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优秀作文 >  专题作文 >  读后感大全 >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本周看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今天又把电影版的小说也看了一遍,选择这部小说,还是因为它是财经主持人芮成钢在一档节目中提及的,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小说。今天看完后,果真不假。

这部原著小说被选入美国高中语文教材。所以在美国,但凡受过中学教育的人,没有不熟悉这个故事的。作者菲茨杰拉德(简称菲氏)创造了尼克.卡拉韦这一角色,他既是叙事者,又是故事中的人物。有了这样一个“身兼二职”的人物,也使作品具大的客观性,效果更集中。

1922年春天,尼克离开中西部来到东部,偶然住在了富豪盖茨比的隔壁。他发现盖茨比的巨型豪宅中日夜欢歌纵饮,而他本人却心事满腹,总隔水凝望对岸住所夜里闪耀的绿光。因为那里住着他初恋的爱人黛西。盖茨比走过漫长的道路才站在这豪宅的草坪上,他第一次认出黛西家的绿光时,觉得自己的梦似乎近在咫尺,几乎不可能抓不到。他没想到,其实那个梦早已离他远去,把他抛在后面,抛在这个城市后面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中……

在故事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尼克只记事,而不作评论,他对盖茨比本人及其生活态度一直抱着矛盾的心态,既吸引又反感。但是在故事结束时,他又站到了盖茨比这一边。他赞美他,认为汤姆等等一伙人都比不上他。盖茨比所迷恋的黛西根本无力担任起和盖茨比一样的梦想,她不过是一个以享乐为人生最高目标的资产阶级小姐,没有思想,没有情操,浅薄虚假,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她绝不可能为实现盖茨比的梦想去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

盖茨比本人也是咎由自取,也许他并不是什么上帝之子,有的只是某种了不起的品质,即为自己误导的梦想顽强拼搏的意志。他和黛西的丈夫汤姆.布坎南都拥有财富,两人的不同之处是他至少用他的财富去追求一种“美”,并竭尽全力得到它,然而并没有赢得它。最后,乔治.威尔逊,也就是汤姆情妇的丈夫在黛西夫妇的合谋和挑唆下杀死了盖茨比。多么可悲啊!盖茨比一心向往的未来已经不复存在,他那个在农业社会培育的梦想--美国梦-已经烟销去散。

虽然这部小说的结局带有怀旧伤感的情调,但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菲氏所在的美国当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完成,原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准则都必须改变。不管他的梦想如何高尚,带有“美国梦”的特色,但它是荒诞的,城市中无美可言,而出自盖茨比的柏拉图式自我观念中的美也是不可企及的。

以前,我对美国梦都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直到看到《了不起的盖茨比》葬礼上,盖茨比的父亲小心保管的那张少年盖茨比认真执行的日程表,我突然领悟到,所谓美国梦,就是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过得更好。自诩为上帝之子的盖茨比,坚信自己命里有非凡的安排。他是愚者中的愚者,也是勇士中的勇士。他是真正以梦为马一路披荆斩棘的人,他当然了不起。

引用少年盖茨比的作息表

上午6:00  起床

6:15-6:30哑铃锻炼和爬墙

7:15-8:15 学习电学等科目

8:30-4:30pm 工作

4:30pm-5:00pm 棒球和其他运动

5:00pm-6:00pm 练习仪态

7:00pm-9:00pm 研究需要的发明

其实我个人认为,盖茨比的思想很适合当今社会,给自己制定时间作息表,这是为了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可能在当时那个年代并不适用。

刚刚也看完了改编的电影,对比后你就可以在电影中随处捕捉到渐行渐远最终骨肉分离的差异之处。小说中很多内容包括人的心理特征都没有在电影中体现,所以还是看原著小说更有体会,更能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第2篇】

经一位其实还没有看过的朋友推荐,我在香港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当时就在剧埸摸黑写道:“这的确是一部把人生、爱情、奢华和背叛夸张到极致的好电影。” 可真到了想写观后感时,又不能不承认,当时的盲写,实在是为电影对极度奢华狂欢舞会和对盖茨比爱情表达方式的夸张描写所震撼,并没有来得及细细咀嚼。提起笔来,纸面反复出现的词是:梦、爱情。

