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学会“咚咚咚,,请开门,我是”的句式。2.喜欢听故事,懂得礼貌敲门的必要性。3.能简单续编小猴子有礼貌敲门后的情节。
二、活动准备:1.熊奶奶、小猴子、小白兔以及小木屋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故事:师:小朋友们,今天啊袁老师请来了一位新客人,你们想不想见见她?(想)可是啊这位新客人特别喜欢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谁能有礼貌的请他出来啊?(强调要点:称呼,请。。。)出示熊奶奶图片。师:熊奶奶真喜欢我们班这么有礼貌的孩子,所以袁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有关熊奶奶的故事,故事开始咯。
【二】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并提问:师:故事的题目叫《砰砰砰和咚咚咚》,完整讲述故事并利用图片教具。
师:故事听完了,1.现在我请你们告诉我,故事的题目叫什么呀?(砰砰砰和咚咚咚)2.故事里都有谁啊?(熊奶奶、小猴子和小白兔)3.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师:不记得没关系,袁老师再来讲一遍,不过这一次我要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哦。(熊奶奶住在美丽的小木屋里。今天是熊奶奶的生日,一大早她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待着小动物们的到来。突然,“砰砰砰”的声音从门上传来,是谁来了?)
师:1.谁来了呀?(小猴子),(他一手捧着个大桃子,另一只手使劲的拍打着门,嘴里还大声地喊着:“开门,开门,快开门”。)2.小猴子是怎么敲门的呀?(拍打门)3.小猴子敲门的时候是不是很安静的呀?(不是)4.那他还在干什么呢?(大声喊)5.喊什么呢?(开门,开门,快开门)6.那他喊得这么大声,熊奶奶有没有请他进小木屋啊?(没有)7.为什么啊?(没礼貌,熊奶奶不喜欢没礼貌的孩子)
师:(过了一会儿,又有新客人来了,)这个新客人是谁啊?(小白兔)小白兔是怎么敲门的呢?是这样吗?(师做拍门状)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敲门呢?在敲门的时候你会说什么呢?听听我们故事中的小白兔是怎么说的吧(“咚咚咚,熊奶奶,请开门,我是小白兔”。)这句话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如果今天袁老师要到家里去,我会敲门说。。。那如果小朋友们要到袁老师家去,你要怎么敲门,怎么说呢?(咚咚咚,,请开门,我是)真是有礼貌的孩子,我真喜欢。这句好听的话我也真喜欢,现在小朋友们要到好朋友家去了,你会怎么说怎么敲门啊?请小朋友回答(你的好朋友是谁?)(咚咚咚,,请开门,我是)师:那故事里的小白兔讲了这么好听的一句话,熊奶奶有没有请她进去啊?(有)为什么呀?(有礼貌)有礼貌的孩子我们也都喜欢,是不是?(是)也,今天是熊奶奶生日,那小白兔是不是还有讲什么好听的话呢?(熊奶奶,生日快乐)小白兔不但讲了好听的话还送了熊奶奶漂亮的花,熊奶奶高兴的请小白兔进了小木屋。
【三】续编故事:师:小白兔和熊奶奶都高高兴兴的,可是还有一个小动物却非常难过,(出示小猴子图片)为什么呀?为什么熊奶奶不欢迎我?(模仿小猴子)小朋友们你们现在是小猴子,你们又来到了熊奶奶的小木屋前,这一次你会怎么敲门,熊奶奶会不会开门呢?我请个小猴子来敲敲门。(请小朋友尝试续编小猴子礼貌敲门以及熊奶奶开门的情节)共2页,当前第1页12
附故事: “砰砰砰”和“咚咚咚” 熊奶奶住在美丽的小木屋里。今天是熊奶奶的生日,一大早她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待着小动物们的到来。突然,“砰砰砰”的声音从门上传来,是谁来了?原来是小猴子呀,他一手捧着个大桃子,另一只手使劲的拍打着门,嘴里还大声地喊着:“开门,开门,快开门”。熊奶奶不高兴了,她可不喜欢这么没礼貌的小孩子,所以小木屋的门一直都闭的牢牢的,小猴子只好低着头难过的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有新客人来了,“咚咚咚,熊奶奶,请开门,我是小白兔”。哦,原来是小白兔到了,熊奶奶听到这么有礼貌的声音,开开心心的开了门。“熊奶奶,生日快乐,这是我送您的礼物”,“谢谢你,小白兔,这花真漂亮,欢迎你请进!”熊奶奶欢欢喜喜的请小白兔进了小木屋。
反思小结: 虽然整个活动还是比较流畅的进行下来,但中间存在了很多的问题。1、在引入环节,我利用了图片,也有强调“请”等词语,但孩子们显然只是跟着我的要求走,并不清楚为什么得这样,所以显得比较被动。2、第一遍讲故事,我没有利用其他辅助教具,单纯依靠语气等变化,孩子们还听的比较认真,看着孩子们一双双亮闪闪的眼睛,心里比较开心。3、第一遍讲完故事后,我安排了分析故事,提了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孩子们也能比较顺利的回答。在第二遍讲故事的时候利用了图片,方便孩子们更好的记住情节。但在提问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还是不能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所以,我又强调了那部分的情节。而对于我要求的那个句型,孩子们也不能很好的掌握,根本原因就是让孩子们练习的次数太少,请的孩子不够多。同时关于提的问题,主要偏向于有固定式答案的问题,而开放式的问题很少抛出,又不利于孩子的自我发挥,应多多增加互动的机会,让孩子多多发表自己的想法。4、在最后的环节,我本来是安排两个孩子间合作角色表演的,但在试了一次后发现效果很不好,所以我临时改变了策略,请孩子一个个上来,孩子的就明显提高了很多,但请的孩子还是太少。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我没有很好的发挥孩子的中心地位,而是我一直在控制,所以互动环节比较缺乏。这个不足需要尽快克服。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