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观察蜻蜓】
今天,我在公园里玩,捉了一只蜻蜓。
我轻轻地捏着它薄薄的,几乎透明的翅膀,看着它圆溜溜的大脑袋不时地转来转去。脑袋上两只明亮的大眼睛。它的脖子显的特别细。肚子越向后越细,到尾巴成尖的了。
我一直都想知道蜻蜓是不是只吃蚊子和小飞虫。于是,就做了一个实验。
我捉了一只像蚂蚁一样的动物,放到蜻蜓的嘴边,只见蜻蜓嘴里吐出一对大牙,把那动物吞了进去,咀嚼了一下,嘴就不动了。我认为那动物被吃进去了,心想:蜻蜓吃东西怎么这么快呀?就又捉了一只蚂蚁要给蜻蜓吃。这时蜻蜓又吐出大牙,啊!我不由地瞪大了眼睛,刚才那只我认为已经被蜻蜓吃进肚子里的动物竟然从蜻蜓的嘴里爬了出来,安然无恙。我惊呆了,然后把蚂蚁放入蜻蜓口中,它还是咀嚼了一下。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蜻蜓的嘴,心理想:是不是还会出现刚才的情况呢?过了一会儿,吐出来一个小黑点,我仔细一看是蚂蚁的头。又过了一会儿,蚂蚁的身子也被吐了出来。哦!原来蜻蜓不吃这两样东西呀!
我知道蜻蜓吃蚊子和小飞虫,它还吃什么呢?
【篇二:蜗牛的观察记录】
蜗牛总是背着漂亮精巧的“小楼房”,在潮湿的地方爬行寻食。说起它的小楼房,作用还真不小呢!遇到危险时,它就将身体缩进“小楼”里;危险过去了,身体又伸出“小楼”外。每当高温干旱季节,它便躲进自由舒适的“小楼”里避暑——夏眠。每当晚秋季节,它又开始搬家,常爬到石缝或钻到地下隐居起来,躲进小楼御寒——冬眠。
蜗牛爬得慢是有名的,我想大该是它背着这么重的壳的缘故吧!它爬行时,会分泌出一条条白色的粘液。蜗牛的粘液用处可大了!在粗糙的树杆上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爬行时,可变得滑一些;在直立或陡而滑的地方,又可以起到胶水一样的作用,能牢牢把自己粘住。冬夏长眠时,躲进小楼,分泌粘液,封住壳口,以抵御三九寒气和烈日炎炎的酷暑,至第二年春天。
蜗牛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两对触角,一对短,一对长。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长着一对小眼睛。这对眼睛如同“探测器”,试探着周围的情况,一有危险就报告“总部”,随即缩进壳内。只要你轻轻碰一下,就会作出反映。蜗牛的腹部肌肉发达,它爬行时就是靠腹足作运动的,一伸一缩,真有趣!
蜗牛喜欢吃一些瓜果和嫩叶,它爬得太慢又想吃到,总得废一些周折。会不会在觅食途中因此而成为其它动物的美餐呢,我真为它担心。
【篇三:观察日记:蚯蚓】
20xx年5月9日星期日阴转晴
昨天上午,王燕翔用一把从外面拾来的小铁铲来挖泥土。听他说,他在树丛旁挖洞是为了寻找蚯蚓。我说:“现在怎么会有蚯蚓呢?那么热!”可他仍然在往泥土里挖着,要找到埋在土里的蚯蚓。
我不阻止他了。过了几分钟,王燕翔惊奇说:“看,有蚯蚓!”我听见了,顾不上我的事情了,飞快地凑过去,问:“蚯蚓!?哪儿?快,快给我看一看啊!”
