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精选14篇)
盐类的水解 篇1
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1)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过程 :
引入
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三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溶解,然后用pH试纸加以检验。
实验
现象:醋酸钠:显碱性
氯化钠:显中性
氯化铵:显酸性
提问
(1) (1) 哪些酸是强酸或弱酸?
(2) (2) 哪些碱是强碱或弱碱?
(3) (3) 盐分为哪几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络盐
强酸弱碱盐(氯化铵)
正盐: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
强酸强碱盐(氯化钠)
弱酸弱碱盐(醋酸铵)
设问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
讨论
醋酸钠、氯化钠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而纯水中[H+]=[OH-],显中性。而实际上醋酸钠显碱性,即[H+]<[OH-],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即[H+]>[OH-].
板书
CH3COONa pH>7 [OH-]>[H+]
NH4Cl pH<7 [H+]>[OH-]
NaCl pH=7 [H+]=[OH-]
明确
醋酸钠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发生了作用。
那么醋酸钠电离出的哪一种离子能使水中的[H+]、[OH-]发生变化?
H2O ===H+ + OH-
NaAc ====Ac- + Na+
CH3COO-能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难电离的醋酸分子,从而使水的电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时,[Ac-]下降,[OH-]升高,[H+]下降,那么,醋酸钠与水的反应能不能进行得很彻底呢?
板书
NaAc ===Na+ + Ac-
+
H2O ===OH- + H+
Hac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NH4Cl ===NH4+ + OH-
+
H2O ===OH- + H+
NH3.H2O
NH4Cl + H2O ====NH3.H2O + HCl
以上两种溶液都并存着两个平衡
提问
上述两种盐溶液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醋酸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的过程。
氯化铵与水反应的实质是:氯化铵电离出的铵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的过程。
板书
: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动,引起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水解的结果:生成了酸和碱,因此盐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酸 + 碱 ====盐 + 水
板书
1.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如:醋酸钠)弱酸阴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平衡时,氢氧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
例如:Na2CO3二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
第一步,生成酸式盐和碱
Na2CO3 ===2Na+ + CO32-
+
H2O =====OH- + H+
HCO3-
离子方程式:CO32- + H2O ==HCO3- + OH-
第二步,水解生成酸和碱
NaHCO3 ====Na+ + HCO3-
+
H2O ======OH- + H+
H2CO3
离子方程式:HCO3- + H2O ===H2CO3 + OH-
说明
碳酸钠第二步水解的程度非常小,平衡时碳酸浓度很小,不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练习
硫化钠、磷酸钾分步水解的方程式。
板书
弱酸的阴离子+ 水====弱电解质+ 氢氧根离子
结果:氢氧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 溶液呈碱性。
板书
2. 2. 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如:氯化铵)
实质: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结果: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酸性。
板书
AlCl3 ====Al3+ 3Cl-
+
3H2O ===3OH- + 3H+
Al(OH)3
Al3+ + 3H2O ===Al(OH)3 + 3H+
NH4+ + H2O ===NH3.H2O + H+
Fe3+ + 3H2O ===Fe(OH)3 + 3H+
弱碱阳离子 + 水 ====弱电解质 + 氢离子
结果: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显酸性。
板书
3. 3. 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如:醋酸铵)
NH4Ac ===NH4+ + Ac-
+ +
H2O ===OH- + H+
NH3.H2O Hac
NH4+ + Ac- + H2O ===NH3.H2O + Hac
由于一水合氨和醋酸的电离度相近,因此铵离子、醋酸跟离子水解程度相近,从二溶液显中性。
设问
硫化铝在水溶液中不存在,这是为什么?
