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光明不要钱,赶快去找彭立珊”。20xx年底,在湘潭市的一条普通街道,当地居民几乎天天都能听到这样的广播。作为家乡人,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位叫彭立珊的乡亲就是如今的大富豪、大慈善家余彭年。广播日复一日地响着,声音有些单调,但是这单调的声音却改变了一个少年和他家庭的命运。
这个少年叫刘洋,今年17岁,是当地一家盲人按摩院的按摩师。从一生下来,刘洋的世界就是一片朦胧,因为先天性白内障导致他的视力几乎为零。小学四年级那年,病情加剧,刘洋不得不放下自己心爱的课本辍学回家。
和刘洋一样,他两岁的弟弟刘鹏思也是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到现在小鹏思都不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刘洋的妈妈非常内疚,在她看来这都是自己的错,她自小患上白内障和青光眼,现在右眼已经完全看不见东西了。更让刘洋妈妈感到无奈的是,一个白内障手术的费用高达4000元,对于一个靠种地勉强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20xx年12月,就在刘洋听到广播的几天后,他被接到长沙湘雅二院进行了白内障手术。在得知刘洋的家人也是白内障患者后,余彭年又专门让人找到他的家人,希望帮助他们一家都从模糊的世界走出来。
以上是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介绍“彭年光明行动”时的一段动情描述。截止到目前,“彭年光明行动”已经让湖南、青海、甘肃、西藏、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近10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就在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因为“彭年光明行动”而记住余彭年的时候。城市的人们也因为慈善排行榜而渐次知道了这位84岁的慈善富豪。20xx年,无论是胡润榜还是“官方”的“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余彭年都名列第二;今年,由于统计方法不同,在“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上,余彭年以1。086亿元排第二位,而在胡润榜上则以20个亿遥遥领先。
其实,无论排第一还是排第二都不重要,重要和难得的是余彭年先生的慈善意识。
大张旗鼓做慈善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牢固的意识和成熟的机制。然而我国由于社会福利国家全包的体制刚刚打破,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慈善机制尚未形成,慈善还没有成为一种全民的共识。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最大受益者的先富裕起来的人群,不少人缺乏对社会的反哺意识。而那些做了慈善捐赠的人,或性格使然或惧于露富,大多都很低调。在这种背景下,余彭年先生有意识地、大张旗鼓地做慈善难能可贵。
余彭年最大的产业是深圳彭年酒店。这家五星级酒店57层,有518间客房。当年为了建成这家酒店,他收缩了自己在香港、台湾和海外的其他投资,亲自擘画,连客房都自己动手设计。然而,在20xx年6月28日酒店的开业庆典上,余彭年却明确对外宣布:将这座浸透自己心血的酒店的全部纯利润永久地捐献给慈善事业。他比喻说酒店是一只母鸡,他要把它下的所有的蛋都拿来做好事。
为了让这只母鸡多下蛋,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亲自打理酒店业务。他是酒店的董事长、总经理和九个部门的经理,每天从早上七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在他的领导下,彭年酒店每年的利润是一个多亿。美国希尔顿酒店亚太区副总裁西蒙·鲍尔认为,酒店在没有总经理或管理公司管理的情况下,由八十多岁的董事长亲自经营而达到这样一流的水准,实在是“一个奇迹”。
现在他把“鸡”也放在了余彭年慈善基金会名下,留本,将利用于“彭年光明行动”。彭年酒店目前的市值近20亿,这就是胡润榜单上20亿捐献款的主要来源。而据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公布的数据,余彭年的个人总资产是30亿元。
20xx年6月1日,余彭年以个人名义书面请求深圳市人大立法保护他的捐献意愿和捐献产业。随后,余彭年又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签署了一份慈善托管与监督合同,按照这份合同,银行将安全保管余彭年的慈善资产并监督慈善资产的使用。为了保证自己百年之后,财产仍然能用于慈善事业,余彭年正在拟定很详细的遗嘱,目前遗嘱框架已经完成并经过公证。
他不怕做出头的橡子,在别人最多捐一亿两亿的时候一下捐出20个亿,个人总资产的2/3。他不怕露富,在多数富人对个人资产讳莫如深的时候,公然宣称自己有30亿的身家。当不少人还因捐赠机制不健全而在慈善之路上踌躇时,他已经开始尝试从法律上保证他的捐献能真正地永远地用在慈善方面。他是有意识地大张旗鼓地做慈善,他认为总得有人带个头。他对记者说:我不是要拿这个第一,我是要把这个事情扩大影响,吸引海外同胞都来参与做好事,这是积极有效的办法。现在国内有钱的人也多得很,我要吸引他们都来做慈善,都来参与,最好是比我做得更好,更有效果。
亲力亲为
