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上海的一些导游词,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上海城隍庙导游词
上海地区供奉城隍由来已久。早在宋淳佑七年(1247),华亭即立城隍庙。上海在置县前,也供祀城隍于淡井庙,以作为华亭县城隍行殿,后人称老城隍。明朝开国后,于洪武二年(1369),诏封天下州县城隍府神为显佑伯。
相传上海的城隍神姓秦,名裕伯,字景容。为宋代尤图阁学士秦观八世孙。元时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元末避兵扬州,转徙上海。当时占据苏州的张士城派人前往招用,为其拒绝。吴元年及洪武初年,朱元璋几次淮备起用秦裕伯,秦均称疾不出。初定天下的朱元璋对于秦裕伯隐卧上海甚感不安,这位生性多疑的皇帝深虑由此“海邦不靖”,即下手渝:“海浜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後悔。”手谕的意思十分明白,秦裕伯只得应召人朝,次年拜待制,旋为治书待御史。洪武三年,设科取士,与刘基同为京畿主考官。洪武六年(1373)病卒,葬于上海长寿里。为“释主疑,明民志,不惜一身之去就,为国人请命也”,因而,海滨之民怀着感激与敬重,奉祀其为城隍神。
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张守钓将原位于县西北的霍光行祠改建成具城隍庙。据至元《嘉禾志》引《吴越备史》载,相传吴王孙皓病重时,有神附体一小黄门,对孙皓言道:“华亭谷东南有盐塘,风潮为害,非人为所能防。臣本汉霍光也,愿统部属镇之。”遂立庙祀汉博陆侯霍光,是为上海祀奉霍光之始。
上海的霍光行祠又常称为金山神庙。金山庙改成城隍府後,前殿仍奉祀金山神霍光坐像,後殿则供奉秦裕伯。改建之初,城隍庙规模尚小,以後历代都有所修葺。全盛时,包括有大殿、中殿、寝宫、星宿殿、阎王殿、财神殿、文昌殿等殿堂。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庙侧起造东园。乾隆时,由全县士商捐纳,购潘氏豫园故址,归城隍庙,称西园。重加兴修,所费资产累巨万,极泉石之美,以作娱神乐神之用。府基一度达70亩,称盛一时。其时,江南奉祀城隍“尤谨”,开堂皇崇,寝阁羽卫,“庙制辄拟古诸侯,又极池台园囿之观,吴越所在者皆然,而上海为尤盛”。与盛大的庙宇相一致,上海人对于城隍神有着特别虔城的奉祀:先是松江民俗,每重祷献,而于城隍庙尤甚,如祈病祈福,富室用全猪羊,贫者用三牲首,日元虚晷,佥云城隍有炅,能祸福人,别府铯无此事。除夕日,家家户户备牲醴,前往城隍庙瞻拜。牲醴香烛,源源而来,香火称旺一时。每年清明、中元、十月朔,城隍神出巡祭厉坛,迎送间,彩旗、灯幡、鼓乐、戏妓、烟火、舆马,备极豪华、隆重,“虽王侯不能拟,官府不能禁”。历经数世,在沪人的心目中,上海的城隍神“御灾捍患,素者威灵”,士民对其感恩戴德。清代曹一士曾应邑民之请,为城隍神作《颂序略》,其中记载了送样一则故事:顺治十年秋,一直在海上坚持抗清斗争的张名振引兵人吴淞。苏州总兵王璟时掌军务,督战上海,见对方旌旗蔽空,海艘鱼贯而入,一时竟不知所措。是役,清兵溃败。不久,江宁巡抚周国佐按临上海,王璟深恐其畏敌逃避之迹败露,遂先发友制人,诬告上海百姓犯通海之罪。周国佐信以为真,决定屠城,淮备从南浦至静安寺,承数烧杀。上海知县阎绍庆及乡绅曹垂灿等闻知,急忙赶赴抚台行营,长跪陈请,愿以全家百口性命为保。自朝至暮,再三恳求。周国佐仍一意孤行,下令鸡鸣时分纵戮。夜半,城隍神显形巡抚官廨,朱袍象简,赫立阶下,周国佐见之,心意稍动。稍顷,城隍神又显形,对着周国佐“直视摇首者数四”。于是,周国佐收回屠城之令,全城百姓终于免遭屠戮。这一传说,反映出上海的老百姓已将能保有家室、安享太平归功于城隍神之赐。
