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台湾经济奇迹。今天皮皮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台湾导游词精选。
台湾导游词精选篇1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隔同富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现在新中横公路已将阿里山与玉山风景区串连起来。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而邹族原住民人文资源给阿里山更增添了许多奇趣。日出 闻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位置与时间均不同(因地球公转所致),祝山观日楼上为最好的观日点,前往祝山,可至阿里山火车站或沼平车站搭乘祝山观日火车(车程约25分钟)或自沼平公园观日步道牌楼拾阶而上(步程约40分钟,沿路皆有指示牌),观日楼广场前有嘉义与南投两县界及日出详图。
云海 名列台湾八景之一的阿里山云海,通常出现于日出或薄暮天气晴朗而有浮云时;层层云雾波浪起伏,掩盖附近山峰,有如小岛自浩瀚大海中露出。观赏云海最好的季节是秋天。
晚霞 阿里山晚霞之所以艳丽,乃因海拔两千多公尺的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导致空气中的紫外线强,使天际所呈现的蓝天比平地绚丽,晚霞相对就较艳丽。
森林阿里山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以桧木原始林最为珍贵。受到高度的影响,阿里山植物分布呈现热带、暖带、温带与寒带。从平地到海拔800米的独立山一带为热带林,此区显著的植物多为龙眼、相思树、杉木、麻竹与桂竹林。自独立山到海拔1,800米的屏遮那则属于暖带林之范围,代表树种为樟木、楮与楠木,而奋起湖与十字路一带的柳杉林为此区较特殊的植物相。温带林指的是屏遮那以上到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阿里山五木-铁杉、台湾扁柏、华山松、台湾杉与红桧(神木)主要分布于此。一八九九年日本人发现阿里山森林后,将这片原始林辟建为重要林场,台湾光复后,为了保育乃禁止砍伐,开发为森林游乐区。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阿里山花季,山樱、吉野樱与重瓣樱等,将整座山装点成美丽缤纷的花海。而步行在古木参天的林荫道上,除吸取森林芬多精外,还可聆听画眉科、莺科、山雀科与鸫科等鸟类优美鸣声(阿里山为台湾十大最佳赏鸟地点之一,属于中海拔鸟类区)。甚至区内原先已遭砍伐的千年老树,其留下来的半截枯木树根造型,亦值得赏玩。姐妹潭等景点当然更不容错过。
高山铁路 阿里山森林铁路为世界上著名的登山铁路之一。全线自海拔30米的嘉义,一路爬升至2,216米高的阿里山,全程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沿途可欣赏热、暖、温等不同森林带之植物种类变化与美丽的山脉、溪谷。当火车以推进方式运转至独立山时,为迁就急峻的山形,则须以螺旋型环绕独立山三周(约五公里长、两百公尺高)而至山顶。当回旋上山时,在车上可三度看到忽左忽右的樟脑寮车站仍在山下,然后铁道再以8字型方式离开独立山。而自屏遮那站到第一分道后,铁路呈z字型曲折前进,经过三个分道时,火车时而往前拖、时而在后推,终抵阿里山,故有“阿里山火车碰壁之称”。一九八六年,由台湾人自行开辟的祝山支线通车,以阿里山新站为起点,蜿延于海拔2,216~2,451米的高山间,经十字路口转高岳至祝山,这是台湾人自建的第一条高山铁路,专供祝山观日行。白木林为石猴游憩区之奇观,在森林大火后,矮小的植物被烧光,仅剩高大的松、杉类枯干,这些火烧木经过风吹日晒、雨淋霜打,表皮转白,成了醒目之景观。安排一小时的健行览胜,看看游憩区内古早味的樟脑寮、笋灶与木炭窑,经由解说牌可了解其制造过程。至于聆风亭、望乡亭与栖霞亭等凉亭,则是聆听松涛或远眺草岭风光的好地点。此外,“台湾一叶兰展示区”展示了台湾珍贵稀有野生兰的生态史;一叶兰以阿里山为生长区,每年二至四月开花,因花下仅长一片叶而得名。
台湾导游词精选篇2
小琉球位于高屏溪口之南,东港港口西南约15公里处,是台湾省附近14属岛中唯一的珊瑚礁岛屿,隶属屏东县琉球乡。整个岛屿北宽南狭,周围12公里,面积约6.8平方公里,地势略向东北缓斜,沿岸有因海水侵蚀所形成的珊瑚礁奇岩,南部多悬崖,西部沿岸略有沙滩分布,表面上覆盖珊瑚礁石灰岩,目前属于大鹏湾国家风景区的一部分。全世界超过6平方公里珊瑚礁岛,只有7个。小琉球岛屿完全由珊瑚礁组成,珊瑚礁成长的非常非常缓慢,它可以凝结成一个大的陆地让游客坐车可以浏览,这个真的是蛮不简单的事情。
