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这本书记叙了在荷兰被德国纳粹占领的两年中,13岁的犹太少女安妮一家躲进狭小的密室中,他们犹如坐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脚下是滚烫的岩浆,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愤怒、恐惧、绝望、悲伤、甚至濒临崩溃,就是在这样一个极端与特殊的环境下,安妮从没有绝望!坚持学习写日记,记录了周围环境、人与事对自己的考验、磨砺和成长的经历。她盼望世界和平,自己能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她用她的坚强快乐去鼓舞身边那些绝望到极点的大人们,使他们重燃信心和勇气。
从这本日记中,我们看到一个纯洁、率真又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们对她孩子气的顽皮、倔强、焦躁、苦恼感到理解和同情;我们更为这样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怀抱理想的顽强性格感到钦佩。她在日记中记载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铁证。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世界正在变成荒漠的可怕现实,感到无比痛苦的同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败,反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用汲取知识、精神上的充实,弥补物质的匮乏,追求心灵世界的最大自由。这些文字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给人以鼓舞吗?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个天然的电影剧本,它承载了人类所有的美好词汇——乐观、信念、感恩、勇气和爱。
安妮,你让我们知道,温暖,美好,信任,尊严,坚强;你让我们知道,颓废,空虚,迷茫,不过是糟践自己;你让我们怀念,你让我们振作;你让我们知道,要好好去爱,好好生活细细地品读完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这个女孩,这个与我同龄的女孩,着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犹太少女安妮13岁时,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追杀而住进狭小的密室,他没有自由,她恐惧,她痛苦,如花的生命随时会因一次大意而丧失,她的生活没有保障,就连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而这样的生活她足足呆了两年之多……
真的很难想象,当人们因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感到痛苦时,安妮却仍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将这一切化为了为自己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文中有一段曾写道“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作是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情事,并且将每段艰辛的事情当作我日记的材料。”安妮虽然恐惧,但她不放弃,而是把逆境化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可见她的精神家园是丰硕的,富有的。
再看看我们自己,从小就在糖水中泡大的我们就好似一个美丽的泡泡,尽管耀眼夺目,但却经不得一点风吹草动,随时可能破碎。因此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但相对于经历战争痛苦的安妮,我们所谓的“逆境”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
安妮,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磨难都勇于为自己理想而努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所以,如果你遇到了困难,请千万不要在逆境中沉沦,我们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奋起抗争,以乐观的心态直面逆境,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拼搏,并在逆境中锤炼自己,把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实!因为,安妮一个不曾绝望的女孩;一个永远乐观永远快乐的女孩;一个面对逆境却不愿低头的女孩正激励着我们冲出逆境!也许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而怨天尤人,安妮的故事会给我们启迪和激励。她那种历经磨难而乐观向上的态度,身处绝境却不放弃希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安妮,记录下她生活的一点一滴,听起来像梦魇,但却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最真挚的情感。这本书,或许该说这本日记,是陪伴着安妮成长的一件不会消逝的物品,亦是一本让读者在看了后,会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日记。