也有说城隍作为神,是由《礼记》中所渭“天子大蜡八”而来。天子要祭八种神,其中有“坊”与“水庸”,大略是对城堑、护城沟渠之祭,这是对城市守护神的祭札。明代人陆容《菽园杂记》卷五谈到了城隍之祀:城隍之在祀典,古无之。後世以高城深池,捍外卫内,必有神主之,始有祠事。惑于理者,衣冠而肖之,加以爵号,前代因袭,其来久矣。後世的城隍正是被赋予了城市守妒神的面目与功能,御灾难,安生聚,垂丰穰,庇百姓。城隍庙亦就因此成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祭典埸所。地方官府朔望进香,祈晴祷雨,并常藉以宣讲乡钓。士庶禳病祈福,牲醴香楮,祷献报赛。这也就难怪城隍庙庙宇崇闳,香火繁盛。
自清末以来,上海的城隍庙又多出一重功能。当时辟出西园的部分,租于商家。此例一开,园中广设商店,竟成集市,城隍庙各种土特产、美味食品的声名不胫而走。另外,东、西园园囿之胜号称一邑之冠,游赏者颇多。各种花会,如四月下旬兰花会,九月中旬菊花会等,常设于东、西园,各神庙会、灯会又常以城隍庙为盛。三月二十八日,传乃城隍夫人诞,上海街巷悬灯亦一如天后。
作为海滨城市,上海的城隍庙还兼有着护海功能。明初城隍庙改建之时,大门有坊,其额曰“保障海隅”。清同治时又加封“护海公”,匀天后神合力护庇南来北往的海舟,“上海地濒溟渤,华夷于兹互市,北达燕齐,南连闽粤,舳舻衔尾,鳞萃麕集,往往惊涛骇浪中,神之灵异与天后相佐佑”。进出黄浦的船艘,则必向天后官、城隍庙烧香祈祷。“惯驾沙船走北洋,船头四望白茫茫。得归庆幸团团会,天后城隍遍爇香。”每次城隍庙修葺,不仅上海商民踊跃捐赠,不恤财力以助,四方富商巨贾也皆“捆载辐辏而集”。上海城隍庙由此得以称盛兴旺。
沉香阁(慈云禅寺)
沉香阁又称慈云禅寺,位于上海市南市,初创了明万历二十八年(1620xx年),是上海市著名的佛教比丘尼道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1943年,现代名僧应慈法师应沉香阁住持苇乘之请,驻锡沉香阁,在这里首先开讲华严初祖杜顺(557-640)所著《华严法界观门》,从此,慈云寺(沉得阁)成为应慈汉师在上海弘扬华严宗的道场。
应慈(1872-1965年)法师自称为华严座主,一生教演《华严》,深受国内外宗教界的敬仰。他法名湿亲,安徽歙县人,26岁在普陀山出家,28岁在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后到金山、高旻、天宁等寺参学,依明性、寄禅、大定、月郎、冶开等名僧为师,后随月霞法师研究《华严经》,毕生致力于宏扬《华严经》教义,对近现代华严宗的传播影响很大。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因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该宗又称首宗。华严宗认为,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宣传“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和“顿入佛教”的思想。
应慈法师随月霞法师在上海华严在大学、虞山兴福寺华严讲堂讲授《华严经》。1920xx年,他到杭州西湖菩提寺,潜心专修《华严经》。随后数十年,应慈法师在江苏、浙江、山西、上海等地传播华严宗教义,并在常州、上海等地创办华严学院,培养僧才。1948年,主持华严法会事务。晚年应慈法师常住沉香阁,仍弘扬演教,讲学不辍,自律为“四壁有经皆可读,一年无日不参禅”。
