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优秀作文 >  专题作文 >  游记作文 >

金山寺游记作文800字

【第1篇】

记得在杭州游西湖时,曾幻想着见到美丽漂亮的白娘子,当然也想到了水漫金山寺的故事。为了许仙,白娘子大怒,调来虾兵蟹将,水漫金山寺,从而被法海抓住把柄,压在了雷锋塔下。那么,这个金山寺如今到底如何呢?甚是放心不下。

终于在05年的春天,游览完沙家浜、看完了常熟方塔之后,我来到了镇江。早晨先游览了镇江焦山公园后,乘快艇沿长江到达充满生气色彩的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镇江金山,金山不仅地势独特,“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号称“江心一朵芙蓉”,更重要的是山上建筑精巧,山和寺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山因寺得名,寺为山增色,因而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

金山寺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天禅寺”的横匾,这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观光时亲笔题写的。山门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一个奇怪现象让我深思: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才知道,因为金山原来耸立在江心,长江由西向东奔流,寺门向西,站在寺门口可以看到“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壮观气势。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

进入山门,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的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

走出天王殿,迎面就是“大雄宝殿”,黄墙红柱,金色的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使整个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显得格外巍峨壮丽,金碧辉煌。

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阁内有保存完好的乾隆南巡金山时留下的7块御碑。这些石碑记载着乾隆六下江南对金山胜景的评价,还留下了一个颇有趣味的传闻:乾隆不是其父雍正皇帝所生,他6次来到金山寺,目的就是来寻找自己的生身父亲。

观赏了乾隆的御碑,由夕照阁上行即到了观音阁,这里有四宝室。室内珍藏着金山的镇山四宝:“周鼎、铜鼓、玉带和金山图”。

由观音阁朝南沿石阶而上,很快就来到了妙高峰的平台——妙高台。这是金山高僧佛印在宋元佑年间凿岩建造的,又称为晒经台,这里历来是中秋赏月的佳处。从妙高台往南,来到了位于金山东南侧山腰上的楞枷台,又名苏经楼。这座傍山驳石的楼阁,建筑奇巧,由下而上要经过三重楼阁,每上一层,就难寻去路,但一开洞门,忽见有楼梯可登。只有迂回曲折,才能到达楼顶,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由楞伽台向北沿台阶缓步而上,攀登金山顶峰的留云亭。留云亭是金山视觉最为开阔之处。据说当年康熙皇帝陪其母游览金山来到这里,看到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的壮景,情不自禁地说:“这里可谓江天一览。”官员们为了讨皇帝欢心,恭请圣上题词。当康熙写到“江天一”时,提笔忘字,忽然写不下去了。其中有一大臣见此情状,立即跪奏:“臣今见驾。”康熙听见“臣今见”,恍然大悟,随笔写出“览”字。因为“览”字繁体正是由“臣、今、见”三个单字组成,这位大臣巧妙地用拆字法提醒了康熙,十分机灵。因康熙御笔“江天一览”碑在亭内,故留云亭又称为“江天一览亭”。

耸立在金山西北峰上的慈寿塔是不得不看的妙处。这秀丽挺拔的慈寿塔,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沿着塔内木梯盘旋而上,面面有景,层层各异。登塔凭栏眺望,万里江山,金山名胜,尽收眼底。

由慈寿塔往北不远,就到了法海洞。这是金山寺开山祖师裴头陀(即法海禅师)的苦修之处,又名裴公洞。然而令我失望的是,裴头陀与神话《白蛇传》中的法海是毫不相干的。裴头陀刚到金山时,殿宇破落,满目荒凉,于是他带领众增,披荆斩棘,修耷房舍,种植蔬菜。一日,刨地得金,经官府奏报朝廷,用黄金维修寺庙,名金山寺。洞中供有慈眉善目、端坐修行的法海塑像。

在法海洞北,玉带桥畔有一个白龙洞,洞内有白娘子和小青的汉白玉雕像。传说水漫金山寺后,许仙由白龙洞赶到杭州与白娘子断桥相会。这就是老幼皆知的白娘子“水漫金山”的神话故事。

