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优秀作文 >  专题作文 >  读后感大全 >

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

【第1篇】

暑期,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好书——《儒林外史》,这本书与我以前读过的小说不同,其他的小说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一般全书只有一个大故事为框架,而《儒林外史》不同,它全文由许多个小故事组成,而中心则是为了揭露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

我在细细体会这本书后,发现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两个故事,一个是王冕弃官,另一个是范进中举。

王冕自幼出身贫寒,儿时替人放牛,仅凭他自学成才。但他画画却画的十分灵动,然后渐渐有了名气。他的脾性安然被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成为了博学多能的儒生。但没有想到的是屡次应试不第,于是将举业文章再不上心。后有人邀请他做官,却被推辞。不过他一生同情人民、谴责权贵、轻视功名。与《儒林外史》后文的不少人形成鲜明对比。

而另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虽然这是大家初中就学过的的故事。但再次读时仍给人留下无限感慨。范进中举前家里穷得没有米下锅,抱着一只老母鸡去集市上卖。当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时,竟然喜极而狂,变成了疯子,最后岳父胡屠夫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复了清醒。

这时候,当地的乡绅等有头脸的人物都对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财产的,范进的生活就立刻发生了变化。而其中范进岳父胡屠户的转变,更让人看到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在当时对平民百姓的影响之大,毒害之深。

王冕和范进对科举的不同态度相对比,无不写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性。就像《儒林外史》开头说的所说的一样: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情绪,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儒林外史》中涵盖了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等,作者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有人评价说道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讽刺当时的八股分子和官僚及封建社会,添加了一些正反面人物进行对比。正面人物的划分线主要在于保持着应有的道德品格,而反面人物则是那些整天凭着官位欺压百姓,并且不学无术的官僚以及那些只知钻研儒学、推行正道其实却把道德品质封存的儒士。然后作者敏锐地捕捉人物瞬间行为,把对百年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和他们瞬间的行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讽刺具有文化容量和社会意义。

好书使人明理,作为当今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为国家有着公平的高考制度而自豪。

【第2篇】

儒士与科渊

——迨《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语)

鲁迅指出时弊,机锋尤在士林,已经指出儒士所在社会弊端迂在科举。《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一位具有思想家气质的小说家,困于科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加,吴敬梓对科举考试的态度逐渐由追求到失望,最后发展到冷淡憎恶。他虽流下儒士的眼泪但也从科场的深渊中跳脱出来。

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阐释世界,指导人生的担子几乎责无旁贷地落在读书人的身上。古埃及的祭司阶层,印度的婆罗门,中国古代的儒士,都以解说历史,提供社会生活模式为天职,但也显示出早期读书人的独立性与豪迈感。《儒林外史》所集中展示的是礼教的败坏与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遭遇基本都与儒学与科场有关。

科举制度强有力地削弱了知识阶层的独立性,这种制度将确认读书人的价值标准空前地简单化,程式化了。科名并不能作为衡量学识标尺,所以书中的迟衡山由此无不愤激地提岀: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把学问与功名放在了没有内在联系的位置上。自然,科举制度也不能牢笼所有的读书人,蘧景玉说:"人生贤不肖,到也不在科名。"这样的见解便摆脱科名的羁绊与科场的深渊。

在《儒林外史》中不追求科名的读书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儒士中的佼佼者,他们继承了士人足以引为自豪的任道传统。中国的知识分子是顶追求"仕进"的。《儒林外史》对隐逸的偏爱也正基于对道的执著。书中的王冕母亲曾说,"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嘱咐王冕"不要出去做官"王冕哭着答应了。在吴敬梓看来,官场是势利所在那里处处有风波,人生之舟随时可能倾覆,一个以道自任的儒士,万不轻易地涉及官场。退出势利场,不受功名富贵的牢笼。这部分读书人对于自身的地位、性质和作用有着相当清醒的意识。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也做出贡献,可见他们的性情恬退以"忧天下"为前提,并非一种机智的文人情趣,并非起然于社会生活之外的自我陶醉。可见这些儒士虽然摆脱科举的深渊却依旧生活在礼教的牢笼中。

第二类人就更可笑了,他们以退为进,以隐邀名,近乎诡道,他们能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表明人未能尽其才在科举制度下并非偶然现象,正是钻了科举制度衡量人物不完全可靠的空。

惜哉,虽此二者不论功名,尚各位"儒士"争名夺利,落入科渊,哀哉。

【第3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

我本是出于好奇,才翻开了这本厚厚的书——《儒林外史》。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嗅到一股诱人的书香味,不知道是书的年代太久,还是故事本身就有着非凡的价值……

书看了一半,我已是心潮澎湃。我不明白,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竟使得吴敬梓——一个出生“科第仕官多显者”的家庭的子弟,去如此愤然地抨击与讽刺。这本书就像一份无言的控诉,一下接着一下,震人心魄啊!

再慢慢往后看,我有些懂了。旧社会缔造了一群可耻甚至可鄙的儒生,他们满口“之乎者也”,又无真才实学,醉心功名,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们期待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名扬天下,光宗耀祖,那一切的功名利禄就会唾手可得。由于这种极端的野蛮的疯狂的追求,导致了官场的黑暗龌龊,许多读书人的心灵被扭曲,甚至变态。这不得不令人可悲可叹。在读第三回的《范进中举》时,文中对于范进岳父——胡屠夫的描写是惟妙惟肖,在范进中举前后,胡屠夫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范进因没有盘缠,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这些市侩之徒见风使舵、势利小人之形可见一斑。

可是若论错,归根究底却不在他们身上,他们的苦苦追求本身没有错,是黑暗的社会,是封建科举制度给了他们“信念”、“理想”,让他们到死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腐朽、虚伪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开创了八股文科举,这可让多少有志之士宁可“处江湖之远”亦不愿“居庙堂之高”。对于人才的摧残,确实令人扼腕叹息啊!

《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明朝的科举、官场,但是它对于当今社会仍有其价值。社会在前进,但仍有不少人信奉“拜金主义”,物欲横流,一生都在追求名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历史就是明镜,而古典小说则是历史的缩影。读了这本书,我不仅为其写实的风格以及精妙的人物刻画所折服,从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深深影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