分析
Al2S3 + 6H2O ==2Al(OH)3 + 3H2S
如果水解生成的酸碱是极弱的,并且是难溶物和气体,水解程度趋于完全。
如:碳酸铵等。
板书
4. 4.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强酸强碱盐电离出的阴离子、阳离子都不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溶液中盐电离的阳离子、阴离子和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数目都保持不变,没有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显中性。
板书
影响水解的因素:
(1) (1) 内因:盐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的能力的大小,组成盐的酸或碱的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无弱不水解,有弱即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 (2) 外因:(一)温度:由于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而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会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
(二)浓度:溶液浓度越小,实际上是增加了水的量,可使平衡相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最好用勒沙特例原理中浓度同时减小的原理来解释)。
例题
1. 1. 判断溶液的pH值:
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等。
2. 2. 如何对比NaX、NaY、NaZ的碱性。已知;酸性HX》HY》HZ
3. 3. RU如何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碱性。
4. 4. 将氯化铝、偏铝酸钠、氯化铁分别蒸干灼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板书
与盐类水解有关的应用
1. 1. 明矾的净水作用
2. 2. 热碳酸钠溶液的洗涤力强
3. 3.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4. 4. 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镁粉产生氢气
5. 5. 蒸发氯化铁溶液,不能得到纯绿化铁
6. 6. 焊接时可用氯化锌、氯化铵溶液除锈
7. 7.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加少量盐酸
8. 8. 泡沐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9. 9. 比较盐溶液的pH值大小
10. 10. 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例如: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和氢氧化钠中和,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1. 11. 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12. 12.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某些肥料不宜混合使用。(如:草木灰、碳酸铵、重钙等)
作业
教材 47-48页 1 2 做在书上,3、4、5做在作业 本上。
练习册:独立完成。
盐类的水解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
液、pH试纸。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演示]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板书]一、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播放课件]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
解原理。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
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
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板书](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或 CH3COO-+H2O CH3COOH+OH-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
。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讨论]分析 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
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
形式。
[板书]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讨论]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
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
酸性。
[讨论]以 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由于 NaCl电离出的 Na+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 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
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总结]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盐类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能
弱酸阴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
能
弱碱阳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酸性
强酸强碱盐
NaCl
不能
无
无
中性
(投影显示空表,具体内容由学生填)
[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2)NH4NO3(3)Na2SO4(4)CuSO4
2.在Na2CO3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32-) B.c(H+)>c(OH-)
C.c(CO32-)>c(HCO3-) D.c(HCO3-)>c(OH-)
[作业 布置]课本习题 一、二、三
盐类的水解 篇3
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1)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过程 :
引入
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三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溶解,然后用pH试纸加以检验。
实验
现象:醋酸钠:显碱性
氯化钠:显中性
氯化铵:显酸性
提问
(1) (1) 哪些酸是强酸或弱酸?
(2) (2) 哪些碱是强碱或弱碱?
(3) (3) 盐分为哪几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络盐
强酸弱碱盐(氯化铵)
正盐: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
强酸强碱盐(氯化钠)
弱酸弱碱盐(醋酸铵)
设问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
讨论
醋酸钠、氯化钠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而纯水中[H+]=[OH-],显中性。而实际上醋酸钠显碱性,即[H+]<[OH-],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即[H+]>[OH-].
板书
CH3COONa pH>7 [OH-]>[H+]
NH4Cl pH<7 [H+]>[OH-]
NaCl pH=7 [H+]=[OH-]
明确
醋酸钠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发生了作用。
那么醋酸钠电离出的哪一种离子能使水中的[H+]、[OH-]发生变化?
H2O ===H+ + OH-
NaAc ====Ac- + Na+
CH3COO-能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难电离的醋酸分子,从而使水的电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时,[Ac-]下降,[OH-]升高,[H+]下降,那么,醋酸钠与水的反应能不能进行得很彻底呢?
板书
NaAc ===Na+ + Ac-
+
H2O ===OH- + H+
Hac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NH4Cl ===NH4+ + OH-
+
H2O ===OH- + H+
NH3.H2O
NH4Cl + H2O ====NH3.H2O + HCl
以上两种溶液都并存着两个平衡
提问
上述两种盐溶液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醋酸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的过程。
氯化铵与水反应的实质是:氯化铵电离出的铵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的过程。
板书
: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动,引起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水解的结果:生成了酸和碱,因此盐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酸 + 碱 ====盐 + 水
板书
1.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如:醋酸钠)弱酸阴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平衡时,氢氧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
例如:Na2CO3二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
第一步,生成酸式盐和碱
Na2CO3 ===2Na+ + CO32-
+
H2O =====OH- + H+
HCO3-
离子方程式:CO32- + H2O ==HCO3- + OH-
第二步,水解生成酸和碱
NaHCO3 ====Na+ + HCO3-
+
H2O ======OH- + H+
H2CO3
离子方程式:HCO3- + H2O ===H2CO3 + OH-
说明
碳酸钠第二步水解的程度非常小,平衡时碳酸浓度很小,不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练习
硫化钠、磷酸钾分步水解的方程式。
板书
弱酸的阴离子+ 水====弱电解质+ 氢氧根离子
结果:氢氧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 溶液呈碱性。
板书
2. 2. 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如:氯化铵)
实质: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结果: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酸性。
板书
AlCl3 ====Al3+ 3Cl-
+
3H2O ===3OH- + 3H+
Al(OH)3
Al3+ + 3H2O ===Al(OH)3 + 3H+
NH4+ + H2O ===NH3.H2O + H+
Fe3+ + 3H2O ===Fe(OH)3 + 3H+
弱碱阳离子 + 水 ====弱电解质 + 氢离子
结果: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显酸性。
板书
3. 3. 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如:醋酸铵)
NH4Ac ===NH4+ + Ac-
+ +
H2O ===OH- + H+
NH3.H2O Hac
NH4+ + Ac- + H2O ===NH3.H2O + Hac
由于一水合氨和醋酸的电离度相近,因此铵离子、醋酸跟离子水解程度相近,从二溶液显中性。
设问
硫化铝在水溶液中不存在,这是为什么?
