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

《毛毛虫》教学设计

《毛毛虫》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

一、活动来源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有惊喜。一天早上,孩子们在菜园里看见了一条毛毛虫,孩子们十分好奇。这时吕梓辰小朋友问道:“老师老师,我在家里听了一首歌,毛毛虫在啃东西的声音太有趣了,我们可不可以也来听听看呢?”于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兴趣,设计本次音乐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二、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了解歌曲节奏。

2.能用肢体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毛毛虫头饰、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播放音频,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提问:

(1)我们来听一听,它在做什么?

(2)它可能在吃什么?

小结:对啦,这只贪吃的毛毛虫在啃苹果,那它是怎么啃的呢?

(二)播放音频,引导幼儿倾听歌曲节奏

2.引导幼儿再次倾听音频,说说毛毛虫一共啃了哪几种苹果?

提问:

(1)毛毛虫一共啃了哪几种苹果。

(2)每一种苹果是怎么啃的呢?

小结:对啦,毛毛虫啃了小小的苹果,它是X X ;

大大的苹果,它是X X ;

红红的苹果,它是 X;

绿绿的'苹果,它是 X。

(三)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3.引导幼儿想一想,毛毛虫啃苹果还能有不一样的游戏玩法。

五、活动延伸:

表演区《毛毛虫啃苹果》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学会小碎步,团和躺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经验准备:

1、初步了解毛毛虫演变的`过程

2、课件和图片、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教室

宝宝们,我们来做一只可爱的小鸟飞到美丽的森林里去吧!

二、出示毛毛虫,熟悉歌曲

1、我们玩累了,来!宝宝们,找一个空地方坐好,休息一会儿。咦!你们看,那棵大树上有什么啊?

2、观察毛毛虫,理解歌词

(1)出示毛毛虫的图片请幼儿观察毛毛虫长什么样的,它爬起来又是怎么样?(毛毛虫爬起来是一扭一扭的)教师边表演变唱,请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做扭一扭的动作

(2)我们再来看看,毛毛虫和我们一样一天天长大了,要住在哪里啊?(住在丝编制而成的家里)学一学毛毛虫睡在茧里(双手抱住自己的双腿)

教师边表演边唱,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团在一起的动作

(3)教师模仿蝴蝶出茧的声音,问问幼儿:“毛毛虫怎么拉?”(毛毛虫睡醒长大,从茧里出来了)这时候,长大的毛毛虫变什么拉?(蝴蝶)教师边表演边唱,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小蝴蝶飞的动作

三、创编毛毛虫在茧里以及变成蝴蝶飞的动作

1、哦!那么多的小朋友都想做美丽的蝴蝶去采蜜,那我们一起来变成一只毛毛虫,爬上树,住在茧里,出壳变蝴蝶吧?

2、很多毛毛虫变蝴蝶很美的,如果把翅膀扇起来就更美拉!请幼儿听音乐玩第二遍。

3、老师提问:宝宝们,刚才我们的毛毛虫住在茧里都是团着的,动脑筋想想,还可以怎么睡?(幼儿创编)那如果蝴蝶怎么飞会更镁呢?(幼儿创编)表扬并请大家学一学动作和老师不一样的小朋友。

4、请小朋友根据自己想的动作,听音乐玩第三遍。

5、我们的毛毛虫越变越漂亮越变越可爱了,很多小朋友都想看我们表演,那我们就出发吧!

四、结束:

幼儿随老师跟音乐出活动室。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3

一、活动目标:

1.对手印画感兴趣,尝试用手印画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体验游戏中印画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同第一次教学)

三、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毛毛虫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提问:毛毛虫开始是什么样的?最后变成了什么?

