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在北京刚参加完“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妈妈带我去参观北京大学。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一蹦三尺高,恨不得马上就去北大“朝圣”。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北大西校门。一座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出现在我的眼前,大门两侧有两头石狮子,双目炯炯有神,特别威武;在中间主门的门头上有一块蓝底镶金边的金字匾额,牌匾微微向前倾,“北京大学”几个字洒脱地映入眼帘。我内心开始有点小激动,巴望着赶紧能进去一探究竟,可惜我们得在门口等待保安叔叔核验身份。看着身边那些北大的师生们纷纷“刷脸”快速进入,骑着自行车绝尘而去,我可羡慕了。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进到校园。刚经过校友桥就看见一对高大的华表一左一右伫立在草坪上,把远处的大楼衬托得非常古朴高雅。妈妈告诉我,这是北大的办公楼,办公楼的二楼是“办公楼礼堂“,好多名人包括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演讲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顺着办公楼前的主路往右拐,穿过一条大树林立的小路,来到了一座半身雕像前。墨铜色的塑像加汉白玉的碑体,足有两人高;雕像的黑色大理石底座前放着两束不知是谁敬献的鲜花。我非常好奇地问妈妈:“这是谁的雕像呀?”妈妈说:“这是蔡元培先生的雕像呢!他曾经是北京大学的校长,是他革新改造了北大,使北大成为一所真正研究学术的学堂。西大门那块“北京大学”的四字匾额就是他所书写的哦。”话音刚落,妈妈带着我对着先生的雕像鞠了一躬。在雕像不远处就是乾隆诗碑,跟着石碑斜后方的石阶往上走,看到一座灰瓦红柱的六角小亭掩映在树丛中,这就是北大的钟亭了。亭子的正中有一口百年历史的大铜钟,形状很像妈妈穿的半身荷叶边的裙子,钟体上雕刻了十二对双龙戏珠。听说直到现在,每到新年的时候,北大的师生们还会专门来钟亭听钟声。
沿着钟亭往下走,就是北大最著名的“未名湖”了。一位戴眼镜的叔叔坐在湖边石椅上将面包屑不时撒在石板小路上,便有十来只小鸟蹦蹦跳跳地争相啄食,居然也不怕人靠近;我好奇地去和叔叔聊天才知道,原来他是北大经管学院的老师,常常来湖边散步。叔叔还鼓励我好好学习,以后考到北大来上学,我感觉心里有一点小热血涌了上来。
正值夏天,湖畔边的垂柳青青,与远处的博雅塔一起倒映在湖中,交相辉映;在湖中心一群野鸭子成群结队地在水中嬉戏,突然一个猛子下去,再探出头来扬长而去,湖面便被划出一道道水痕;我看到湖里好像还有鱼,就去向叔叔要了一些面包屑,一点一点地扔到湖里,引来一群红色的鲤鱼上下翻腾,嘴巴一张一合地抢着食物。湖边不时有前来参观的游人在合影,但都很自觉地不会大声喧哗,生怕自己破坏了校园的这份宁静美。在湖的西侧方还有一尾翻尾石鱼,朝天张着大嘴顽皮地把尾巴翻转成一个小圈,显得呆萌又俏皮。沿着湖边往博雅塔方向走,还有一座“花神庙”,和翻尾石鱼一样都是北大曾经的校友们以班级的名义集资或购买或修建后捐给学校的。
顺着主路经过博雅塔往右后方走,就来到了有名的“静园”。静园前有一块很大的大草坪,一些哥哥姐姐就在这里散步、看书、背单词。草坪右侧就是一排两层的院落似建筑,外墙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藤植物,灰瓦红门小院就藏在这片绿色中。走近一看,院门左边挂着一块金底红字的小方匾额,写着“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右边有块雕了祥云的长方形木牌,刻着“四院”。小院里有人在上课,但是却显得特别宁静,有一种能让人静下心来的感觉。我给妈妈说:“这个小院儿好神奇!让人特别静心,不舍得离开。我好羡慕他们可以在这么优美的的环境里学习啊!”
在北大,赫赫有名的百年纪念大讲堂、学生活动中心楼下的纪念品商店、书店也是游客游览打卡的地方。临近饭点,我带着逛得咕咕叫的肚子,来到燕园食堂,体验一下北大师生的伙食。我吃了好一大盘,心里还默默念着:吃北大的饭,做北大的人!
北京大学的整个校园里呈现着大气、端庄、古朴、宁静但又充满活力的气息,真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员。到那个时候,我会骄傲地说:“北大,我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