分析
Al2S3 + 6H2O ==2Al(OH)3 + 3H2S
如果水解生成的酸碱是极弱的,并且是难溶物和气体,水解程度趋于完全。
如:碳酸铵等。
板书
4. 4.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强酸强碱盐电离出的阴离子、阳离子都不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溶液中盐电离的阳离子、阴离子和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数目都保持不变,没有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显中性。
板书
影响水解的因素:
(1) (1) 内因:盐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的能力的大小,组成盐的酸或碱的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无弱不水解,有弱即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 (2) 外因:(一)温度:由于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而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会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
(二)浓度:溶液浓度越小,实际上是增加了水的量,可使平衡相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最好用勒沙特例原理中浓度同时减小的原理来解释)。
例题
1. 1. 判断溶液的pH值:
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等。
2. 2. 如何对比NaX、NaY、NaZ的碱性。已知;酸性HX》HY》HZ
3. 3. RU如何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碱性。
4. 4. 将氯化铝、偏铝酸钠、氯化铁分别蒸干灼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板书
与盐类水解有关的应用
1. 1. 明矾的净水作用
2. 2. 热碳酸钠溶液的洗涤力强
3. 3.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4. 4. 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镁粉产生氢气
5. 5. 蒸发氯化铁溶液,不能得到纯绿化铁
6. 6. 焊接时可用氯化锌、氯化铵溶液除锈
7. 7.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加少量盐酸
8. 8. 泡沐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9. 9. 比较盐溶液的pH值大小
10. 10. 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例如: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和氢氧化钠中和,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1. 11. 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12. 12.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某些肥料不宜混合使用。(如:草木灰、碳酸铵、重钙等)
作业
教材 47-48页 1 2 做在书上,3、4、5做在作业 本上。
练习册:独立完成。
盐类的水解 篇4
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1)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过程:
引入
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三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溶解,然后用ph试纸加以检验。
实验
现象:醋酸钠:显碱性
氯化钠:显中性
氯化铵:显酸性
提问
(1) (1) 哪些酸是强酸或弱酸?
(2) (2) 哪些碱是强碱或弱碱?
(3) (3) 盐分为哪几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络盐
强酸弱碱盐(氯化铵)
正盐: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
强酸强碱盐(氯化钠)
弱酸弱碱盐(醋酸铵)
设问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
讨论
醋酸钠、氯化钠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而纯水中[h+]=[oh-],显中性。而实际上醋酸钠显碱性,即[h+]<[oh-],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即[h+]>[oh-].
板书
ch3coona ph>7 [oh-]>[h+]
nh4cl ph<7 [h+]>[oh-]
nacl ph=7 [h+]=[oh-]
明确
醋酸钠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发生了作用。
那么醋酸钠电离出的哪一种离子能使水中的[h+]、[oh-]发生变化?
h2o === h+ + oh-
naac ==== ac- + na+
ch3coo-能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难电离的醋酸分子,从而使水的电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时,[ac-]下降,[oh-]升高,[h+]下降,那么,醋酸钠与水的反应能不能进行得很彻底呢?