2.教师结合故事印画毛毛虫的身体,引导幼儿观察蝴蝶身体与翅膀的关系,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把毛毛虫变成漂亮的蝴蝶。

3.请个别幼儿尝试进行印画蝴蝶。

师:看看谁的毛毛虫能变出最漂亮的蝴蝶。

4.幼儿自由进行印画。

1)提出要求:

A.毛毛虫的身体要连接好,不断开。

B.两边的翅膀要一样大。

2)幼儿进行印画,教师指导幼儿印画毛毛虫注意点和点的连接及蝴蝶翅膀的对称,感受游戏情境中印画的快乐。

5.以音乐《蝴蝶飞》为背景游戏结束活动。

反思:

活动中表现蝴蝶翅膀的特征这一环节,将教师的示范变为让幼儿自己思考用手的哪部分进行印画,这样更加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及宽松的环境中能较为自由地进行表现,作品也相对较有自己的个性。多数幼儿能说出用手的其他部位来表现蝴蝶的翅膀,如拇指、手掌、掌侧等,表现出来的蝴蝶的比例也较为协调。操作后穿插的游戏幼儿也能愉快积极地参与,体验游戏的快乐,经过调整后的形式幼儿易于接受。但仍有不足之处:

1.重点应更突出,要引导幼儿感受翅膀和身体比例的关系。

2.对幼儿的技能不要求达到预定的目的,可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

3.幼儿虽能说出用手的各部分进行印画,但表现出来的幼儿还是占少数,个别能用掌侧进行表现。多数还是用拇指印画蝴蝶翅膀。还可通过延伸活动来让幼儿继续用自己的想法表现蝴蝶特征,让活动更加饱满。

附故事:

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枚小小的蛋。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

它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它爬呀爬,看到树上有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就啊呜啊呜地一口一口吃了下去。

吃完了苹果,肚子还是好饿。毛毛虫继续爬呀爬,看到树上有一个又大又黄的梨子,又啊呜啊呜地吃了下去。

吃完了梨子,肚子还是好饿。毛毛虫又继续爬呀爬,看到树上有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就啊呜啊呜地吃了下去。

现在,毛毛虫觉得舒服多了,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一只小毛毛虫了,是—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它造了一间小房子,叫做“茧”,把自己包在里头,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过了不久,毛毛虫醒来了,它发现自己跟以前不—样了,长出了一对漂亮的翅膀,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4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毛毛虫的时候,有的表现出好奇,而有的却非常害怕,然而大多数幼儿并不知道丑陋的毛毛虫也会变成翩然飞舞的漂亮蝴蝶。而身处大城市里的孩子,却很少接触大自然,所以我们用充满大自然气息的陶泥,让幼儿去感受自然的芬芳,在玩中激发幼儿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搓圆的技能。

2.能创造性地进行圆球组合,表现毛毛虫的不同动态。

3.逐渐对陶艺活动产生兴趣。

重难点分析

活动重点:能创造性地进行圆球组合,组合创作出一条毛毛虫。

活动难点:表现毛毛虫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

毛毛虫图片、陶泥、范例毛毛虫一条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毛虫范例,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请来了谁?这条毛毛虫是怎么做出来的?它长什么样子?

2.教师小结:这可爱的毛毛虫是用陶泥做出来的,长着圆圆胖胖的,长长的身体。

二、示范讲解毛毛虫的做法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毛毛虫吗?见过毛毛虫吗?在哪里见的?它们在干嘛?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做一条毛毛虫。

2.复习搓圆的方法,学习泥球与泥球之间的连接方法。

①幼儿边说儿歌边复习:搓搓,用力搓;搓搓,搓圆球;看看,谁的圆球最最圆。

②教师示范、讲解泥球的连接方法。

师:先将一个个圆搓好,然后将一个个圆连接起来,毛毛虫吃了东西以后,肚子圆鼓鼓的,而且长的越来越长了。身体连好后就要给毛毛虫装上眼睛、触角和腿了。小朋友们,你们想做个毛毛虫在干嘛呀?