应慈法师是位爱国爱教的佛教界代表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府的政策法律,拥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7年,又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1962年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1985年,明旸法师为纪念应慈法师圆寂二十周年题词一首:
佛学耆宿仰应公,德重道高四众崇。
一片丹心爱祖国,大悲宠愿护禅宗。
经谈般若真空理,教演华严玄妙功。
二十年前撇手去,今朝又显六神通。
“文化大革命”中,沉香阁被工厂占用。为了落实宗教政策,市政府花大力气协调各方面关系,搬迁工厂,将沉香阁移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现沉香阁内还建有“应慈法师纪念堂”,每天都有许多国内外信徒、游人前来瞻礼、参观。
1989年落实宗教政策,开始边修复边开放。经上海市佛教协会与市文管部门研究,决定按照明清古建筑格局修复沉香阁。经过五年整修,沉香阁又重现了明清时期的旧貌。四柱三间三牌楼的山门,基本保存了原有的石柱和部分构件;天王殿正中奉天冠弥勒、韦驮、四大金刚;大雄宝殿中奉卢舍那佛、文殊、普贤、梵王、帝释,两旁为十八罗汉坐像,扇墙后为海岛观音;后殿为全寺主体建筑“沉香阁”——观音楼。前后三进,两边耳房为配殿、僧寮,结构完整,布局紧凑。
现在的沉香阁,中轴线上,第一个建筑是修复的明代石牌楼,飞檐斗拱,气宇轩昂,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的匾额“沉香阁”悬挂在上面。
第二进是天王殿,天冠弥勒、韦驮和四大天王像全部新塑装金。天王殿里,一般都塑有四大天王,故称为天王殿。明清以后的四天王像,基本成为定式,即东方持国天王,白面,手执琵琶;南方增长天王,黑面,手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红面,手执一条龙或蛇;北方多闻天王,绿面,手执一柄大宝幢(雨伞)。
佛教中认为,四大天王,能护佛护法护国土护众生,佛教信徒从四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宝(宝剑挟“风”、琵琶“调”音、宝幢喻“雨”、龙蛇喻“顺”人之心意),能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风调雨顺”。
天王殿的正中,面南而塑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佛教中是受佛授记,继佛之后在世间教化众生的未来之佛,故又称为弥勒佛。沉香阁内,塑的是弥勒尚在兜率天内院时,现菩萨法相的天冠弥勒像。现在大多数寺院都塑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像。相传在五代时,浙江奉化有一个名叫契此的僧人,常常蓬头垢面,手里拿一个布口袋,乞讨于街上,人们都叫他“布袋和尚”。某年农历三月初三日,端坐圆寂之前,说了一首偈子:“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常不识。”佛教徒认为他就是弥佛的化身,而且他慈眉善目,使人见了都能生欢喜心,所以一般的佛教寺院中都将他塑为布袋和尚相。
弥勒的背后是韦驮天将像,佛教中说他常常手执降魔杵,巡游东、西、南三洲,面对佛尊,守护佛法,称为“三洲感应”。是寺院的守护神,老百姓又称他为韦驮菩萨。常见的韦驮像为立像,一种是双手合十,降魔杵横搁于两臂弯中,另一种是双手扶杵柱地,或左手扶杵柱、右手叉腰,面对大雄宝殿,注视出入之人。个别寺院也有将韦驮塑为坐像的,如江苏如皋定慧寺内,就塑坐、立各一尊韦驮像。
第三进是大雄宝殿,迎门的一副楹联,是新加坡吴伟业居士所献,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成都比丘尼道场铁像寺和爱道堂的住持隆莲法师所撰书:
