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短新闻两篇

第四单元

 

单元学法导引

美国著名记者及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说过:“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这虽然有点儿夸大其词,但确实道出了新闻的重要性。特别是到了21世纪,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因此,新闻对人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消息。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其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消息的五要素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其中标题和导语是消息的核心。标题是消息的眼睛,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其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而导语是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活,要把消息中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和思想简明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 what(何事)、why(何故)。有人还补充了一个要素:how(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本单元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两篇课文都属于消息。学习这两篇课文,一定要注意整体把握,特别是《别了,“不列颠尼亚”》,作者并没有写交接仪式脱场有多么庄严,也没写欢庆回归的人们有多么激动,而足选择了一个独特视角,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历史背景中,从而突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则要把握作者通过引人一些背景资料,介绍奥斯威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来将个人的情感灌注住作者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威辛访问的感受之中。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用文字手段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介于新闻和文学之间的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题材言,必须选择真人真事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而言,必须用义学的表现方法,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真实性和义学性是报告文学的两大特征。   

    学习《包身工》这篇文章一定要注意把握文章是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主线,以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向为副线来组织材料的,这样的安排在结构上言之有序,内容上有机联系。既展现了包身工一天悲惨的生活画面,又展示了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复杂背景,从而深化主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则是一篇通讯。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给予报道的新闻体裁。除了真实、时效外,其主要特点还有生动性,即可借用描写、抒情、比喻、象征等文学手段,而不似消息主要是平面叙述,追求语言简洁、明快;其次是完整性,即其材料比消息全面、丰富,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第三是具有评论性,这点特别重要:消息足以事实说话,除评述消息外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可以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10页,当前第112345678910

《飞向太空的航程》把眼光放在历史的高度,通过叙述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刻苦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背后的艰辛过程,来表达“神舟”五号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这一重要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举国欢庆的喜悦与自豪。要认识到这次成功的发射在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在这意义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闻课程做了如下要求:

1.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

2.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3.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学海扬帆

真正的新闻工作者,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拈出那些完全称得上“新闻”的东西摆到读者面前,存留给历史。下一回基层,逛一回市场,走一趟路,对一番话,读一本书,总能有所发现,有所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新变化都不能逃脱其眼睛,这才是称职优秀的记者。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品赏《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完全称得上“新闻”的东西。

 字词积累

凝(níng)重  旗杆(gān)

枪杆(gǎn)  停泊(bó)

湖泊(pō)  瞩(zhǔ)目

明媚(mèi)  婆娑(suō)

噩(è)梦  纳粹(cuì)

凋(diāo)谢  祷(dǎo)告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易帜:变更旗帜。

隐秘:隐蔽不外露。

窒息:呼吸被阻或停止。

相关链接

1.世事沧桑话香港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6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礼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同家,两种制度”解决中国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一九九七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2.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

根据史料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疯狂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欧洲犹太人总数的一半。1942年,纳粹德同确立了灭绝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1000多座集中营先后出现在欧洲大陆。仅在波兰境内,纳粹就建立了6个死亡营,其中最大的就是位于波兰南部边境的奥斯维辛集中营。1944年末,德军在东线战场节节败退。1945年1月,苏联红军逼近奥斯维辛。纳粹试图销毁他们种族屠杀的所有证据,他们不仅烧毁了档案文件,拆除了毒气室,还强迫营内的6万名囚禁者步行向德国境内转移。1945年1月27日,一支苏军出现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他们看到的是7千多名奄奄一息的幸存者和堆积如山、来不及焚毁的尸体。10页,当前第212345678910

整体感知

在《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作者并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有多么庄严,也没写欢庆回归的人们有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历史背景中,从而突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中,作者叙述了采访奥斯维辛的经过,并且通过引入一些背景资料,介绍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本文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对自由与和平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课文探究

1.“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有何深刻的含义?

提示:标题有两层意思:(1)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2)“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提示:(1)英国的告别仪式在晚6点15分,正好是日落时分;(2)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3.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的含义?

提示: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4.《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提示: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5.“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句中,“雏菊花在怒放”这一细节该如何理解?

提示: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

6.《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提示: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向读者展现了奥斯威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威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威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威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话语貌似平静,却深刻揭露了纳粹罪恶。10页,当前第312345678910

7.《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提示: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同步训练

基础集训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雏菊(chú)    恢复(fù)

冉冉升起(rán)

b.图案(tú  àn)   陈迹(jì)

追逐游戏(zú)

c.凋谢(diāo)      焚尸(fén)

万众瞩目(shǔ)

d.沼泽(zhǎo)      处决(chǔ)

婆娑起舞(suō)

提示:d/冉 (rǎn),逐 (zhú),瞩 (zhǔ)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祷告    纳粹   颠倒    难以想象

b.废墟    掩映   绞刑    惊惧万分

c.祷告    嬉笑   肯求    心智健全

d.隐秘    窒息   凝重    表情木然

提示:c/恳求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子夜:半夜。子,半。

b.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恐惧。怖,害怕。

c.使命: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责任。使,派遣,支使。

d.囚徒:囚犯。徒,指某种人(多含贬义)。

提示:a/子,子时,旧时记时指夜里十一点到一点。

4.在句子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完全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也有人想通过访问    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②一些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    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③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    的喊叫了。

④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    

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a.幸存者 遇难者 受难者 死难者

b.受难者 死难者 遇难者 幸存者

c.遇难者 受难者 幸存者 死难者

d.死难者 幸存者 受难者 遇难者

提示:d/

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婷、杨兴合作的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报道香港回归的力作。

    b.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10页,当前第412345678910

    提示:d/问号改为逗号。

6.简要说说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这则新闻,对我们提高思想认识有何意义?(100字左右)

答:                                

                                       

                                        

                                       

提示: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好的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华夏子孙盼望祖国的大统一,希望中国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家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努力。

7.如何理解“在奥斯威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的含意?

