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单元总揽]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它们或着重描写少年人物形象为中心,或描写人物的变化,或从人物视角了解人生。欣赏这组作品,从中可以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享受,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少年生活的故事。
   《故乡》―作者以“我”回故乡的迁居为活动顺序,再现了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内容,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文中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断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
   《孤独之旅》―作者写了一个失学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经历风雨磨练后成长的故事。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描述的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的冷酷无情,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心声》―作者通过描写一位与万卡有相似命运的学生李京京执着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注意小说的体裁的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着重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及细节描写),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得出自己的见解。
3、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语言环境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进一步认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故事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决定作用。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课文中人物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生活经验和成长历程阅读体味小说的内涵、小说的主题。
2、通过整体阅读走进作者描述的世界,深入体会感悟,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教学的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2、辨析环境的作用。
3、欣赏小说的语言。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作出自己的阅读评价。
[课时安排](共10课时)
  1、故乡(2课时)
    2、孤独之旅(1课时)
    3、我的叔叔于勒(2课时)
    4、心声(1课时)
    5、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2课时)
    6、单元小结与达标(2课时)

《成功》导学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自身及他人经验对成功有自己的看法。
2、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牛吃草的读书方法。
3、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地把观点完善起来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地把观点完善起来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牛吃草的读书方法。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

2、积累文中的成语及关于成功的名言在摘抄本上。

【课堂讨论】
一、学牛吃草:大量进食——感知文本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划出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

二、学牛吃草:不断咀嚼——研读文本
1、对构成成功的三个条件,作者分别持什么态度?又是如何来证明的?
学生自由细读课文后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互相补充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作者对文革中和现在的自命天才的人的评价分别是:“至今不解”、“不敢赞一词”。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无能为力”。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如果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你又可以怎样修改或作些补充?

4、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阐述王国维的“境界说”,体会作者引用这几句话的作用。 学生自由朗读王国维的“境界说”,然后指名背诵,接着四人小组讨论并发表小组见解,

 5、对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质疑或对自己很欣赏的句子表明看法。
学生默读课文,自由发表见解,提出质疑的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老师适时引导和提示;欣赏语句的由学生先评,老师补评。

三、学牛吃草:善于反刍——拓展文本
1、 为文中作者的观点补充论据:
根据以下提示,请你思考与之有关的例子来证明,古今中外的皆可。
a、成功需要天资b、成功需要机遇c、成功需要勤奋d、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勤奋。
学生互相交流思考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并强调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也可略作补充,如:
a、杨丽萍的舞蹈倾倒无数国内外人士,有人说她就是专门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b、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使人类在认识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当时有很多人提名牛胰岛素的研制者应当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可由于作出此贡献的人多,国内因为报名争议得很厉害,送给评审委员会的名单多达14人,而诺贝尔奖只奖给有突出贡献的一两个人,这样他们就与此奖擦肩而过。
c、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馆。有3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问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贯注的他没有听见,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书堆中。最终他成为数学大师。
类似书中的成语故事有: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程门立雪等。
d、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 9页,当前第1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