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近两周,课文学习已进入第三单元。同事笑言:简直是疯了。
速度快不是目的,只是想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带着学生读书,便尝试着整合教材,以单元为主线,适当拓展相关文章来学习课文,语文园地则提出专门训练,平日以读背课文,写记生字为主,穿插小练笔,周末再进行相关习作,如此算来,基本上一个半月可结束除作文以外的课文学习,可以有大半的时间用来阅读。
单元学习大体安排分四步。第一步,课堂上领着学生通读课文,或听录音,或自由读,或开火车读。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内容。第二步,课下再给家长或同学之间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生字词语,理解词语。课上检查词语,指导书写。第三步,课下根据预习单自己学习,可查阅资料,课上教师结合课文提出可以涵盖全文的问题,学生结合课文念书上句子回答。然后进行重点句子口头填空,当堂积累词句。第四步,进行相关文章拓展阅读。如在第二单元保护身边环境的学习中,除了教材中安排的《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和选学课文《小狮子爱尔莎》外,还在课堂上带着学生略读了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等课文,使单元主题进行深化,学生的阅读也一气呵成。同时,又推荐了沈石溪先生的动物小说系列,有自主阅读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阅读。
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是重视文本细读?还是力在拓展阅读面?如此单元为系列学习课文以来,有些许体会:
首先,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效果有所增强。读课文也可以上瘾,教材安排的课文,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线,学生在课堂上跟着录音读课文,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在一次次地朗读中揣摩感情,对课文内容及要表达的情感有所了解。课下布置读书的作业,因为有课堂的基础,便力求读得更好。配合预习单的初步预习以及自己试着做配套的学习提高,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查阅资料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其次,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单元学习的流程,学生心里已经清晰。很大程度上不再依赖老师,大部分学生会提前预习下一单元课文,首先做到读通读顺读正确课文,自主认字,查手边的工具书进行理解书中某些自己的疑惑。同时,结合自己的描红作业本,认真描写生字,进行基础的训练。一部分学生会走在前面,提前练习提高上的题,其中不少结合课文阅读的题或者短文阅读,也很有兴趣自己去阅读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增强,不是坐等老师的讲解,而是去主动思考,或是动手查阅,互相讨论,节奏显得紧凑起来。
再者,锻炼了学生自由安排时间的能力。单元学习把很多原本觉得琐碎的东西变得系统起来,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巩固旧知,可以预习新知,也可以阅读自己的课外书,并且一部分学生的默读、速度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平日里速度较慢的学生,多是注意力不集中,或是磨蹭,不会利用课外时间,作业拖拉,学习无效率。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也不觉抓紧课余时间,逐渐学会自主学习。
同事提出异议,一次学习那么多课,学生才三年级,基础知识很重要,生字什么时候记?经典的课文怎么去消化吸收?配套的练习题一课都要处理一节,何况一个单元?.......
在单元学习中,生字词的记忆的确是一项基本内容,除了课堂上的引领指导外,注重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找规律或按字理记忆,不注重机械性的多遍抄写,每天晚上以听写生字为主,多些记忆的时间,少些机械抄写的时间。关于课时的安排,也是机动的,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说理性的课文一课时可以安排三课左右,以拓展相关阅读为主。而一些经典的或含有写作方法指点的课文,一课时两课时安排一课也是未尝不可的,比如第一单元的《燕子》、《荷花》、《珍珠泉》,以致选学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都是如此,每篇课文几乎都是学生状物、景物描写的典范,甚至每段话都是需要熟记在心的,因此便会潜下心来体会,多遍的朗读,当堂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做些同步的小练笔。
特级教师韩军主张学语文应该“举三反一”。他认为学语言以积累为本,读书为本,数量在先,大量读书识文,才能由量变到质变。学理科可“举一反三”,通过一个例子学会解大量同类习题,老师“举一”于前,学生“反三”在后;学语文,则是“举三反一”,学生自我积累、大量积淀,才会读写反刍点滴,“举三”于前,“反一”在后。我想其重点在于以课本为引子,把学生放逐到辽阔无边的课外阅读中去,语文素养或者会水涨船高起来。
不论哪种教学方式,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教,而是以教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拥有学习的能力,同时对学习充满热情,以达到学无止境的状态。尝试仅仅两周,其中也有很多不足,也会慢慢梳理成文,教无定法,若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知识,拥有学习能力,同时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课外阅读,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