小琉球没有过度开发的工业,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从珍贵的绿蠵(xi西)龟到海星、海蛎,都可以在小琉球清澈的海水与美丽的海滩中找到。从屏东县的东港码头上船只要30分钟就可抵达小琉球,开启新的海岛生活。小琉球晚霞风景在清代时就已列入南台湾八景之一,其风光均由岛上的环岛公路串连成一线,依地理形态区分有北线环岛公路上的花瓶岩、灵山寺、美人洞、山猪沟、乌鬼洞,多珊瑚礁地形、断崖、银合欢景观;南线环岛公路上的小琉球海底动物园、倩女台、龙虾洞等,以砾石、沙滩、琼麻为主要景观;此外内陆公路沿线以庙宇为主,有三隆宫、碧云寺可供赏游。岛上的三隆宫俗称王爷庙,供奉朱府、池府、吴府三姓王爷,俗称三府千岁;清乾隆初年福建省城有一叫陈明山的,携带供奉的三千岁王爷,乘一小船平安抵达小琉球并搭建草庙一间,是为三隆宫之始,以三隆宫为主的三年一科的迎王,是地方最大的盛事,届时迁居各地的乡民都扶老携幼而回,男人不分阶级都是大辇的轿班,妇女则负责煮点心供应轿班、香客午餐,沿路都有饮料可供自由取用,绕境沿途也有办案、封神之事,皆为本地迎王最大特色。
灵山寺位于小琉球北方山崖上,当乘坐交通船可以看见由叁座殿宇相连而成的灵山寺,寺庙由陈乃等仕绅募资兴建,并有台湾省警备总部琉球职训叁总队、海军实践队大力帮助,从民国四十六年开始耗费叁年完成。寺内供奉释迦牟尼佛祖、临水夫人陈靖姑以及前殿的五府千岁大殿。
位于小琉球西南部的乌鬼洞,是岛上最有名的景点。传说郑成功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荷兰人留下的少数黑奴潜居洞中。几年后,有英军小艇登陆观景,黑奴乘隙抢物烧船,并杀尽英军。英-队为此上岸搜查,将黑奴全部烧死洞中,“乌鬼洞”的名称就此留传。洞口低狭如裂缝,游人要匍匐而入,里面潮湿阴暗,曲折深远,洞内先后发现有石床、石桌、石锣、石鼓等物。
台湾导游词精选篇3
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全潭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湖面周围三十三公里,以拉鲁岛(光华岛)为界,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如月钩,故而得名。
日月潭几乎是台湾风景的代名词,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葱笼,潭水晶莹剔透,上下天光,湖中有小岛浮现,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其海拔760米的高度,造就日月潭宛如图画山水的氤氲水气及层次分明的山景变化,乘船游湖、亲近潭水,才能完全体会日月潭之晨昏美景。
日月潭发源于合欢山,最早日月潭只是个小湖泊,日本人占据时代,为了发电所需,日人从浊水溪最靠近日月潭的武界处,拦砂截取浊水溪流水,修筑了一条15公里长的地下水道,穿过水社大山进到日月潭,淹没众多小山丘,形成今天的日月潭。由于日月潭是利用洼地注水而成,山峦环绕,水道蜿蜓纷岐,景观甚佳。日月潭的水,主要用于发电,一年发电量达50亿度,占台湾水力发电的56%,发电效益达125亿元。由于它是台湾岛内少见的活水库,水库的水每日透过台电抽蓄发电循环使用,宛如活水,水质透明,藻类植物不易滋生,而曲腰鱼、奇力鱼、潭虾等鱼虾繁殖非常快。
日月潭环湖一周,约33公里,过去仅有日潭公路,一九xx年九月间,月潭公路完工后,使日月潭环湖公路也随之建成,游客可开车或骑摩托车,沿湖游览各个景点。环湖公路共设有两处收费站:一在日潭,中信大饭店附近;一在月潭潭头,即日月潭的最南端点。以日潭收费站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游览日月潭环湖上各景点,依次是文武庙、孔雀园、日月村(德化社)、玄奘寺、慈恩塔、玄光寺。
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这个大潭里有两条恶龙,揽下了太阳和月亮,把它们当作珠球在潭里玩耍取乐。从此,天地漆黑一团,人们无法生活了。后来,有一位名叫大尖哥的高山族青年,在划船姑娘水社妹的帮助下,来到湖里。一个用金箭重创恶龙的头部,一个用绣花针刺伤恶龙的眼睛,夺回了太阳和月亮。可是,不管他们怎样用力往天上抛,太阳和月亮就是升不起来。后来,他们俩从玉山上拔来两棵棕榈树,终于把太阳和月亮顶上了天。而大尖哥和水社妹变成了两座山,守护在大潭旁边,这就是大尖山和水社山。之后,人们发现,潭中小岛把大湖分成两半,一半状似日轮,一半形如月钩,于是就把此潭命名为“日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