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表格设计

教学内容《马说》

教学

设计人

教学

目标1.  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2.  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学策略

重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课时2课时

教法教具朗读教学法  讨论点拨法  延伸拓展法

师  生  双  边  教  学  活  动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情境引入 我们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所借之物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爱莲说》《陋室铭》,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传世名作《马说》。学生回忆背诵课文。

二预设教学过程一、作者及文体简介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1)教师朗读。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生字、通假字。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食之不能尽其材才美不外见其真无马邪(2)提醒学生朗读节奏。(3)齐读课文2.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       翻译课文。(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拨。三、合作探讨,深层探究1.齐读课文。2.思考:(1)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伯乐?(2)品读文章三个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3)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体验与反思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2.组织学生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

     运用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的手法,写一个片断。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及句读。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学生研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过程与方法: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3页,当前第112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3页,当前第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