20xx年6月1日,余彭年与希尔顿酒店管理公司签署协议,以一年1500万元的价格将彭年酒店交予希尔顿酒店管理公司管理。与大多数国有企业或国内民营企业不同,港资背景的公司在大陆进行慈善捐赠时,更注重捐款的后期监管,即使如此,像余彭年这样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的富豪也还是极为罕见。他说:“我给它(指希尔顿酒店)托管,每年要花一千多万的管理费,但我有时间来做好事:假如它不来管理,我没有时间做好事。”
余彭年对许多采访他的记者都提到这样一件事:1988年他向湖南有关单位捐赠了10辆三菱救护车,两年后他得知,救护车里面的设施被改造,本应用于急救病人的车成了有关部门的公务车。盛怒之下,余彭年将捐赠车全部收回,转赠给了自己的家乡。没想到家乡人也辜负了他的心,转赠的救护车再次被挪作他用。
“做善事的钱,要真正交到老百姓手里我才放心。”余彭年说,他不希望自己拿出的一百元钱只有二三十元能送到百姓手里。剩下的都流到其他地方了。所以,当他最大的慈善项目——“彭年光明行动”于20xx年底启动后,他便将酒店托管,成为一名专职慈善家。
若干年前,余彭年患上了白内障,报纸上的宇在他的眼前一点一点地变模糊,到后来连人走到跟前都看不清了。由此他知道了“失去光明是非常难过的,眼睛比任何一个器官都重要。”于是他“病吾病以及人之病”,启动了“彭年光明行动”。
他为“彭年光明行动”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他说:我不锦上添花,我要雪中送炭。有钱人我不医,没钱人全免费。彭年光明行动的救治对象是青海、西藏、甘肃、宁夏等9个省、自治区贫困人口中的白内障患者,为他们提供检查和手术期间的往返交通费用,住院期间吃住费用,手术前的检查费用,眼科手术费用,治疗期间的药品费用以及手术的医疗保险费用。他还向美国订购了价值近400万元的眼科流动手术车15辆,组成“彭年(慈善)眼科流动医院”,由北京同仁医院和深圳市眼科医院组成的彭年光明医疗队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
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几乎参加了彭年光明医疗队的每一次行动。每到一地他亲自与当地的有关部门联系,遇到具体问题直接解决。他说:“我要亲自看到病人动手术直至康复的全过程,我要亲眼看到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彭年光明行动”原计划用5年时间救治20万人,但刚刚过去两年就已经有近10万人得到了救治。可是余彭年对这样的成果仍不满意。当记者说,你捐了20个亿,数目很大了时,他竟然激动地说:“国内白内障患者有多少你知道吗?全国十几亿人,有几百万例,很多都集中在贫困地区,而且现在每年新增长的病人是40万例左右。但我能做多少白内障手术呢?到现在做了还不到10万例。我说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我的20亿,对全国的白内障患者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那种慈悲的胸怀和急切的心情让人感动。
传奇人生
余彭年1922年生于湖南省涟源县。他的父亲名叫彭麟阁,母亲姓肖,都是涟源人。父亲一直在家乡经商,历经磨难。在军阀混战时期,身遭枪击。险些丧生。又遇洪水。房屋财产全被冲跑。水灾过后,幸得父老乡亲的帮助。才得以重建家园。由此父母常告诫余彭年,对乡亲们苟富贵,毋相忘。果然,余彭年发达后首先给家乡捐款建水坝,购买医疗设备。他还在春节带领儿孙回乡看望乡亲,给乡亲发红包,他说:一百多万元,发到手软。
余彭年大学尚未毕业便在长沙等地做小生意,什么生意都做,但似乎都不顺利o1981年余彭年曾手书条幅回忆这段时间的窘况:“商场如战场,由北到南,败当阳,走夏口,失新雅,走樊城,无容身之地。”
1949年余彭年辗转来到上海。拉过黄包车,摆过地摊。不过应该也有风光的时候,因为从一张摄于1953年的照片看。此时的余彭年西装革履,风度翩翩。
1954年。余彭年因为被人诬告有海外关系而被捕,罪名为“逃亡地主”。服刑期间,余彭年因为“表现好”和“有文化”被安排拆阅犯人的外来书信,并加以归类分发。这个工作所看到的人情冷暖,让余彭年悟透了人性。
1958年,在朋友的帮助下,36岁的余彭年抛妻别子,经澳门偷渡至香港。他将自己的名字由彭立珊改为余彭年。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清洁工。据他后来的片断回忆看,在香港的最初日子应该是相当艰难的。他说:“湖南人不懂广东话,又没有背景、没有亲戚,找一个工作不容易。”“现在的打工者比我们那时候好得多。他们有空调,到我的酒店打工很舒服,吃的穿的都好。我们那个时候,一个面包一杯开水就是一餐了。”
对于余彭年是如何发家的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最为盛行的是说:1973年李小龙在香港猝然离世,留下了一幢1000平方米的豪宅。因为据传李小龙的死是因为和自己的居住地——九龙塘相冲,此宅便成为凶宅,无人问津,余彭年得以100万的低价购得。此后,香港房价逐年上涨,这所房子竟升值到7000万,余彭年因此成为巨富。
成为巨富的余彭年仍然提倡节俭。他每天在职工食堂吃饭,一日三餐吃的多是简单的素菜和汤。食堂的墙上有他的亲笔字:反对浪费、宁可多盛一次。他衣服的后腰处缝着松紧带,他说这样无论胖瘦都能穿。
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都在他的手下做着一般职员。除去捐献的20亿,他的其他财产他也已经明确表示用于慈善事业,一点没有为儿孙留下。他常说:儿子弱于我,留钱做什么?儿子强于我,留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