三、幼儿制作毛毛虫,教师巡回指导

四、毛毛虫的聚会

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交流

课后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先让孩子们欣赏了毛毛虫范例,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毛毛虫的`特征,有的说长长的,有的说是圆圆的。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毛毛虫特征的认识,我采用了形象的说法:毛毛虫吃了东西以后,肚子圆鼓鼓的,而且长的越来越长了。

接下来在示范讲解的环节中,我先从团圆中挑出最大的做头,其余的一个接一个的粘连在一起做身体,连好后就要给毛毛虫装上眼睛、触角和腿了,这时我拿出了火柴棒,孩子们一下就想到了利用这些小东西做触角和小脚了。

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在毛毛虫的制作过程中我对个别孩子进行了指导讲解,在活动的最后,孩子们都一个个完成了作品,他们还评选出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毛毛虫。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能根据画面上水果的增加及毛毛虫逐渐长大的线索讲述故事。

2、观察画面,知道毛毛虫变蝴蝶的生长变化。

3、在活动中能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幼儿用书人手一册、音乐《化蝶》、水果卡片、毛毛虫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懒惰虫”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有位小客人到我们班来作客,猜猜是谁呢?瞧,它来了!

配:毛毛虫,毛毛虫,我是一条毛毛虫,我的眼睛大,我的身体胖,你看我呀多可爱!

配:嗨!小朋友,(幼儿打招呼)我是毛毛虫,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其实我最喜欢吃水果啦!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找一找毛毛虫每天吃了哪些水果?都是什么时候吃的呢?

二、幼儿自由阅读图书,提问有关问题。

你知道毛毛虫吃了哪些水果吗?什么时候吃的呢?(幼儿阅读时教师作适时地指导)

教师小结:毛毛虫在星期一吃了(葡萄),以此类推。哇!毛毛虫吃了这么多水果,这些水果都很有营养,你们想吃吗?(游戏:我们一起吃水果。

师:请拿到卡片的小朋友上来玩个游戏。比如:吃葡萄,吃葡萄,吃完葡萄吃草莓……(游戏2-3次))小朋友,水果好吃吗?

三、幼儿第二次阅读,提示语:

咦!老师很纳闷,毛毛虫除了每天吃的水果种类不一样以外,还有水果的什么也是不一样的呢?

教师小结:毛毛虫在星期一吃了(葡萄)几颗葡萄?以此类推。

咦!毛毛虫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喔!原来毛毛虫变成了(蝴蝶)。

四、根据图片整体讲述故事一遍。

现在你们知道蝴蝶是怎么来的了吗?(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教师小结:毛毛虫每天大吃大睡,身体就慢慢地胖起来了,然后它就把自己包起来,变成一只蛹,最后呢,它从蛹里面钻了出来变成了一只花蝴蝶。

五、表演蝴蝶飞,结束活动。

师:毛毛虫变成了蝴蝶,心里呀真开心。瞧,它在跳舞呢!我们也来跳一跳,来!

活动反思

《爱吃水果的毛毛虫》是一个有趣的但也是比较简单的故事,非常适合小班上学期的孩子学习。可爱的毛毛虫爱吃水果,每吃到一种水果都会说上一句话“水果,我爱吃!以此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于是在这个故事中设计了这样的目标让幼儿安静地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1、尝试用“(颜色)的(水果)”说话;2、感受水果颜色的多样性。

而欣赏、理解故事也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因此这部分我利用课件操作来吸引幼儿,班级刚好新添液晶大电视机,孩子们一看见屏幕里出现了清晰的图片,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为了让多媒体图片播放顺利。不影响自己的讲解思维,我请前来听课的小王老师帮忙点击播放程序。

第二部分是让幼儿利用书本上的图片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并运用实物出示来拓展幼儿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水果的丰富性。引导幼儿理解水果营养丰富,每一种颜色的水果都很好吃。最后让孩子在品尝中感受水果的丰富色彩。活动下来,孩子们学得很好,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开导小脑举手发言,大多数幼儿都能独立说“水果,我爱吃”能随故事情节的深入而始终睁大着好奇的眼睛。

最后表演的时候,小班的孩子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是他们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着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只要老师一提醒,孩子就能接上台词。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6

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粘贴)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 。提问:这是什么?( 毛毛虫)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

四、效果分析: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但是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多人合作运动走的技能,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互相协作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红色小正方形即时贴人手一块贴在幼儿的右脚上。

2.红旗四面,插在瓶中,放在场地的另一头。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做韵律活动《毛毛虫》。

小毛毛虫吃东西→长大→再吃东西→再长→蜕皮,变成大毛毛虫。

二、基本部分:

(一)用身体动作探索长大的毛毛虫。

1.长大的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呢?

