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优秀作文 >  专题作文 >  读后感大全 >

《教育新理念》的读后感2000字

现在,教育似乎是人人都看得见,人人都懂得的社会现象,对教育,可以说人人都有发言权。但是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要怎样才能获得成果?并不是人人都能说出个所以然的。

教育是一门科学,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的目的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既要教育以培养人为己任,那就该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本,一切为人服务。教育学实际上涉及的面很广,也很宽泛,当我们在研究教育是什么的时候,亦可以联系上社会学、哲学的范畴。对于我本人而言,更倾向于教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的科学”,教育作为“育人的活动”,两者建立成教育人类学。而此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研究的范围也很广,有关它的定义至今仍无定论。美国学者认为,教育人类学是一门应用人类学知识来研究教育的科学。而哲学教育人类学认为是一门应用从人类学角度来探讨教育与人的完整性的关系的科学。罗特在其名著《教育人类学》中下的定义是“教育人类学是探讨由人的本质到人的心灵和精神改变的一门学问。”无论如何定义,它真正体现了教育中人的本质和发展以及人的本质和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全面的,教育的使命是艰巨的、光荣的。谁能把握住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处于主动地位。教育如何才能确定自己的定向。并使自己具有活力以吸引并使教育效果、过程和目标的价值?如何指导年轻人对待不断的信息爆炸,对待我们周围环境的严重恶化?如何帮助他们学习国际合作、有效的文化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意义?除了要掌握知识和思维过程以外,教育怎样才能促进人道主义、有效的学习以及发展平衡的个性,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热爱和在增强他们自己的文化特征意识的同时,使他们加深对不同文化、信仰、价值观的理解和赞赏?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教育究竟应该干什么?

1、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1972年的富尔报告《学会生存》正式确定了原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处处长保罗于60年代中期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在经济方面,国际贸易、投资、技术转让的总量急剧增长,国际竞争加剧经济和贸易竞争地区化、集团化不断增强。而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少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如此极不平衡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挑战,挑战已远远超过了个人、地方和一个国家,是全球面临的挑战。生态环境方面,如大气变化,酸雨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必须依靠全球力量共同解决。于是倡导“全球合作精神”,即生态推力。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负有培养未来一代又一代新人具有面向这些挑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的使命。要教育青年一代关心这些全球性问题,培养他们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也“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

2、第三张通行证——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柯林等人提出“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人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使之付诸实施的能力;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总是依赖他人。”

“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都蓄养这种素质和能力,这种能力是“可学而不可教的技能,只能在做中学”。学校的教育可为此打基础,是年轻一代学会学习。

3、人权教育

被剥削、被遗弃、被折磨......每年国际大赦组织的报告向我们描述了男人、女人,甚至孩子们在精神上以及肉体上受到这种痛苦。他们遭受到非人道的对待,乃至常常被处死。

尽管国际大赦组织在揭露,国际的良知在抗争,暴虐仍然存在。于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如《世界人权宣言〉等。但却达不到更好的效果。教育的缺少也是重要原因致意。例如我们是否可以建立一所国际人权学院,承担全世界教育者的培训,收集一切必要的文件,提供适应各种文化习俗的教育辅助手段。使懂得尊重、爱护。毕竟人权不是呼吁而来的,而是真正体现的。重视人权教育显然是必要的。

4、发展个性

自有教育以来,人们世世代代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亦即发展的个性。个性的基本涵意是:个性是声而具有和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性的稳定特点的综合,次是就广义而言的。如果就狭义来说,则个性仅指稳定的心理特点而言的。即个性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而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需要。它是人的意识对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求性和占有性的倾向,由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次构成。二是兴趣。它是人的意识对一定的客体的内在趋向性与内在先则性的表现;从其发展看,可划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三是只了,它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是认识活动的“积淀物”。四是能力。它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先天因素在其表现和形成中占主要地位。最后是性格。它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核心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由现实态度、心理特征和活动方式三个层次构成。如此看来,发展个性特征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除了以上4点以外,教育还应时跟时代的步伐,加入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内容,如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等。教育以人为本,应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传统的教育局限与学校教育,而今的的教育应是社会化的,应大力提倡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的民主化和现代化,讲究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作用。如此,新世纪的世界必定是属于我们的,属于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