答:                                

                                       

                                        

                                       

提示: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威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惨无人道的屠戮的强烈愤慨。10页,当前第512345678910

语段精练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②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   a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③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  b  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④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c  在南海的夜幕中。

    ⑤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8.在画线的a、b、c处填上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易旗    冉冉    消逝

    b.易旗    慢慢    消失

    c.易帜    冉冉    消失

d.易帜    慢慢    消逝

提示:c/

9.第②、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10页,当前第612345678910

提示:第②段写英国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降旗,第③段写中国在1997年7月1日的第一分钟升旗,这两段形成对比,宣告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从此恢复时香港行使主权。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间为序,并且精确到小时、分钟,这充分展示了香港回归这一事件的严肃性、重要性。

    b.文中的对比手法不止一处,都表现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

    c.作者在记录这一历史事件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自豪感。

    d.“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表现出大英帝国156年前气势汹汹地从海上袭来,现在又从海上灰溜溜地逃走。

   提示:d/“气势汹汹”“灰溜溜地逃走”不合文意。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11.“可怕”一词的内涵该怎样理解?

答:                                

                                        

                                        

                                        

                                        

提示:“阳光明媚温暖”,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10页,当前第712345678910

12.“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怎样理解?

答:                                

                                        

                                        

                                        

提示:可以从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教训的角度去理解。因为眼前的“阳光明媚”、“绿树成阴”等景象,容易使人忘记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拓展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对于德国发动二战给全世界带来的灾难,如今的多数德国人都有着强烈的忏悔意识,战后德国的表现赢得了世人的称道,令人感到这个民族经过浩劫之后更加成熟起来。

②事实上,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国人在经历了很短的感情反复之后,就对本民族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比较客观和清醒的认识。联邦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奥多尔•豪斯、阿登纳、赫尔佐克、约翰内斯、科尔、谢尔等人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

③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敌”法国真诚道歉,因此赢得了法国的宽容,为法德和解奠定了基础,也为欧洲和平做出了贡献。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他面对的是600万犹太人的亡灵,他是“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了”。1985年5月8日是德国投降纪念日,当时的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认为德国在战后四十年一直将这一天定为“战败日”是不妥的,“今天我们大家应当说,5月8日是解放的日子,它把我们大家从国家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中解放了出来。”1995年6月,科尔总理继勃兰特之后,再次

双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重申国家的歉意。

④在战后60多年里,德国一直在心甘情愿地进行彻底的赔偿。1998年,现任总理施罗德在获得大选胜利后发誓,要对那些还没有获得赔偿的纳粹受害者进行赔偿。德国的一些大公司如西门子、奔驰、大众等,提出了为“纳粹劳工”设立巨额赔偿基金,一共拿出50亿美元,对遭受纳粹迫害的100多万劳工幸存者进行最后一次赔偿。此外,德国还先后向波兰、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受害国家尤其是受害的犹太民族赔偿近1100亿马克,约合550亿美元。10页,当前第812345678910

⑤为让子孙后代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无辜牺牲者们曾经有过的不幸遭遇,德国政府将多处纳粹集中营遗址辟为纪念馆,供国民参观;他们还在教科书中增加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内容,以起到警钟长鸣的教育作用。除了语言道歉和精神忏悔以外,德国议会还通过了《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防止纳粹沉渣泛起。

⑥德国的一系列言行向外界传达着明确的信息:德国政府和人民不断肃清纳粹的影响,勇敢而严肃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就像德国副总理兼外长菲舍尔24日在第59届联大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所说,德国绝不会忘记发生在纳粹集中营的种种可怕的野蛮行径,并将始终致力于建设没有偏见的宽容与开放的社会。

13.“宿敌”这个词还可以写成    ,它的意思是:          。这个词在文中打上引号,是表明:         

                  。

提示:夙敌  一向对抗的敌人  历史上是夙敌,现在已不是夙敌

14.为这则新闻报导按导语、主体、结局进行分段(只填序号)。

答:                      

                                       

                                       

提示:①为第一部分,导语部分。②③④⑤为第二部分,主体部分。⑥为第三部分,结尾部分。

15.二战后多数德国人“强烈的忏悔意识”及其“一系列言行”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提示:历任总统和总理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甚至下跪);心甘情愿地进行彻底的赔偿;教育后人并颁布反纳粹法。

16.“道歉应从娃娃抓起”是原文中第5段的小标题,请用同样的字数,为第3、4段设小标题。

答:                      

            。

提示:历届首脑真诚道歉  甘心进行战争赔偿

17.“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句中“沉渣泛起”用的好,为什么?10页,当前第912345678910

答:                        

                                      

提示:纳粹的残渣余孽还存在,还可能蔓延滋长。比喻贴切、生动。

二、给下列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XX年10月4日,杨紫琼盛装出现在法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官邸,接受对方代表法国政府颁发最高等艺术文学骑士勋章,表扬她在影坛及各方面的贡献和杰出成就。杨紫琼的未婚夫全程陪伴左右,事后还捧起她的勋章,场面十分热闹。杨紫琼生于马来西亚,杨紫琼生于马来西亚,自小喜爱运动,打球、游泳等项目都出类拔萃。她还能弹钢琴、画中国画。她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和普通话。15岁那年只身赴英国攻读舞蹈和戏剧学位。1983年被选为马来西亚小姐。1984年以《皇家师姐》成为香港头号女打星,1992年,与成龙合作的影片《警察故事iii》公映后,成为亚洲最富知名度和片酬最高的女影星。1998年,拍摄西方经典007新片《明日帝国》,名扬国际。

答:                               

提示:杨紫琼获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

10页,当前第10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