有的影评说,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写的是美国梦破灭的故事。我深不以为然。是梦,难保不破灭。这与谁做的梦、在哪做梦、做什么梦没有关系。因为,再美好的梦也有清醒的时候。何况,看过这电影,有谁能不惊叹:盖茨比从美国中部农村一个谁也不想多看一眼的破茅屋里离家出走的穷少年,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经过个人奋斗,经过战争磨炼,变成不用发邀请,全纽约市名人巨贾就会每周争先恐后纷拥上门,参加他家办的舞会的神秘富翁,这个美国梦是何等成功!至于他最终死于愤怒的修车工人枪下时,他的梦并没有结束,只不过已经重点转移到与五年前初恋爱人黛西共享百年之好的憧憬。他是对带着爱人打给他电话的期待跌入游泳池的。盖茨比的梦没有破灭,破灭的只是盖茨比的躯壳!

然而,盖茨比的爱情却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出身卑微的少校盖茨比受邀出席富豪世家联欢会时,与主人纯真少女黛西产生爱情并合体。和大多数爱情悲剧一样,两人因贫富差距太大无法结成夫妻。不同的是,黛西临结婚时收到盖茨比请求她等待并发誓成为富人的信时,是哭着撕掉的。哭,是因为还想着盖茨比,撕则表达与过去的决裂。顺理成章的剧情发展自然是,婚后精神生活不美满:长岛首富的继承人汤姆自私、滥情。就在黛西日益需要金钱以外的安慰时,盖茨比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炫富方式--一座永远闪耀的财富光芒的巨大城堡出现在她们家对岸。夜夜笙歌的目的是为了吸引黛西到来。最后,俩人在中介精心安排的巧遇中重拾旧好。

黛西的心被林中小屋摆满的鲜花、盖氏豪宅内不停飞落的各式高档服饰、充斥名人的聚会狂欢、海上高尔夫等等无度挥霍填满了幸福。俩人策划起重建家庭。于是,剧中人物矛盾冲突就到了高潮:深感威胁的汤姆经过周密调查,接受了的挑战。当信心满满的盖茨比突遭汤姆揭穿西洋镜,并用刻薄语言辱后,勃然大怒, 完全丢弃“牛津风度”,揪过汤姆就要拳脚相加。此时,黛西惊讶的泪脸让他冷静下来。对他来说,出身贫寒和靠不法手段致富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黛西已经承诺与他“私奔”,他坚信过去是可以通过金钱重来的。在这里,电影把盖茨比与卡洛威关于 “You can’t repeat the past”和“Why of course you can”的争论推向现实。盖茨比逼着黛西告诉汤姆她只爱过他,后者则在两位中介的注视下给出了两可的回答。自此,剧情急转直下,以自信乐观盖茨比的凄凉葬礼结束,扔下“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巨大问号让观众去思考。

卡洛威为什么告诉观众,盖茨比是“其他所有人加起来都抵不上的了不起”呢?是他的乐观?他的挥金如土?还是他对爱情的热切追求和自我牺牲?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如果不通过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让人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他怎么能成为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当下中国社会经济成功与奢靡程度之比似乎可以毗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令主流文化羞于启齿的是,类似《了不起的盖茨比》引发社会深思、推动社会追求更高价值取向的警世之作实在是少之又少。主流文化沉缅于十几亿人同做一个发财梦的意淫中,甚而对“美国梦”平等自由创造奇迹的精神真髓嗤之以鼻。这就让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更值得仔细欣赏。

世间存在教人割舍一切的真爱吗?对此,盖茨比是乐观主义者,卡洛威较悲观。这指向人生价值观的争论虽然没有结论,但她正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探索进程。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每一个埸景,每一段对白,每一幅画面都力求用诗一般的美去描写这种探索,让观众的思考不至于太沉重。依我看,导演和他选的里昂纳多等演职员做到了。

其实,我喜欢这部电影还因为有卡洛威这个冷眼旁观的思考者。是他发现了作为人的盖茨比,并为他的悲剧命运而深陷抑郁症。他一开始对心理医生关于把盖茨比的一切写下来的建议有抵触:“写出来也没有人喜欢看”。医生的回答十分睿智:“你可以把它烧了。”那不停闪烁的绿光穿过了窗玻璃上的迷雾,导演的超凡想象力让医生解脱了卡洛威,也解脱了我的困惑。是的,真爱是否存在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对真爱的追求。比起做梦对人的功效,梦的内容的确不值得大书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