【第2篇】

镇江,拥有众多的锦山秀水,而享誉遐迩的金山则以她的绮丽风景和神话传说,吸引了历代名流纷至沓来,登临放歌。

船过镇江,当扬子江边的那座碧螺般的小山倏然跃入我的眼帘的时候,我的心中油然升腾起一种“我欲乘风踏浪上金山”的冲动。金山之美,曾激动过李白、苏轼等这样的文人雅士;金山之美,也使我这样的凡夫俗子为之心颤。是的,真正的美,无论贵贱,无论雅俗,都会为之击节唱叹。

船坐久了,看熟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眼前突然浮现出这样一幅“江天禅寺图”:雪浪拥翠,塔寺相看,似真似幻,海市蜃楼一般……你能不为之心摇神驰吗?什么时候,也能步名流大家后尘,“打马上金山”呢!溽暑季节,得偿夙愿,我终于来到了金山。
 金山之美,美在形胜。远远望去,殿台楼阁,层层相叠;轩昂的庙宇仿佛“罩”住了整座金山,矗立于山巅的“慈寿塔”好像把金山拔高了许多,难怪有人送给金山一个美称——“江心一朵芙蓉”。

金山之美,不仅仅美在形胜,更在于她的传奇色彩。拾级而上,一步一个传说,一步一个神话,怎不叫人思接千载?

金山寺的大门上,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江天禅寺”四个字赫然在目,令人玩索。遥想当年,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三千余人,僧侣数以万计,一旦做起法事,磬钹铙鼓梵呗齐鸣,庄严的佛号越过院墙,在青峦浩波中萦回,该有多大的气派。所以,当时的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曾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寺”。

帝王们似乎对金山特别青睐,风流倜傥的乾隆就曾经先后六次驾临金山,在“夕照阁”中留下了七块御碑。据传,乾隆六上金山,其真正的用意是寻找他的生身父亲。人生在世,其实就是这样,得意和失意共存,快乐与忧愁并举——皇帝也不能免“俗”。想要活得豁达一些,洒脱一些,人们倒可以金山寺弥勒佛身旁的楹联为鉴:“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金山寺是清净佛地,但是,在这片净土上也演出过缠绵悱恻的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一则,就曾使善良的人们为白娘子“千年等一回”的坚贞,一掬同情之泪。其实,《白蛇传》中的“反方”法海和尚在历史上是一位得道高僧,他曾燃指一节,以示修复金山寺的决心。宋人张商英咏诗赞道:“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世功名不易磨。”难怪法海禅师打坐参禅的“法海洞”内,照样香烟袅袅,游人不绝。老法海对《白蛇传》为他造成的冤假错案无嗔无怨,你看他慈眉善目、气定心闲,趺坐在洞中,似乎在说:“荣辱毁誉,自有评说,阿弥陀佛……”

“慈寿塔”东面的妙高台不能不去。那里有相传是 东坡居士“把酒问青天”的胜迹,更有抗金英雄梁红玉大破金兀术部众的击鼓台。登台远眺,眼前一忽儿浮现起苏大学士举杯问月的身影,一忽儿飘过梁夫人擂鼓助战的英姿;东坡居士铜琶铁板似的浩歌,梁红玉响遏行云的鼓声,恍若从江面上掠过,袭向耳边。

登上慈寿塔,凭栏驰目——

雄秀的焦山,险峻的北固山,竞奔眼底;

大江东去,奔流不息,令人心旷神怡。

突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脚下的金山幻化成了一座人生的舞台。在这座舞台上,你可以看到美丽的忠贞、淡泊的志趣、浪漫的情怀、刚烈的胆气……

雪浪拥翠托金山,江天禅寺尽悲欢。几句歌词在我心头掠过:

人生本是一台戏,生旦净末丑,全都在演自己。

人要直,戏要曲,是直是曲,全都在你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