沉沦人尽渡载三千佛子一叶舟中;
香水海无边礼百亿法王千花台上。
大殿正中须弥座上端坐报身佛卢舍那佛,文殊、普贤,大梵天、帝释天分列两旁。顶上精工雕刻的藻井,整个大雄宝殿顶上,有348尊贴金小佛像围绕卢舍那佛,按佛教《梵网经》经义,象征这所庄严的比丘尼道场,严持比丘尼348戒。佛前供桌和桌上五供具都按明代式样配置。大殿两侧是装金十八岁汉。大殿南端东钟西鼓,晨钟暮鼓修持诵经。
进入大殿后的宽敞天井,空地上有一座三层铜制宝鼎和一对石灯台。广场周围建筑都是两层楼阁,东西两厢的楼上东边是专供海外女宾来寺院时的四套客房,按春夏秋冬季节特点布置有明式床寝家具,但配有现代化的卫生设备。西楼上是沉香阁常住比丘尼们的寮房。楼下东庑是客堂,千手观音殿和伽蓝殿,伽蓝殿内供有一尊明代木雕伽蓝神关羽像。西庑是祖堂,祖堂内供着沉香阁(慈云禅院)历代祖师莲位,和1943年起即卓锡于此、并一生弘扬《华严经》的“华严座主”应慈法师的莲位。
天井正面的建筑,可以说是全国独特的。从庭院向上看,正中四根立柱架起一重飞檐,檐上一个悬空亭阁,东南西全部落地窗。这就是全国闻名的沉香阁的阁,赵朴初居士为之题额为“南海飞渡沉香大士宝阁”。登两侧的楼梯而上,立即可闻到芳香馥郁,到此方是真正的沉香阁。虽然名称为阁,实际上,阁只是凸出向外的十乎方的小阁,放几把明式单背的椅子和高脚花几而已。
阁的后面的就是一个观音殿,上面张挂着绣有“南海宝筏飞渡沉香大士”的欢门和四条风幡。正面一个大佛龛,龛前一张明式楠木大供桌,明黄色瓷五供具,恰到好处地陈列在供桌上,二尺高的缕空香炉内,飘出缕缕檀香味。佛龛两侧有铜制伽蓝神和两童子像。佛完内供的就是沉香观音。这尊沉香观音,又名如意观音。观音呈坐像,原高三尺,是用特别名贵的沉香木雕就,故而得名。屈右足于坐上,右肘倚于右膝上,左手支撑于座上,头微右侧,作凝思状,花冠缨络,庄严慈祥。传说,据《隋书》记载,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派大臣常骏出使南方国家,赐赠中国工艺品等礼品,赤土国回赠沉香观音一尊,常骏回到长安,正值隋炀帝巡游扬州,常骏等从淮河乘船赶往扬州,途上遇风翻船,沉音观音沉落淮河。直至明代潘允端发现后,奉回上海,建阁供于此处。据说原来每逢雨天,沉音芳馥四溢。可惜“文革”之中不知去向。
现在的沉香观音,是由沉香阁住持观性法师1990年专程去泰国,从泰国募集到一段极其珍贵的真正的沉香木,价值一万多美元。运回上海,配以上等檀香木,照原样放大重雕而成,其神态和工艺水平,不逊于原像。阁的楼下为慈云堂,里面装修、布置简洁古雅,正中北壁一长几、一八仙桌、两张靠椅,两侧各四张靠椅,居上空地一张园拼桌,四个鼓形园凳。全部明式红木所制,无桌围椅披,高雅而有气度;所有摆设,不过是左右各一座黄梨木独幅屏风,红木长几上一大理石插屏和一对花瓶而已。正面壁上一幅彩描观音中堂和两副对联,分别由赵朴初居士和真禅法师所撰书:
赵朴初所撰为:
花海沉思洞明自性;
旃檀香风恒可众心。
真禅法师所撰为:
无我无人观自在;
非色非空见如来。
慈云堂西面是贵宾接待室。东面是方丈室,现沉香阁住持为观性法师。观性法师,现已85岁高龄,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曾任南市区人民代表、区政协委员,又兼慈修居住持。由她带领这两个比丘尼道场的六七十比丘尼和二十多位佛学院尼众班学尼熏休修持。沉香阁东北部重建了一幢明式建筑的小楼,现为“应慈法师纪念堂”,堂额为赵朴初居士所题。底层是一个小法堂,二、三楼陈列着反映应慈法师生前弘法利生事业的珍贵照片、著作、手迹和遗物。
二楼堂中应慈法师遗像两侧,真禅法师为其亲教师所书对联:
霞月宗风不坠佛海圆融曾讲三译华严冗称教主;
永怀无私慧照幸侍师门灵山盛会依然一真法界。
