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饮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

2、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通过“采菊”“见”等表示动作的词,理解诗人的生活志趣。

教学设想:从我校学生的实情考虑,语文基础较薄弱,知识面较窄。在初中阶段学习诗歌仅仅停留于记诵层面。因此,首先需要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在理解的层面之上再引导学生走进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层面慢慢地去感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探讨式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历来有“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之说。

请问1:“三友”、“四君子”各指代什么物?

(展示多媒体课件)

问2:你们能背出与之相关的名句吗?

(名句展示)

 

问3:透过诗句,你们能说说它们各自的品性吗?

教师归纳:(课件展示)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竹:坚强不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松:傲霜斗雪,正直坚贞。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有一句公益广告说得好:“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乡居天地,去感悟他的爱菊情结。 学生抢答:松、竹、梅

梅、兰、竹、菊

预设:

1、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

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

学生回答:

竹:正直……

松:坚强……

菊:清高……

梅:顽强…… 扣住“花草树木”单元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让背得出的同学有成就感。

顺藤摸瓜,增强学生的记忆。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念,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分节奏朗读。

 

(二)解读诗句。

1、研习第一层:

2、研习第二层

 结庐/在/人境,             采菊/东篱/下,

而无/车马/喧。             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尔,             山气/日夕/佳,

心远/地/自偏。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提问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3页,当前第1123

      明确:常言道:“心境自然凉”,作者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呢?作者的心已经远离了世俗名利、内心非常平静,所以觉得自己的住处很僻静了。

       提问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追问:你们还记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作什么吗?

明确:很好。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提问3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提问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提问5:《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辨。问: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很境界呢?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3页,当前第2123

附板书设计:

 第一 层

(((1—4) 闹中得静之况 心远地偏 思想清高

憎恶官场

心情恬适

田园可爱

 闹中得静之理  

 第二层

(5—10) 景美情悦 赏景获趣 

 隐中藏乐  

                              

学生参照注释:尔:这样

学生答 1: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

学生答2: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学生答3:“花之君子”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有感情的朗读诗句,为下面感悟文本蓄势。

理解诗句,解决重难点。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进一步理清思路,快速成诵。

(三)反复品读,加强记诵。

(四)拓展思考:

(五)作业布置: 

陶渊明身在官场,完全可以洁身自好,做一个为民谋福的清官,可他却选择隐居。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赞同他的做法吗?在今天他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1、查阅相关资料,摘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咏荆轲》、《读〈山海经〉》三首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风格。

2、课外积累一些古代隐士的材料,如林逋、李愿、严光等。储备一些写作素材。 学生活动 

联系社会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增加学生的一些积淀

3页,当前第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