板书
naac === na+ + ac-
+
h2o === oh- + h+
hac
ch3coo- + h2o ==== ch3cooh + oh-
nh4cl === nh4+ + oh-
+
h2o === oh- + h+
nh3.h2o
nh4cl + h2o ==== nh3.h2o + hcl
以上两种溶液都并存着两个平衡
提问
上述两种盐溶液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醋酸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的过程。
氯化铵与水反应的实质是:氯化铵电离出的铵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的过程。
板书
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动,引起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水解的结果:生成了酸和碱,因此盐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酸 + 碱 ==== 盐 + 水
板书
1.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如:醋酸钠)弱酸阴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平衡时,氢氧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
例如:na2co3二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
第一步,生成酸式盐和碱
na2co3 === 2na+ + co32-
+
h2o ===== oh- + h+
hco3-
离子方程式:co32- + h2o == hco3- + oh-
第二步,水解生成酸和碱
nahco3 ==== na+ + hco3-
+
h2o ====== oh- + h+
h2co3
离子方程式:hco3- + h2o === h2co3 + oh-
说明
碳酸钠第二步水解的程度非常小,平衡时碳酸浓度很小,不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练习
硫化钠、磷酸钾分步水解的方程式。
板书
弱酸的阴离子+ 水==== 弱电解质+ 氢氧根离子
结果:氢氧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 溶液呈碱性。
板书
2. 2. 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如:氯化铵)
实质: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结果: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酸性。
板书
alcl3 ==== al3+ 3cl-
+
3h2o === 3oh- + 3h+
al(oh)3
al3+ + 3h2o === al(oh)3 + 3h+
nh4+ + h2o === nh3.h2o + h+
fe3+ + 3h2o === fe(oh)3 + 3h+
弱碱阳离子 + 水 ==== 弱电解质 + 氢离子
结果: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显酸性。
板书
3. 3. 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如:醋酸铵)
nh4ac === nh4+ + ac-
+ +
h2o === oh- + h+
nh3.h2o hac
nh4+ + ac- + h2o === nh3.h2o + hac
由于一水合氨和醋酸的电离度相近,因此铵离子、醋酸跟离子水解程度相近,从二溶液显中性。
设问
硫化铝在水溶液中不存在,这是为什么?
分析
al2s3 + 6h2o == 2al(oh)3 + 3h2s
如果水解生成的酸碱是极弱的,并且是难溶物和气体,水解程度趋于完全。
如:碳酸铵等。
板书
4. 4.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强酸强碱盐电离出的阴离子、阳离子都不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溶液中盐电离的阳离子、阴离子和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数目都保持不变,没有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显中性。
板书
影响水解的因素:
(1) (1) 内因:盐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的能力的大小,组成盐的酸或碱的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无弱不水解,有弱即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 (2) 外因:(一)温度:由于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而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会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
(二)浓度:溶液浓度越小,实际上是增加了水的量,可使平衡相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最好用勒沙特例原理中浓度同时减小的原理来解释)。
例题
1. 1. 判断溶液的ph值:
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等。
2. 2. 如何对比nax、nay、naz的碱性。已知;酸性hx》hy》hz
3. 3. ru如何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碱性。
4. 4. 将氯化铝、偏铝酸钠、氯化铁分别蒸干灼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板书
与盐类水解有关的应用
1. 1. 明矾的净水作用
2. 2. 热碳酸钠溶液的洗涤力强
3. 3.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4. 4. 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镁粉产生氢气
5. 5. 蒸发氯化铁溶液,不能得到纯绿化铁
6. 6. 焊接时可用氯化锌、氯化铵溶液除锈
7. 7.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加少量盐酸
8. 8. 泡沐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9. 9. 比较盐溶液的ph值大小
10. 10. 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例如: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和氢氧化钠中和,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1. 11. 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12. 12.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某些肥料不宜混合使用。(如:草木灰、碳酸铵、重钙等)
作业
教材 47-48页 1 2 做在书上,3、4、5做在作业本上。
练习册:独立完成。
盐类的水解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
液、ph试纸。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演示]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板书]一、盐类的水解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播放课件]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
解原理。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
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
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板书](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或 ch3coo-+h2o ch3cooh+oh-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
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讨论]分析 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
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
形式。
[板书]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讨论]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
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
酸性。
[讨论]以 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由于 nacl电离出的 na+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 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
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总结]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盐类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能
弱酸阴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
能
弱碱阳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酸性
强酸强碱盐
nacl
不能
无
无
中性
(投影显示空表,具体内容由学生填)
[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2)nh4no3(3)na2so4(4)cuso4
2.在na2co3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32-) b.c(h+)>c(oh-)
c.c(co32-)>c(hco3-) d.c(hco3-)>c(oh-)
[作业布置]课本习题 一、二、三
盐类的水解 篇6
第二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实验2.将新制备的 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分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 , 及
∴ ………………(2)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习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纯水中 和
C. 中电子和中子 D.明矾溶液中 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 B. C. 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
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的碱过量 (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盐类的水解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对盐类水解的应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对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建立起“事物变化,内因是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变化的条件”的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前面所学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材密切联系上一节,引导学生联想盐溶液是否呈中性。并通过〔实验3-1〕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组成该盐的酸或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把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联系起来,为分类讨论奠定了基础。
在分类介绍时,重点说明盐类电离产生的弱酸或弱碱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所产生的影响,并配以形象化的示意图,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本节教学重点。之后,教材提及强酸可碱盐不水解,并简单说明其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前两类盐水解的本质。关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大纲没有要求。
关于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盐类水解的利用,大纲只要求A层次,但在具体讨论盐类水解的利用的实例时,往往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本质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通过分析,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法建议
关于盐类水解
本内容是对所学的电离理论、水的电离平衡、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中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本节的有关问题。
1.关于盐类水解的引入,可采取探究讨论的形式。结合上一节知识,提出问题。将课本中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操作。
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从而使学生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2.盐类水解的本质
以 的水解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说明盐类水解的本质。
(1)提出问题:①在 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
② 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③为什么 溶液显酸性?
