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湖心亭看雪》18

29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型:赏读课  

教学方法:读读,说说,议议。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  

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  

二、   作者及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三、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  

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注音:崇祯 (chóng zhēn)   更(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毡(zhān)  更(gèng)有此人    喃喃(nán)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教师提示下列词语,学生试译,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  

是日更定:是,这。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算起。定,开始.  

余挐一小舟:撑,划。  

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冰花一片弥漫。  

上下一白:全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及下船:等到。  

(3)试译下列文句,突破难点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b、拥毳衣炉火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页,当前第1123

d、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e、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f、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学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5)请同学试译课文,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举手提问或同学讨论;如无太多疑问,则请同学试译段落(可直译,可意译),其他同学评价。  

四、   整体感知文意  

1、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课文大意来评价一下吗?  

(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  

2、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  

(学生讨论并明确课文所写“痴人”的“痴行,痴景,痴情”。)  

                                    痴行:大雪独行  

痴景(奇景)(白描): 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   醉情自然  

3、“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五、   合作探究:  

1、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补: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白描的例子:  (抽象、概括)  

a、《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韬《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4、渲染的例子: (形象,具体)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风……《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六、   比较阅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3页,当前第2123

2、二文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七、   结束课文:  

《红楼梦》中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却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用“痴笔”叙“痴事”,绘“痴景”,抒“痴情”,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借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趣。  

八、   布置作业:  

1、背诵和默写课文。  

2、利用白描手法写人或物片段。  

3、收集有关“西湖”“冬雪”的诗歌。(附有关诗词)  

板书:                    湖心亭看雪  

                痴行:大雪独行  

上下一白  

痴景(奇景):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白描:抽象、概括  

渲染: 形象,具体  

有感于西湖的诗         1、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2、【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 【宋】林升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有关咏雪的诗  

1.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7.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8.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10.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页,当前第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