2.鼓励幼儿结伴探索。

3.请个别幼儿把他的探索结果表现给大家看看。

(二)探索两人一组毛毛虫的走法。

1.两人为一只毛毛虫,尝试合作走。

2.集中,请一组幼儿说说他们是怎么走的。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两个人要脚步一致才能走稳。

3.幼儿再两两一组,商量好先出哪只脚,练习合作向前走。

4.集中,讨论除了用相同的脚走路,还有什么办法让两个人走得更一致呢?请个别幼儿示范配上口令走。

5.幼儿两两一组,自己设计一个口令,练习配上口令走。

(三)探索多人一组毛毛虫的走法。

1.毛毛虫长大了,现在请你们多找一些朋友,再去试一试大毛毛虫的走法吧!

2.练习三人以上毛毛虫走,要求动作协调,步伐一致。

3.集中交流:这次你是怎么玩的?

4.小结:人越多越有难度,更需要好朋友之间互相配合才能成功。

(四)游戏:看谁走得快。

1.6人组成大毛毛虫夺红旗,看哪一条毛毛虫走得又快又稳。

2.小结:看得出每条毛毛虫都很努力,老师觉得你们个个都是很棒的。

6、坐在垫上,解下脚环,做放松动作。

三、结束部分:

1.毛毛虫互相合作放松腿部。

2.毛毛虫变成蝴蝶慢慢飞进教室。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8

游戏功能:

1、通过共同游戏体验绘画游戏带来的乐趣,并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练习画毛毛虫,能抓住毛毛虫的特征--贪吃。

游戏材料:

画纸、油性笔、油画棒。

游戏过程:

1、家长讲故事导入游戏。

家长:"今天我们要变成贪吃的毛毛虫了,好饿啊,我们到处找东西吃。啊,找到个苹果,啊唔一口吃个桔子,啊唔一口吃个大鸡腿……,毛毛虫变得肥肥的。"

2、家长在空白的纸上边缘位置画上苹果,幼儿画毛毛虫,并张开大嘴巴。等幼儿画好,家长再在纸空白处画上橘子,幼儿再在橘子旁画毛毛虫……

3、等作画完毕,家长与幼儿共同涂色,涂色好后,讲述"贪吃的毛毛虫"的故事。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好饿的毛毛虫》故事,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2、了解进餐要合理适量。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引入。

师: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爬呀爬呀。咦!毛毛虫不见了,毛毛虫爬到哪里去了,你们知道吗?

二、看一看,猜一猜。

1、出示ppT引入。

师:原来毛毛虫爬到了大屏幕上,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到这里来吗?。因为毛毛虫想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好饿的毛毛虫》。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出示ppT1:

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师: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树叶上,这会是什么蛋呢?小朋友你们来猜猜这会是什么蛋呢?(鸡蛋、鸭蛋)那我们接下来看,那到底是什么蛋?

5、出示ppT4——7:

师:那我们接着看,毛毛虫接下来几天都会吃什么东西呀?

星期二,他吃了两个。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三,他吃了三个。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四,他吃了四个。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五,他吃了五个。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6、出示ppT8:

师:星期六的时候,毛毛虫吃了很多的'东西,毛毛虫都吃了什么呀?

星期六,他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

师:毛毛虫一下子吃了什么多,会怎么样呢?它为什么会肚子痛呢?

师:恩,那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像毛毛虫一样呢,一下子吃这么多的东西呢?