(2)分析讨论:通过上述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运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促使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增大,从而使溶液呈酸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引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并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分析接下来的几种盐的水解。
与水电离的 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醋酸,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逐渐增大,直至建立新的平衡,结果, ,因而 溶液显碱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时可利用图3-10帮助学生理解,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盐类水解的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通过分析,总结出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
谁弱谁水解:水解离子一定是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谁强显谁性:碱强显碱性,酸强显酸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3.关于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l)找出盐类组成中发生水解的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因此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为使学生明确这一点,可让学生仔细观察 、 溶于水时的现象。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中一般用“ ”号。
(4)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第一步较容易发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难,水解时以第一步为主。
(5)安排适当的课内外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关于盐类水解的利用
包括两个方面介绍。一是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二是讨论盐为水解知识的应用。
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指出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通过对一系列分类实例的讨论分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课题:
重点: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采用实验手段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实验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1)用蒸馏水配制 溶液, 溶液, 溶液。
(2)用 试纸测定三种盐溶液的 ,并记录:
:
教师设疑:(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2.盐类水解实质
教师通过对强碱弱酸所生成盐的水解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盐溶液是碱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盐溶液呈酸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3.引导归纳盐组成与其水解和溶液酸碱性的内在联系。
教学步骤
(一)知识准备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可以理解盐可以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生成)
(二)引入新课
1.准备四种盐溶液。分别测定它们 。并作记录:
溶液酸碱性分析
(1) 溶液。
(2) 溶液。
(3) 溶液。
(4) 溶液。
2.根据现象引导思考:
(1)盐溶液是否一定都呈中性?从实验现象你认为哪些盐溶液可呈中性?
(2)为什么盐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呢?
(3)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3.点题
本节讨论的盐类水解知识帮助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1)盐类水解实质:
① 溶液(弱碱强酸盐,水溶液 ,呈酸性)
(盐电离强电解质电离是完全的)
(水电离,弱电解电离是部分的,可逆的)
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促使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增大,从而使溶液呈酸性。
水解方程式:
水解离子方程式:
② 溶液(强碱弱酸盐,水溶液 ,呈碱性)
(盐,弱电解质,完全电离)
(水,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分子,使溶液中 减少,促使 的电离,从而使溶液中 增大,溶液呈现碱性。
③ 溶液
(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由于 结合 的能力与 的能力相当,使溶液中 与 仍相等,所以溶液呈中性。
(三)随堂练习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是( )
A. B. C. D.
2.判断下列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
B.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盐溶液的酸脓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两倍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