应慈法师(1882一一1965),俗姓余,安徽歙县人。一生以弘扬华严宗为宗旨,自号“华严座主”,晚年又起别号“拈花老人”。16岁依普陀山明性禅师出家,1920xx年依宁波天童寺寄禅法师受具足戒,先后参镇江金山寺大定1扬州高旻寺月朗常州天宁寺冶开、扬州宝轮寺月霞法师等高僧。1920xx年与月霞等同得法于冶开法师,成为临济宗第四十二世,法号为显亲。以后随月霞法师讲经、办僧教育。1920xx年任常熟兴福寺方丈。同年末,月霞法师圆寂时,嘱应慈法师:“善弘华严,莫作方丈。”次年春,应慈法师即辞住持与持松,自任监院。此后,终身以弘法讲经为己任。1943年起移锡慈云禅院(原为比丘道场,即现沉香阁),二十年间多次讲三十(卷本)《华严经》、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建国以后,自1953年起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54年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7直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62年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4年被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一直连任至1965年圆寂于沉香阁。应慈法师在遗嘱中,希望“后辈弟子及学人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学习,加强改造,拥护政府政策法令,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至要至要。”
沉香阁的东部,建有一幢综合楼。楼下是能供二三百人用餐的斋堂,在佛教节日和香期中,为佛教信徒们供应有广东风味的素斋。在二楼上,还设有一个小巧精致的餐厅,古色古香,装饰有贴金的宝相花图案。尤其是一幅精美的壁塑,按河南巩县石刻原样复制的北魏“帝王礼佛图”,更显得古雅庄重。这个餐厅在上海佛教寺院,甚至大宾舍馆中,也可称得上第一流的。楼上是上海佛学院尼众班的教室和学尼们的案房,每庙都有二十多位学尼,来自全国各地。现在已招收第四届学员。以前毕业的学员都已受过具足戒,并分配在本市的各个尼庵中或佛学院中,担任着重要的执事和教师,成为一代新的比丘尼接班人。
上海沉香阁,以其古雅,以沉香观音,闻名于海内外。它又处在上海市市中心的旅游胜地,与老城隍庙和豫园的邻近,吸引着无数的海内外佛教信徒和游客,为上海市的繁荣兴旺,作出了它应有的贡献。
修复后的沉香阁为上海最大的比丘尼丛林。沉香阁住持观性法师。1992年10月15日,沉香阁修缮一新,隆重举行观音像开光,观性法师升座典礼。1994年8月14日上午,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龙华古寺方丈明旸法师主持并隆重举行了全堂佛像开光仪式。上海佛教信徒以及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诸山长老800余人参加了佛像开光典礼,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的法师和信众专程来沪庆贺开光盛典,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此次活动发来了贺电。1992年沉香阁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推荐阅读:
- 上海导游词精选
- 上海导游词的范文800字范文
- 上海导游词800字
- 最新的上海导游词
- 关于上海的导游词范文
- 上海的导游词推荐
- 上海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