【第2篇】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臧克家的诗句,也是我读完《安妮日记》的第一反应。安妮在密室中的两年日记让人看到了完整的安妮的形象——活泼,开朗,乐观,积极,聪明,好强,她的小心思,她的青春期困惑,她的理想,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跃然纸上,毫无保留,以此改编成剧本也是很容易塑造人物形象的。她死了,但她一直活在我们心中。这就是记日记的好处,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古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始终觉得“立言”应放首位,胜过另两者。普通人很难立大功立大德而被世人记住,从而永垂不朽,但普通人可以立言,哪怕是一句诗,一句话,一篇文,却能流传万世。安妮是个普普通通的一个犹太女孩,但因为她的日记,她的名字被世人铭记,她的形象被后人缅怀;卡夫卡,一个普普通通的保险推销员,却因为他的小说不小心被朋友保存下来,从而卡夫卡这个名字绽放出无限光芒;杜甫,官职低微,四处漂泊,寄人篱下,但因为那些伟大的诗,成就了他的伟大,诗圣美名流芳百世。当然,很多人是以功德留名,但想想如若安妮没能留下日记,她那15年短短生命就如其他遇害的六百万犹太人一样似蝼蚁似草芥,再生动再挣扎的生命也只是人们眼中的一个数字,一个600万分之一的分数。而因为她的日记,我们可以追随着她的文字与她感同受身,脑补着与她一起经历那些日日夜夜,为她惋惜,为她祈祷。安妮很不幸,在解放前2个月被抓紧集中营,最终遇害,但她也很幸运,她的日记没被销毁;之前读过另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则比安妮幸运很多,在集中营幸存下来迎来了战争的胜利,才有了后面这本书,记录集中营里犹太人的心理状况。
我也记日记,记了近22年,但多为流水账,比起安妮那细致的场景描写,记录下内心的各种起伏,记录身边人的言行特点,记录自己对战局的思考,这才是她的日记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所在。我也得改改我的日记风格。尽管那些大师的日记也多为流水账类型,如吴宓日记,顾颉刚日记等等,但安妮这个小话痨的日记最吸引人,最可爱,展现了最真实的她。
我一直有个思考,人活一世,若想不朽,唯有留下两样东西——生物信息和非生物信息。生物信息就是DNA,传统的方法就是生孩子,生一个孩子就留下了1/2的DNA,生的多,留下的就更多更全面,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其道理,但自从发现了DNA并有了克隆技术后,留下自己的生物信息不必非得生孩子这般麻烦,留下肉体即可,所以死后“入土为安”也是有道理的,而火葬就彻底消灭了你的生物信息,所以死前最好留下一撮头发,或脚底一块死皮。所谓的“非生物信息”就是你的后天的一切行为,言论,思想,我们的影像,我们的文字,我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各种痕迹,各种偏好。留的信息越多,越能还原真实的我们,留的越多,越能提高自己不朽的可能性。英剧《黑镜》第二季的《马上回来》那集和第三季的《San Junipero》那集提醒了我们,要永生,就要在生前留下更多的痕迹,更多的言行,最好是完整的脑部意识,新出炉的第四季的第一集《卡里斯特号》提醒我们除此以外,留下DNA更能再造真实完整的自己。我也想永生,我也想不朽,那就从保存好自己的一缕头发和认真记日记认真写博客开始吧。
【第3篇】
前几天我看了德国籍犹太少女——安妮 弗兰克留给世人的唯一一部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安妮那可爱活泼的形象和她在密室里的生活和情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讲述一个住在荷兰的少女安妮在13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一本笔记本,这是所有礼物中最让她高兴的。于是,她开始在这上面写日记,记录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轻松。然而,安妮来自一个犹太家庭,因为他们的国籍,使他们受到了很多的限制,生活很不方便,后来因为德国人无情地迫害,他们一家就躲到了密室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几天后,另一家人也躲到了这里——凡 达恩夫妇和他们不满16岁的儿子彼得,再后来又来了一名叫杜塞尔的牙医。从此,密室中的八个人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被德国人发现。在密室的两年零两个月里,安妮和她的姐姐玛格特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同时安妮在她的日记本上倾诉着一切不幸、烦恼、希望和梦想。在秋天来临之际,密室里的所有人都去了集中营,安妮在她16岁生日的前三个月,被折磨死在集中营里……
看完这本书,我必须承认安妮这个小姑娘有很乐观的心态。因为真的很难想象,当时他们生活在密室里,性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安妮依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反而她对战争结束还有很大的希望。她把这种乐观的态度转化为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的力量。再回头看看我们,我们就像是一个个飘在空中的泡泡,虽然很美丽夺目,但是却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我们一旦受到挫折就会轻言放弃,但安妮经历的是战争的苦难,可她并没有轻言放弃,对生活还是充满希望。我们所谓的挫折、困难,在安妮经历的那些面前,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
安妮和我们年龄差不多大小,安妮可以有如此大的勇气面对困难,我们同样也可以。因此,我们以后不管在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勇气和毅力,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可以轻易言败,一定要勇往直前。同时我们也不可以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与逆境搏斗,并在逆境中不断地磨练自己。
我们要向安妮学习,学习她的乐观,学习她的勇敢,学习她一切美好的品质!