7、出示ppT9:

师:你们看,第二天,又是一个星期天,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小朋友,为什么毛毛虫吃了叶子觉得舒服多了呢?。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们一天当中都吃了些什么呢?那吃的最多的又是什么呢?

8、出示ppT10-11:

师:毛毛虫呀,自从肚子痛的那天起,再也不乱吃东西了,看现在的毛毛虫是怎么样的呀?

师:恩,小小的毛毛虫长大了,现在的毛毛虫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它是条又肥又大的来.源:qulao.shi教,案.网毛毛虫。它呀为自己造了一座叫“蛹”的小房子,让自己躲到里面去。

9、出示 ppT12:

师:哇!毛毛虫都长大了,它现在在也不是一条毛毛虫了,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了!

三、幼儿随乐表演。

听着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毛毛虫吧。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彩色的,是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的。在多彩的世界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促进幼儿对色彩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本次活动是针对小班设计的, 旨在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在认识这三原色的基础上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产生颜色对于不同事、物关系的联想,发展幼儿的想象及表达能力,展开幼儿视觉与感觉的色彩之旅,让幼儿成为彩色世界的探索者。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手工撕纸、粘贴毛毛虫,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制作、模仿毛毛虫的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2、能力与知识目标:引导幼儿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毛毛虫的基本外形特征,通过撕纸、拼贴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引导幼儿通过运用红黄蓝三色纸,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

3、技能目标:引导幼儿学习沿线撕纸的技能和拼贴的技能。

4、创造力培养目标: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有关毛毛虫的录像资料、图片、玩具。画有圆 形的方形红、黄、蓝三色纸若干,空盘子每组三个、胶水、棉棒、勾线笔。教材专用作业纸每人一张,范例撕纸毛毛虫、录音机、磁带。

3、环境准备:可以爬行的地面,花园展板。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录像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刚才看到的小客人是谁?(毛毛虫)你看到什么样的毛毛 虫了?

2、请幼儿寻找、观察毛毛虫,发现毛毛虫之间不同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毛毛虫有的身体是一个颜色,有的身体是彩色的,有胖的、瘦的……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小结。

二、学习范例,尝试撕纸

1、出示玩具毛毛虫,引-t-S幼儿观察手工毛毛虫的基本外形特征。

提问:

(1)毛毛虫的头上长着什么?(眼睛、嘴巴、触角)

(2)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彩色的,一节一节的,)

(3)身体两侧还长着什么?(许多小脚)

2、出示范例手工撕纸毛毛虫,引导幼儿观察。 .

提问:

(1)这只毛毛虫是用什么,图形做成的?(圆形)

(2)毛毛虫身上有什么颜色?(红、黄、蓝)

(3)毛毛虫的眼睛、嘴巴、触角和身上的小脚是怎么做上去的(画上去的) ’

3、教师讲解示范毛毛虫制作方法。

4、幼儿撕纸、粘贴毛毛虫,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电子版《幼儿美术新天地》教材中的范例,观察不同形态的毛毛虫,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要求:撕圆的时候尽量沿线撕,粘贴时,圆与圆紧紧挨在一起,撕剩的废纸放进空盘子里。 ‘

三、欣赏作品、互评、游戏

1、请幼儿将作品放置于展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2、讲评:幼儿互评,教师讲评,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3、游戏:毛毛虫爬爬爬

四、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的纸张,让幼儿练习撕纸,并在此基础上再造想象。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学习、认识了红、黄、蓝三原色,并通过撕纸、粘贴三色毛毛虫的操作活动加深了对三原色的认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由观察认识毛毛虫,到动手制作毛毛虫,最后到模仿毛毛虫,先静后动,教师将知识自然的渗透到整个活动当中,使幼儿能够快乐的学习。而且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过程趣味性很高,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幼儿的兴趣很高,都能在快乐的情绪中积极主动的完成每个环节的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次活动当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细小动作的完成比较困难,所以部分幼儿很难较好的完成撕纸任务,也就不能按要求去完成作品。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1