A. B. C. D.
4.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5.为了使 溶液中 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A.适量盐酸 B.适量 溶液
C.适量KOH溶液 D.适量KHS溶液
(四)总结、扩展
1.盐类水解的实质
在溶液中,由于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和 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或中性。
2.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
(1)通常盐类水解程度是很小的,而且是可逆的。
(2)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①强酸弱碱生成的盐水解:溶液呈酸性,是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对应的弱碱,使溶液显酸性。如: 等。
②强碱弱酸生成的盐水解,溶液呈碱性,原因是弱酸根发生水解,生成对应弱酸,使溶液显碱性,如: 等。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如 等。
④弱酸弱碱盐强烈水解。(此内容大纲不作要求,不宜向学生补充)
a.酸强于碱,显酸性,如 ;
b.碱强于酸,显碱性,如
c.酸碱相当,显中性,如
⑤弱酸酸式盐水解:取决于酸式酸根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相对大小。
a.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如 等。
b.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如 等。
3.扩展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洗衣粉中加入由磷酸脱水制得的多磷酸的钠盐作配料,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但使用此类洗衣粉会造成水质污染。
(1)试简述污染水质的原因。
(2)某种无磷洗衣粉中加入了硅酸钠作配料,试说明这种配料的有关性质和作用。
板书设计
一、盐的组成类别
1.强酸强碱盐:如 等;
2.强酸弱碱盐:如 等;
3.弱酸弱碱盐:如 等;
4.弱酸弱碱盐:如 等;
二、实验测定盐溶液的 是不是都等于7
1.测蒸馏水 ;
2.测 溶液 ;
3.测 溶液 ;
4.测 溶液 值。
列表比较:
提出问题:为什么都是盐溶液的(2)(3)(4)三种溶液 会有显著差异呢?
:强酸强碱盐 ;
:强碱弱酸盐 ;
:强碱强酸盐 ;
剖析原因:写出离子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
与 电离出来 结合成弱电解质
破坏了水电离平衡,减少水电离,使溶液中 浓度增大,碱性增强。
与 电离出来的 结合生成弱碱 ,破坏了水电离平衡,促使水电离,使溶液中 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只电离。溶液显中性。
三、引出水解定义,归纳水解一般规律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 或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水解。
2.水解一般规律:
谁弱谁水解:水解离子一定是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谁强显谁性:碱强显碱性,酸强显酸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盐类的水解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的水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对盐类水解的应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对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建立起“事物变化,内因是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变化的条件”的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前面所学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材密切联系上一节,引导学生联想盐溶液是否呈中性。并通过〔实验3-1〕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组成该盐的酸或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把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联系起来,为分类讨论盐类的水解奠定了基础。
在分类介绍盐类的水解时,重点说明盐类电离产生的弱酸或弱碱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所产生的影响,并配以形象化的示意图,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本节教学重点。之后,教材提及强酸可碱盐不水解,并简单说明其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前两类盐水解的本质。关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大纲没有要求。
关于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盐类水解的利用,大纲只要求A层次,但在具体讨论盐类水解的利用的实例时,往往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本质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通过分析,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法建议
关于盐类水解
本内容是对所学的电离理论、水的电离平衡、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中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本节的有关问题。
1.关于盐类水解的引入,可采取探究讨论的形式。结合上一节知识,提出问题。将课本中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操作。
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从而使学生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2.盐类水解的本质
以 的水解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说明盐类水解的本质。
(1)提出问题:①在 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
② 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③为什么 溶液显酸性?
(2)分析讨论:通过上述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运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促使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增大,从而使溶液呈酸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引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并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分析接下来的几种盐的水解。
与水电离的 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醋酸,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逐渐增大,直至建立新的平衡,结果, ,因而 溶液显碱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时可利用图3-10帮助学生理解,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盐类水解的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通过分析,总结出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
谁弱谁水解:水解离子一定是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谁强显谁性:碱强显碱性,酸强显酸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3.关于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l)找出盐类组成中发生水解的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因此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为使学生明确这一点,可让学生仔细观察 、 溶于水时的现象。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中一般用“ ”号。
(4)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第一步较容易发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难,水解时以第一步为主。
(5)安排适当的课内外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关于盐类水解的利用
包括两个方面介绍。一是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二是讨论盐为水解知识的应用。
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指出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通过对一系列分类实例的讨论分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课题:盐类的水解
重点: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采用实验手段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实验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1)用蒸馏水配制 溶液, 溶液, 溶液。
(2)用 试纸测定三种盐溶液的 ,并记录:
:
教师设疑:(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2.盐类水解实质
教师通过对强碱弱酸所生成盐的水解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盐溶液是碱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盐溶液呈酸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3.引导归纳盐组成与其水解和溶液酸碱性的内在联系。
教学步骤
(一)知识准备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可以理解盐可以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生成)
(二)引入新课
1.准备四种盐溶液。分别测定它们 。并作记录:
溶液酸碱性分析
(1) 溶液。
(2) 溶液。
(3) 溶液。
(4) 溶液。
2.根据现象引导思考:
(1)盐溶液是否一定都呈中性?从实验现象你认为哪些盐溶液可呈中性?
