“哲学”一起生活,因为哲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人每天都要吃饭睡觉,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再例如,人无时不刻处于运动之中,因为地球是无时不刻地在自转和公转。
人的生活就像日出日落一样循环反复,但太阳并不是每天都出来,即便是每天都出来,但有时也会被云半遮或全遮住。因此人的生活也偶尔会有喜怒哀乐的交替。讲到这个问题便又涉及到个哲学观,其实是太阳不“出来”,还是太阳每天都“出来”只是被云层遮挡住了我们看不见就说它不“出来”了呢?显然,这和格陵兰岛被发现之前存不存在的问题的道理一样。
快乐是所有人都追求的,于不同的角度说快乐就有不同的含义,但人每天都在生活着,所以我们便从生活的角度对快乐作个哲学概括。前提是必须先知道生活是怎么样的,从普遍狭义的角度看,生活就是不断遇到困难,当然,这样的困难是包括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假如你战胜了它,那么你就觉得很快乐!
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欲望”成为一切诱惑的根源。学者无心向学,因为已经丧失了“志”。古人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因为有“物”才有“嬉”,有“嬉”才丧“志”,是为玩“物”丧“志”。所以有“物”便不思“勤”了;做官的有“权”了便有了钱,有钱了当然要花天酒地,如此便会不务“政业”。置人民于不顾,丧失了道德,藐视并挑战了法律。所以有了“权”便不思“政”了;两人信誓旦旦,誓要地久天长,海枯石烂,至死不渝,可一方一旦有了“新欢”便忘了山盟海誓,一忘两人又隔天涯,爱情真的连小孩的过家家游戏都不如。所以有了“新欢”便不思“誓”。。。。。。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多了见怪不怪,所以也就说它是“正常”的了。其实这些现象不都只是同一个道理吗?不思“蜀”是因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