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感受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

2、能有兴趣地观察画面,乐意讲述画面的内容,欣赏画面造型美和色彩美。

3、阅读过程中乐意点数,对故事中的数量关系感兴趣。

活动点:

能有兴趣地观察画面,乐意讲述画面的内容。

活动难点:

欣赏画面造型美和色彩美,逐步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图书,你们看,是关于谁的故事呢?毛毛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

二、师幼分享阅读。

教师阅读文字,幼儿欣赏画面,根据内容及时与幼儿互动。

第一页:教师指图提示“月光下”、“小小的卵”。

第二页:提示“太阳”、“毛毛虫”。

第三页:提问:它开始去找吃的。星期一,他吃了什么?(请幼儿回答后,用手指模仿毛毛虫钻进苹果的洞洞里,嘴里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模仿毛毛虫吃苹果。)

第四——七页:提问,幼儿模仿动作。

第八页:“可还是好饿。”星期六,他吃了什么?那天晚上,毛毛虫怎么了?

第九页: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虫吃了什么,他的肚子还痛吗?

第十页:现在,他不饿了,他变成了一条怎么样的毛毛虫?

第十一页:“现在毛毛虫造了一个小房子,叫“茧“,把自己包在了里面。”

第十二页:现在,他变成了什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

三、听故事录音,教师翻阅挂图,幼儿欣赏故事。

四、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春天来了》,鼓励幼儿看图讲述故事,数数画面上的毛毛虫都吃了哪些食物,再和同伴交流。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2

活动目标:  

1、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体验创作酱油画的乐趣。  

2、幼儿能根据酱油画大胆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重点: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完成酱油画。  

难点:能够把自己的想象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酱油、8开圆形铅画纸、勺子、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猜物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出示装有酱油的瓶子,请幼儿观察: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看:“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闻:“闻一闻是什么气味?尝:“谁来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呢?”通过讨论并小结:这是酱油。提问:“你在哪里见过酱油?”  

2、酱油的用途:那酱油可以做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师小结:酱油是一种调味品,厨房里少不了酱油。酱油可以用来烧红烧鱼、红烧肉,还可以在吃馄饨的时候撒上酱油,使馄饨的味道更鲜美。你们说酱油的用处大吗?  

二、老师创设游戏情境,讲解示范。  

1、情境导入并示范:“老师还知道酱油有一个特殊本领,它还可以用来画画呢,今天我们就用酱油来画画好不好?” “先用小勺舀一勺酱油,轻轻的倒在纸上,看!变成了黑黑的面包粉,我要把它烤成又香又大的面包,烤啊烤啊烤面包,转呀转呀转个圈,烤啊烤啊烤面包,转呀转呀转个……面包烤好了,哇!好香啊!老师都闻到香味了呢?   

2、发散思维,请幼儿想象。“香香的面包会变成什么呢?看仔细哦!(画线条)你们看老师烤的面包变成了什么呀?”(太阳、毛球、小刺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看你的面包会变成什么?”  

三、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要求:面包要烤得大大得,在面包变变变时,画的线条要有长有短,这样才会漂亮。  

2、幼儿作画,教师随机指导。  

四、展示作品,共同欣赏。  

1、教师:你的面包变成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2、合作毛毛虫,并命名。师:我们一起来帮作品排排队好吗?”(老师随机在自己的作品添上触角、眼睛和嘴巴)“哇!你们看,我们的作品排在一起像什么呀?”  

教师:那你觉得它是一条什么样的毛毛虫?你们喜欢这条毛毛虫吗?  

五、延伸活动:孩子们,我们也来变一条大大、长长的毛毛虫爬到草地上去玩一玩吧!  

附毛毛虫爬行时儿歌:毛毛虫爬呀爬,爬到草地去玩耍。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和体态动作中感受毛毛虫的特征和可爱;

2.尝试用印章画表现毛毛虫,感受用印章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可操作教具:毛毛虫;

2.材料与工具:水粉颜料、圆形印章,棉签,有背景的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活动的“毛毛虫”,引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了解毛毛虫的结构

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头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毛毛虫。

3.教师操作“毛毛虫”教具,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感受毛毛虫的动态特征

毛毛虫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像什么呀?