他顺手指给我看。只见那蚯蚓在王燕翔的小铁铲里动,里面还有一些泥土。他把蚯蚓放在地上,要我们一起来观察。蚯蚓在向有泥土的地方爬,大概是要吃泥土呢!但是,他不吃土,而是爬向草地。我见了,急忙取出一根树枝挡住它的去路。蚯蚓见到了,以为我在逗它,就在那疯“跳舞”,我吓了一大跳,毛骨悚然地丢开树枝,对王燕翔说:“你看,这不吓人?”“哇,是的,很吓人!”说完,他转身去挖蚯蚓了。
“你看,右边的泥土旁有一条蚯蚓!果然不出我所料,泥土里藏着一条蚯蚓。它不停地动着,似乎想要掉下来
【篇四:观察蚂蚁】
星期六,我起了个大早,在一个干燥的地方,观察起蚂蚁来。
我用放大镜看清了蚂蚁的真面目:蚂蚁的身子由三个小圆球组成。它的头比较大,顶着两根灵活的触角,嘴好象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细又长腿就长在这儿,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面。
我用红色的蜡笔在一只蚂蚁的周围画了一圈。那只蚂蚁顿时十分惊慌,心里肯定在想:天哪,我的前面怎么会出现这样一道红色的障碍物?会不会吃我呀!于是,害怕地倒退几步,不料又遇到了那道红色的障碍物,又吓了一跳:没办法,只好咬紧牙关闯过去了。它小心翼翼地抬起脚,碰了碰那条红线,没有什么动静,这才放心地迈开脚步,跌着脚尖爬了出去。
经得住“障碍物”的考验,一定经不住水冲吧。我要制造一场“水灾”。于是,我把一些水往一只蚂蚁身上倒去。它一下子浮了起来,拼命地挣扎,手成了“人”字形,“汗毛”好象也竖了起来,过了二三秒,它又被风吹到了地上,神奇般地立了起来。蚂蚁的生命真顽强啊!
我又拿了块面包放在地上,想看看蚂蚁怎样搬运食物,不一会儿,一只大蚂蚁被这个香味引了出来,它就迅速地爬回家去。过了一会儿,那只蚂蚁出来了,它的身后跟着黑压压的一大群人马。顿时,二十多只蚂蚁把面包块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大蚂蚁的指挥下,有的蚂蚁钻到底部,准备把面包抬起来;有的咬住面包,使面包方便往前进。就这样,这群蚂蚁劲往一处使,一步步把面包搬进了家。我看得目瞪口呆。
当这些蚂蚁遇到困难时,并没有低头后退,而是拼搏向前,最后取得胜利;在看到美食时,懂得分享,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地搬回家去。我们不就是要学习这种精神吗?
【篇五:观察日记蚕宝宝】
4月23日,星期五
今天,我的蚕宝宝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吐丝了,它吐的丝是黄色的。嘻嘻!它吐丝时是在盒盖的一端吐的,弄得我掀盒盖放桑叶时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把那只蚕茧给弄坏了。
希望那一只蚕宝宝能快点从里面出来,这样我每次放桑叶时就不用那么提心吊胆了!
4月24日,星期六
今天起得很早,因为心里老是惦记着我的蚕有没有从蛹里面出来,我走到桌前顿时瞠目结舌,我的蚕宝宝不仅没从蚕蛹里出来,丝反而更多了。这时妈妈走过来告诉我:“蚕结了蚕蛹后,就是在里面生长,蚕的一生就是要经过这一阶段的。”我听了连忙点头。
中午吃过午饭,我看我的蚕宝宝的桑叶吃完了,我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桑叶来,高高兴兴的往桌子旁走去,因为我忘记了有一只蚕宝宝正在盒盖的一端结蚕蛹,所以我刚刚把盒盖时候,因为打不开,只好用力了,一用力,蚕蛹就和盒盖粘在一起了,幸好蚕蛹没有飞出去,不然就……我唯一的一只蚕蛹就不见了,蚕蛹肯定就成两半了。我突然想:如果我把蚕蛹剪开来会怎么样呢?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蚕蛹剪开后,蚕宝宝就活不了了。我听了长舒了一口气,幸好我没有把蚕蛹剪开,不然的话,蚕宝宝就死了。我希望我的蚕宝宝能快点变成蚕蛾,我期待着!
【篇六:观察昆虫】
今天,我又趴在草丛边,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在我眼前,空前变大了,小草成了大森林。一只小蚂蚁,独自四处走动,发现了一块小面包渣,我想它一定是位高明的厨师,出来找一些东西做饭,现在它找到了,可是它搬不动,它转身往回走,来到洞穴里,不一会,蚂蚁厨师又带出了几位搬运工,它们齐心协力把食物搬了进去,今晚它们又有丰盛的晚餐喽!