(2)为什么盐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呢?
(3)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3.点题
本节讨论的盐类水解知识帮助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1)盐类水解实质:
① 溶液(弱碱强酸盐,水溶液 ,呈酸性)
(盐电离强电解质电离是完全的)
(水电离,弱电解电离是部分的,可逆的)
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促使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增大,从而使溶液呈酸性。
水解方程式:
水解离子方程式:
② 溶液(强碱弱酸盐,水溶液 ,呈碱性)
(盐,弱电解质,完全电离)
(水,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分子,使溶液中 减少,促使 的电离,从而使溶液中 增大,溶液呈现碱性。
③ 溶液
(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由于 结合 的能力与 的能力相当,使溶液中 与 仍相等,所以溶液呈中性。
(三)随堂练习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是( )
A. B. C. D.
2.判断下列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
B.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盐溶液的酸脓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两倍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
A. B. C. D.
4.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5.为了使 溶液中 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A.适量盐酸 B.适量 溶液
C.适量KOH溶液 D.适量KHS溶液
(四)总结、扩展
1.盐类水解的实质
在溶液中,由于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和 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或中性。
2.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
(1)通常盐类水解程度是很小的,而且是可逆的。
(2)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①强酸弱碱生成的盐水解:溶液呈酸性,是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对应的弱碱,使溶液显酸性。如: 等。
②强碱弱酸生成的盐水解,溶液呈碱性,原因是弱酸根发生水解,生成对应弱酸,使溶液显碱性,如: 等。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如 等。
④弱酸弱碱盐强烈水解。(此内容大纲不作要求,不宜向学生补充)
a.酸强于碱,显酸性,如 ;
b.碱强于酸,显碱性,如
c.酸碱相当,显中性,如
⑤弱酸酸式盐水解:取决于酸式酸根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相对大小。
a.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如 等。
b.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如 等。
3.扩展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洗衣粉中加入由磷酸脱水制得的多磷酸的钠盐作配料,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但使用此类洗衣粉会造成水质污染。
(1)试简述污染水质的原因。
(2)某种无磷洗衣粉中加入了硅酸钠作配料,试说明这种配料的有关性质和作用。
板书设计
一、盐的组成类别
1.强酸强碱盐:如 等;
2.强酸弱碱盐:如 等;
3.弱酸弱碱盐:如 等;
4.弱酸弱碱盐:如 等;
二、实验测定盐溶液的 是不是都等于7
1.测蒸馏水 ;
2.测 溶液 ;
3.测 溶液 ;
4.测 溶液 值。
列表比较:
提出问题:为什么都是盐溶液的(2)(3)(4)三种溶液 会有显著差异呢?
:强酸强碱盐 ;
:强碱弱酸盐 ;
:强碱强酸盐 ;
剖析原因:写出离子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
与 电离出来 结合成弱电解质
破坏了水电离平衡,减少水电离,使溶液中 浓度增大,碱性增强。
与 电离出来的 结合生成弱碱 ,破坏了水电离平衡,促使水电离,使溶液中 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只电离。溶液显中性。
三、引出水解定义,归纳水解一般规律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 或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水解。
2.水解一般规律:
谁弱谁水解:水解离子一定是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谁强显谁性:碱强显碱性,酸强显酸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盐类的水解 篇9
《盐类的水解》这一节课我是这样构思的;首先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是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学难点是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这节课先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通过思考辩论,得出结论。让学生充分体验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复习水的电离平衡,由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所导致的,引出盐溶液是显中性的吗?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接着根据实验结论提出两个问题:
1、盐溶液显出不同的酸碱性,与形成盐的酸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2、以醋酸钠为例讨论强碱弱酸盐溶液为什么显碱性?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得到结论。进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是因为醋酸钠在溶于水时发生了水解的缘故,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更进一步深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氯化铵为例分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学生很容易的得出结论:由于氯化铵电离出的铵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酸性。顺理成章的得出强碱强酸盐溶液显中性是因为它不水解的缘故。
对于本课的重点:究竟什么是盐类的水解呢?盐类水解的概念的得出已是水到渠成,继而引导学生得出水解的条件、水解的实质、水解的规律以及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学生板演对照进行课堂练习,使学生学会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强化对水解实质的理解。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小结,使本节课的知识完整化,目标明朗化。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可取之处一是对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教学重点、难点明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尽管课堂突出了学生主体,然而课堂始终处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没有偏离教学活动的中心。
二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给他们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经历实践、观察、分析、推理,从而在体验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化学概念,为日后更深层次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全面掌握规律的实质奠定了基础。
三是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微观世界的东西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了,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搭建了平台。同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加了课的容量和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提升了课堂品味。不足之处是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可能会造成学生在具体书写上的不规范等具体问题的发生。而造成后面时间较紧的原因就是开始的实验探究时间较长,原想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却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能力,疏忽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弱点,给整个教学过程增添了些许不尽人意之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与反思,让我不禁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多年来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犹如一盏航标灯引领着我。教的目的是为学,那么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该备学生(即了解学生情况),而后才是备教材,而且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备,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倍功半。相信当自己再一次走进课堂的时候,一定会比这节课把握得更到位。通过反思我也深切地感受到: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必须在实践中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让课堂成为教师智慧展现的圣殿,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土,让课堂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摇篮。