4.创设情境,一边游戏一边示范用印章进行印画

(1)幼儿了解创作的工具:印章和颜料;

(2)教师示范印画毛毛虫。

重点讲解:

l印章的使用

l点与点的衔接

(3)请个别幼儿尝试进行印画毛毛虫;

(4)教师使用棉签示范添画毛毛虫的触角、眼睛和小脚。

5.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的印画毛毛虫,关注幼儿印章的使用情况,提醒幼儿注意点与点的衔接,最后进行添画。

6.欣赏、评价

活动分析与反思

一、欣赏选择适宜

毛毛虫是孩子们熟悉的,在图片、绘本、故事中经常出现,它造型简单,身体特征明显,易于小班幼儿用印章进行表现。

二、欣赏与创作紧密结合

首先,欣赏的形式是;课操作的教具,生动直观、印象深刻,有利于帮助幼儿感受毛毛虫的多种身体动态。

在欣赏环节,引导幼儿说出:毛毛虫的身体是一节一节连在一起。为后面印身体做铺垫,另外,通过说说“爬”和“扭”的时身体像什么,并模仿动作,变现身体的不同动态,为后面的创作奠定基础。

三、示范环节

在示范环节采取情景导入和游戏化语言,符合小班的年龄特征。例如:“帮助毛毛虫把它的好朋友都变出来。”

还采取教师示范、个别幼儿示范和书空练习相结合,在游戏中渗透绘画的顺序和方法,例如:如何蘸颜料。颜料没有了怎么办?怎样办毛毛虫的身体变长。利用提问:“毛毛虫还可以去哪里?”引导幼儿构图,知道在画纸空的地方都可以画。

四、操作材料的提供

1、画纸:是有背景的,更能体现场景性和情趣性。

2、颜料:不是单色的,有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两种色系(绿色系和橙色系)丰富多变、更具美感。

3、小印章适合小班幼儿创作,小棉签适合表现细节,例如五官、触角和小脚。

五、作品分析

在画纸的不同位置表现出了毛毛虫身体的不同动态。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4

活动目标

1、学习粘贴的技能,能连续粘贴圆形,贴出毛毛虫的身体

2、能在合理的位置粘贴,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

3、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作业卡纸—毛毛虫

2、胶棒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二、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1、先把材料从硬纸卡上取下

2、把毛毛虫的头的背面涂上胶,粘贴在树叶上的合适位置。

3、挨着毛毛虫的头一个一个粘贴圆形,注意每个圆形要挨在一起,中间不能有空隙。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个别幼儿正确的粘贴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

四、幼儿作品展示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5

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探索制作毛毛虫的方法。

2、学习卷、挤、抽和点的技巧,提高双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喜欢美工活动,愿意积极动手探索。

活动准备:

1、餐巾纸人手两份、吸管人手一份;浆糊;棉签;各色颜料;草地背景;湿毛巾;

2、ppT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习卷、挤、抽和点的技巧,提高幼儿双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难点:

让幼儿探索毛毛虫的制作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猜谜导入

师:我有一个谜语请你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身体毛茸茸,躲在绿叶上,小时候会爬,长大了会飞。”说的是什么呢?

2、说一说,我见过的毛毛虫

师:你们见过毛毛虫吗?毛毛虫长什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制作毛毛虫

1、ppT出示事先做好的毛毛虫图

师:我这儿有一条很特别的毛毛虫,请睁大眼睛仔细看!(ppT)

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呢?(餐巾纸)

师:你会用餐巾纸做一条毛毛虫吗?(请个别幼儿试一试)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较两条毛毛虫的异同)可是这两条毛毛虫和我的长得有点不太一样,它们哪里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出毛毛虫身上的褶皱)

2、探索与操作

师:我在做毛毛虫的时候用到了一些材料,有餐巾纸、浆糊和吸管,你会用这些材料制作一条毛毛虫吗?