我仿佛嗅到了蚂蚁的饭香,我多想进去与它们一起分享啊,可是我又怕惊吓到这些小精灵们。蚂蚁的生活也很有规律,它们自己干着自己的事情:小蚂蚁们在学校上学,老师在教课,它们师生都那么认真,那么全神贯注。在小蚂蚁上学时,它们的家长在工作、上班。叮铃铃……放学铃响了,小蚂蚁们都回家了,到了家小蚂蚁向父母回报一天学的什么,父母也许会批评它们,也许会表扬它们。一只看上去非常得意的小蚂蚁,我想它一定是考了好成绩吧。一只蚂蚁强盗凶神恶煞的拦住一只蚂蚁居民,正好蚂蚁警察路过,把蚂蚁强盗抓住了,我想蚂蚁警察一定很高兴,因为它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在农家小院升起炊烟,小狗的叫声才把我的心灵唤了回来。
我愿拉着你的手,一起去蚂蚁的王国散散步。
【篇七:观察知了】
中午,我和蒲俊龙在学校的操场上玩耍,刚到操场边上的时候,我听见了“知了、知了”的叫声。我顺着声音找去,发现地上除了一些花花草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蒲俊龙眼睛一亮!轻轻地翻开一丛草,看见有一只知了,在不停地叫着。这只知了有一对透明的大翅膀,大翅膀下面有一对小翅膀。它有六条细长的小腿。眼睛比较小,是橘黄色的,像两颗罕见的橘黄色宝石。它的触角又细又短。我决定把知了拿回家养。
回到家以后,爸爸奇怪的问:“儿子,你怎么带回来了一只知了呀?”我说:“我把知了带回来,是为了养它!”爸爸又惊讶地问:“你竟然要养知了,你知道它吃什么吗?”我不以为然地说:“我不知道知了吃什么,可电脑知道啊!”我做完作业以后,去查了知了的资料,网上说:“知了吃树汁和蚂蚁,它是一种害虫。”我还在网上看到了知了的繁殖的方法:“知了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的时期。卵产在树上,幼虫生活在地上,成虫又重新会到了树上。雄知了在交配之后,雄知了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知了则开始进行产卵的任务,它用尖尖的产卵器,在树上刺出个小孔,它每刺一次产四到八粒卵,一根枝条上,往往要刺出几十个孔,然后雌知了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
知了为了下一代,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真让我感动啊!我们的父母不也是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吗?
【篇八:蚕蜕皮的观察】
以前我曾养过蚕宝宝,在养蚕的活动中我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它的蜕皮。
那天,我回家打开放蚕宝宝的盒子。“噢,桑叶干了,得马上换掉。”我跑到阳台上,拿来了新鲜桑叶。我把桑叶一张张换下来,蚕宝宝似乎闻到了桑叶的芳香扭动着滚圆的身子纷纷爬了过来,围着桑叶,“沙沙沙”地啃开了。突然,我发现其中一条与众不同:身子呈淡黄色,头上有一个透明的三角形。它仰着头,不吃也不动。它在干什么呢?是不是病了。我马上把它放在另一个盒子里,仔细地观察起来。
不一会儿,只见那条蚕的头上慢慢地出现了一道裂缝,那道缝渐渐地变粗从中钻出来一个小脑袋。与此同时,头前那个小脑袋没有力气垂了下来变得干瘪了。对!它是在蜕皮。只见蚕宝宝的头频频地左右摇动着使劲向前伸。可表皮并不很听话,紧紧地粘住它的身子,蚕为什么要蜕皮?我决心弄懂它。我很快在课外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孵出的蚕吃桑叶慢慢长大,当身体受到表皮的限制时,蚕就要蜕皮。一般每隔一周蜕一次皮,一生共需4次。
这时蚕宝宝已经从表皮里完全钻出来了。获得新生的蚕宝宝比以前更白了,更胖了。为了能吐丝做茧,蚕宝宝不谓蜕皮之苦,真是可敬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