盐类的水解 篇10
第二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实验2.将新制备的 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教学过程 :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分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 , 及
∴ ………………(2)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习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纯水中 和
C. 中电子和中子 D.明矾溶液中 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 B. C. 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板书设计 :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
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的碱过量 (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盐类的水解 篇11
第二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实验2.将新制备的 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教学过程 :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
在 溶液中:
例题分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 , 及
∴ ………………(2)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习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纯水中 和
C. 中电子和中子 D.明矾溶液中 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 B. C. 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板书设计 :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
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的碱过量 (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 (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盐类的水解 篇12
《盐类的水解》在老人教版中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热点以及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把盐类水解的知识点掌握并会使用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一般都需要科任老师花上6学时以上。随着新人教版的使用,在书本上《盐类的水解》规定学时是4学时,很多知识点在教材中不体现,但是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以及随堂练习中有体现,所以往往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学生上课感觉知识点比较简单,都听懂了,但是课下却不会做题。
所以,我常常在思考——如何上好新教版的《盐类水解》。
《盐类的水解》的重难点是: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学会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
1、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情境,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3、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熟悉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以讨论、小结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到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落实知识点。
6、运用多媒体技术,列出本节的知识系统板书,明确一些概念和规律。
盐类的水解 篇13
本课时主要通过实验验证盐溶液的酸碱性,并从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根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H+、OH–浓度的关系这一核心思路,综合应用本章前两节知识,分析溶液中各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盐类水解的原理,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有效地扩展知识,使学生发生认识上的飞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确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并能正确的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鉴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教学设计时突出以下特点:
一、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利用实验,由宏观结论运用化学知识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从旧知走入新知,使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愉快。
本节课归结起来优点主要有:
一、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强。本节课由于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互助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去阅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演示,口头表述,上黑板展示,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对于教材中实验的改进非常成功。把演示实验变成小组探究实验的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本节课不足之处有:
一、课堂气氛还可以更好,我想可能是学生比较紧张,另外有一个思考题设计的比较难;
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盐类水解的原理,但是盐类水解的方程式书写还不够熟练;
三、由于上一节课潘老师刚做完实验,有些药品出现了被污染,所以有两组实验出现结果偏差,然后我又重新演示以确保学生明白事实,延误了时间以至于没能按计划完成相应的练习。
总的来说,确实感觉每作一次课都会死很多脑细胞,有一些收获。
盐类的水解 篇14
1、本节课设计总体思路是先预习进行理论分析,再结合实验验证理论之后,结合定义与实质深入探寻规律。虽然和课本思路不一样,但这种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就开展学习,使课堂探究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2、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预习、探究、展示、小结、练习都自主完成,时时有事干,人人有任务,有目标,不断有新发现,有收获的喜悦,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参与,注意力集中时间持久,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效果佳。
3、课前学生自学完成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的学习,课堂通过探究与教师共同完成规律的发现和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的学习。按时完成目标任务,课堂容量大,高效率。
4、在课前通读课本划出重点和疑难点,使课本知识内化的基础上,课堂再次强调基本定义的理解,使学生关注课本,重视基础。同时,在探究案深入分析基本知识中隐含的规律,教会学生学会分析,教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其实,也是关注课本资源的开发。
5、从课本基本知识的预习,到逐步深入到规律的探究,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因为问题设计切合学生实际,注意了知识间的递进关系,同时,从学生表现来看,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6、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从开课的运动会照片开始,不断进行,有得分评价,有口头表扬,有语言激励。评价、激励及时,中肯,面向全体,有强烈的带动性和激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