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读周国平的《各自的朝圣路》,读他对生命的感悟。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的很多观点就这样慢慢地渗透到我的思想中。读的时候,有很多感触。现在读完了,想记录点什么,却感到无从说起。那么,把书合起再翻开,翻开再合起,留在脑中的是这样一些关键词:精神生活,内心,孤独,哲学,文学,读书,因果性……有的章节读得很慢,有些章节读得很快,有些章节只是一览而过。正如周国平所说,读书要读出愉快,在愉快的阅读中,眼光停在自己喜欢的文字上多一些。
《在黑影中并肩行走》:“如同对于上帝的神秘一样,对于他人灵魂的神秘,我们同样不能像看一本属于自己的书那样去阅读和认识,而只能给予爱和信任。每个人对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以互相理解为人际关系的鹄的,其根源就在于不懂得人的心灵生活的神秘性。”
《人生话题·修改上帝的笔误》:“偶然性是上帝的心血来潮,它可能是灵感喷发,也可能只是一个恶作剧,可能是神来之笔,也可能只是一个笔误。因此,在人生中,偶然性成了一个既诱人又恼人的东西。我们无法预测会有哪一种偶然性落到自己头上,所能做到的仅是——如果得到的是神来之笔,就不要辜负了它;如果得到的是笔误,就精心地修改它,使它看起来像是另一种神来之笔,如同有的画家把偶然落到画布上的污斑修改成整幅画的点睛之笔那样。当然,在实际的生活中,修改上帝的笔误绝非一件如此轻松的事情,有的人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而这努力本身便展现为辉煌的人生历程。”
对于上帝安排给我们的命运,打一个如此巧妙的比方,如此豁达地看待,让人不能不为之折服。
--生命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的父母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希望或寄托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到底要完成怎样的使命,要接受怎样的命运?
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命运的安排,即使你不想来,你也已经来了。并且形成“我”的当天就形成了我的“性格”,就注定了我的“命运”。苏格拉底说“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必然会产生这样的命运,这可以用“因果”关系来解释。
如果性格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那么命运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也就是说每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事情,看起来是无数个偶然的结果,但我觉得也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当他碰到事情的时候会用怎样的态度与方法去处理这件事,因此而导致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又导致了另一个原因的开始,以此类推,就注定了他的命运是这样的。同样的事情换成另外一种性格的人,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因而导致不同的另一个原因的开端。
但是我仍然不明白,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由他出生前与出生后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吗?
在我们未出生前,我们已经感受了母亲的喜怒哀乐,也就是说吸收了母亲当时的处事心态与方法,进而形成了一些类似母亲的性格。我们出生后,受到父母的处事方法与性格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偏向于在这个阶段我们受父母的影响更大,因为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这时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思想,所以父母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绝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进而影响了我们今后的人格特征。所以说父母的引导在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上是起了根本作用的。
所以,哲学家们说的很对,一个人的性格在出生前就决定了。是的,从有“我”这一刻起,就注定了“我”有怎样的父母,有了怎样的"我"的父母的性格,进而有怎样的“我”的性格和个性。
从这点我也想批评一下当今的教育。当今的教育制度只是很有效地把人训练成一部考试“机器”。当有人考了高分,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非常出色”,且不管他是不是有爱心,是不是愿意帮助别人,是不是孝敬长辈。在这一点上家长与学校的看法倒是一致的--“分数”就是一切。所以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就已经相当的冷漠,以后将更冷漠。看了周老师的书觉得以前一些隐隐约约的想法、问题好象都有了一些眉目,我不能说就是找到答案,但至少有了些轮廓。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宏大的精神世界。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需要独处,需要阅读,需要大自然。好友,抑或亲人,甚至最爱的人也许都无法抵及的一个精神彼岸,只能靠自我寻找。感谢周国平的《各自的朝圣路》一书,我知道自己的灵魂永远是一个游子,在自己的朝圣路上,继续寻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