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感知诗歌中对爸爸“呼噜”的形象描述,丰富相应的词语如“呼噜”、“越来越粗”、“轻悠”。
2.了解画面中爸爸睡觉与火车声音高低的比较、对应,尝试参与、完善图书内容。
活动准备:
1.根据幼儿用书画面自制《爸爸的呼噜》大书。
2.幼儿用书:《爸爸的呼噜》。
3.绘画用具人手1套,白纸、糨糊。
活动过程:
(一)集体观察大书的封面,感知“我的爸爸”。
1.教师不断引导家庭趣事,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
教师:家里除了妈妈还有谁?爸爸最喜欢干些什么?能说说爸爸有趣的事吗?
2.教师出示大书《爸爸的呼噜》。引导幼儿在观看封面时寻找“爸爸的有趣在哪里”,并丰富相应的词语“呼噜”。
(二)阅读幼儿用书,寻找自主阅读线索。
1.师幼共同翻阅幼儿用书,并展开交流。
教师:爸爸在干什么?为什么有火车?说明什么?
2.教师启发幼儿在阅读时寻找诗歌的线索。
教师:爸爸睡觉与火车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在与幼儿充分探讨后,引导幼儿读一读书中的文字。
教师:爸爸累的时候,呼噜越来越粗,就像刚出站的火车,从我家的门口慢慢经过……
(三)教师通过慢读、等待等方法引领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教师:爸爸累的时候,呼噜越来越粗,就像——(幼儿参与进来)
教师:爸爸不累的时候,呼噜轻悠轻悠。就像——(幼儿参与进来)
(四)引导幼儿制作图书,尝试参与、完善图书内容。
1.教师出示爸爸笑与不笑的形象图两张,引导幼儿根据“爸爸累的时候,呼噜越来越粗”仿编“爸爸高兴的时候,笑声越来越响。
2.师幼共同将图片贴在白纸上,师幼边说边用笔在空白页写上汉字——“爸爸高兴的时候,笑声越来越响。
3.引导幼儿讨论:下面几页谁来做?做什么?
在幼儿热烈的争论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将活动中的情节迁移到娃娃家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