要求:请你选择一张餐巾纸和一根吸管来试一试。完成之后,让你的毛毛虫躺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你回来坐好。现在,轻轻的走到桌边,选取一份材料,试一试吧!

3、出示操作步骤,示范操作

师:你们的毛毛虫制作成功了吗?谁愿意来做给大家看看!

请一个完成得较好的幼儿来示范操作,教师讲解:

①卷一卷(吸管对齐餐巾纸的一条边,把餐巾纸卷起来。看!卷到还剩一点点边的时候,用手指轻轻蘸一点浆糊抹在餐巾纸的边上,然后继续向前卷,把整张餐巾纸都卷起来)

②挤一挤(捏住纸巾的两头向中间挤,毛毛虫身上的褶子就出现啦。)③抽出来(最后,将吸管轻轻抽出,一条毛毛虫就做好了。)

④点一点(毛毛虫告诉我,它觉得自己这样有点丑,想穿上一件漂亮的衣裳,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我这儿有棉签和颜料,用棉签在颜料里蘸一蘸,然后轻轻的点到毛毛虫的身上,一定要轻轻的哦,不然小毛毛虫会受伤。这样,一条漂亮的毛毛虫就做好了!)

4、出示操作步骤图

师:刚刚是怎样做毛毛虫的,一起来说一说

①卷一卷(注意要把餐巾纸卷卷紧)

②挤一挤(这一步很关键哦!要捏住餐巾纸的两头向中间用力挤)

③抽出来(要轻轻地)

④点一点(要用棉签蘸一点点颜料,在毛毛虫的身上轻轻点)

5、动手操作

要求:材料在中间的篮子里,你可以选取一张餐巾纸、一根吸管再来试一试。然后给毛毛虫穿上衣服,最后把你的毛毛虫送到前面的大草坪上来。现在轻轻走过去,试一试吧!

三、草地上的毛毛虫,作品展示

师:草地上爬来了好多毛毛虫,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条,为什么?

四、破茧成蝶

师:你们知道毛毛虫长大后会变成什么吗?(飞蛾、蝴蝶)

现在,请你们也和小毛毛虫们一样,变成蝴蝶飞走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为“谜语导入”、“制作毛毛虫”、“作品展示”、“破茧成蝶”四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我采用我们班幼儿最喜欢的猜谜游戏导入活动,根据中班幼儿的能力特点将谜语简化为“身体毛茸茸,躲在绿叶上,小时候会爬,长大了会飞。”瞬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猜出毛毛虫。

第二部分通过出示纸毛毛虫,引出材料“餐巾纸”,引导幼儿思考“你会用餐巾纸做一条毛毛虫吗”,请幼儿探索。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很积极,很多人都高高举起手来想试一试,但是我只邀请了一个幼儿尝试,若能多请几个幼儿,让他们尝试,展现出各种类型的毛毛虫效果可能将会更好!紧接着以幼儿为主,提供给他们三样材料:餐巾纸、浆糊、吸管,让他们自由探索、操作,然后请成功的幼儿示范,集体整理操作步骤,最后操作。整个过程较为流畅,但细节决定成败,很多细节之处我仍需注意,操作过后的材料归置于何处,都是有待改进的!若语言能更规范,要求能更清晰,相信一定会更好!

第三部分将毛毛虫送到展板“草坪”上进行作品展示。展示环节,对于一个美工活动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展示孩子们的作品,且效果更好!教师该怎样布置,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布置上我还是有所欠缺的,若毛毛虫能够每一条单独放开,并展现出各种形态,效果一定会更好!

最后以毛毛变蝴蝶的方式学着蝴蝶飞舞离场结束活动!

一次公开活动,对于一个新教师而言就是一次进步的好机会,我会认真抓住每一次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过程中,我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纠正!争取取得最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