【第4篇】
前几天我看了德国籍犹太少女——安妮 弗兰克留给世人的唯一一部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安妮那可爱活泼的形象和她在密室里的生活和情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讲述一个住在荷兰的少女安妮在13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一本笔记本,这是所有礼物中最让她高兴的。于是,她开始在这上面写日记,记录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轻松。然而,安妮来自一个犹太家庭,因为他们的国籍,使他们受到了很多的限制,生活很不方便,后来因为德国人无情地迫害,他们一家就躲到了密室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几天后,另一家人也躲到了这里——凡 达恩夫妇和他们不满16岁的儿子彼得,再后来又来了一名叫杜塞尔的牙医。从此,密室中的八个人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被德国人发现。在密室的两年零两个月里,安妮和她的姐姐玛格特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同时安妮在她的日记本上倾诉着一切不幸、烦恼、希望和梦想。在秋天来临之际,密室里的所有人都去了集中营,安妮在她16岁生日的前三个月,被折磨死在集中营里……
看完这本书,我必须承认安妮这个小姑娘有很乐观的心态。因为真的很难想象,当时他们生活在密室里,性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安妮依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反而她对战争结束还有很大的希望。她把这种乐观的态度转化为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的力量。再回头看看我们,我们就像是一个个飘在空中的泡泡,虽然很美丽夺目,但是却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我们一旦受到挫折就会轻言放弃,但安妮经历的是战争的苦难,可她并没有轻言放弃,对生活还是充满希望。我们所谓的挫折、困难,在安妮经历的那些面前,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
安妮和我们年龄差不多大小,安妮可以有如此大的勇气面对困难,我们同样也可以。因此,我们以后不管在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勇气和毅力,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可以轻易言败,一定要勇往直前。同时我们也不可以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与逆境搏斗,并在逆境中不断地磨练自己。
我们要向安妮学习,学习她的乐观,学习她的勇敢,学习她一切美好的品质!
【第5篇】
德国小女孩安妮.弗兰克以日记的形式无比个性地存在于那个时代和以后,实现了她生前说过的“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继续活着”。
安妮这个小女孩以其稚嫩和早熟的笔触写成的《安妮日记》,其影响力是她所无法估量的。
《安妮日记》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前总统罗斯福夫人在美国发行版的序言中曾写到:“在我阅读过的书籍中,这是其中对战争影响的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 希拉里.克林顿也提到,安妮日记“唤醒我们不再做出愚蠢的歧视行为。”美国时代杂志也曾将安妮.弗兰克评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100名人物”之一。
透过安妮.弗兰克的日记,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坚忍、聪慧、敏感而早慧的女孩。即使在那样恐惧、饥饿、暗无天日的非人生活中,她依然熠熠闪光。她善于反思,敢于探寻爱情,对美好的明天满怀向往。安妮.弗兰克早已变成了犹太人民族浩劫的神圣象征。
然而,《安妮.弗兰克》带给我的强大震撼和影响却不是这些,而是犹太民族对书籍的钟爱。
透过《安妮.弗兰克》,我更加确信犹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藏匿于暗无天日的“后屋”中的八个犹太人成为整个犹太民族的缩影。尽管她们每天与恐惧、饥饿、争吵为伍,但热爱书籍,每天读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任何的危险都抵不过她们的学习精神。哪怕下一刻就是逮捕和死亡,她们依然传阅着书籍,学习着各种知识和技能。为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时间和写作空间,她们不惜争吵。不管物质多么匮乏,她们的精神一直富有。
透过《安妮.弗兰克》,我也看到了犹太人民族的团结和善良。她们为了每一个今天和明天活着,经历并祝贺每一人的生日和节日。尽管拥挤的八个人会各看不过眼,但他们依然把最好的祝福和礼物送给彼此。她们活在每一个恐惧与希望中。
安妮.弗兰克是炽热而大胆的。她敢于坚定地做自我,勇敢、乐观。她大胆向彼得靠近,并体验和反思爱情。
令人惋惜的是,《安妮.弗兰克》中着力描述的后屋中的八个人,除了安妮的父亲,都在即将解放的前夜死去---尽管带着希望。
安妮.弗兰克以自己独特的存在,沉痛地告诉我们“战争对人类的戕害”,它告诫后人时刻珍惜并捍卫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其实,正如安妮.弗兰克所预言的那样“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继续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