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 >

《图形》教学设计

《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图形》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自选图形的用法。

能力目标:在制作幻灯片──升国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幻灯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自选图形和图形的组合。

教学难点:图形的组合。

3.内容分析

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共六册。神奇的自选图形是本套教材第六册教材的内容,本册主要内容是演示文稿的制作。

4.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的信息技术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电脑基本操作,能熟练的运用菜单命令,在powerpoint中输入文字、插入图片、填加背景、设置动画效果等操作。

5.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根据新课标及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本节课中运用了任务驱动,合作互动等方法。

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二、教与学的过程

1.激情导入:通过听国歌、出示演示文稿《升国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制作演示文稿《升国旗》。

(1)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这项任务用到学过的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是没学过的,从而引出自选图形。

(2)以画旗杆为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选图形的做法,可让会做的学生当小老师,做示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开始自主探索完成任务,在做的过程中如遇到什么问题,可小组内讨论完成,小组内无法解决可提出,师生共同解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4)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图形的组合这个难点需要教师示范讲解。这样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试着解决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难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3.学生动手实践,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审美能力,适当的添加背景、效果等,让自己的作品更好。学生的发展是信息技术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操作才能逐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这个环节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4.展示作品,教师、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找出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插入自选图形和图形的组合,教学难点是图形的组合,能够用其制作完成国旗升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水平的情况,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除了基本操作的教学外还应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审美的教育。由于学生的操作水平相差较多,所以在做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发挥小组的作用,以点带面,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

《图形》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学方式观察、讨论、交流及讲解等。教学准备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 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质疑激情 出示实物 二、操作感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出示实物图“鞋盒”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五、全课小节六、游戏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分一分,揭示概念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摸一摸,感知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1. 记忆想像(1)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1.做“做一做”第1题。(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隐固。2.游戏:“看谁摸得准”。(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2)教师说物体。 3.数图形。出示练习五的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略)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动手操作,分一分 学生回答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说一说 学生辨认 想一想 观察后说一说 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玩一玩,动一动。 搭一搭,看一看。 说一说,摸一摸 学生摸。 先让学生想一想 数数 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既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做基础。通过操作活动,看、摸、比、想、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体,到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度,水到渠成。 此练习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板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 教学反思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提出猜想。教学中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学生的思路有些出乎老师的意外,有些怪异,又有道理,多么好的思维方式,可见老师真的不必包办太多。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发展,从而使师生在探究活动中共同求得发展

《图形》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地分辩、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参观“图形王国”。

a.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b.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课件演示──出示 □△○),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a.观察操作。

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上,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b.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c.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a.启发“再创造”。

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都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汇报交流(描、印、折、画)。

④看书第34页,你们想的办法和书上的小朋友一样吗?

⑤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还要多,真棒!

b.动手操作。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

③准备交流。

④全班交流:我们小组采用了哪些方法……其他小组补充并给予评价。

⑤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纸上。

b.分类(渗透图形特征的认识)。

①师:现在请各小组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按要求贴到黑板上。

②学生分类。

③评价──他们分对了吗?

④抽象。

⑤变式。

师:小淘气也有3个图形,你们看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操作,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

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游戏1。

a.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

b.抢答: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c.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辨析(师分别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出示相应的图形。)

2.游戏2。

三个人一组分角色做游戏(一人蒙眼睛,一人摸,另一个当小老师出题并作评价。)

3.说出以下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的?(课件演示、渗透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4.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去观察、去寻找)。

a.学生观察,寻找。

b.全班交流。

5.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的吗?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给大家留什么作业?

《图形》教学设计 篇4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对称图形初步认识,在图形中识别对称图形,用一些方法做出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1.师:课件等

2.生:剪刀、纸、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 你们喜欢玩吗?给你们一张纸,你们能玩吗?怎么玩?

2、 你们猜猜老师会玩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玩的?(撕纸)

只有一张纸,先对折,认真的撕一部分……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是在很认真的撕……

3、 想学老师这样玩吗?请拿出纸玩玩。(认真的撕)

4、作品展示

二、“认”对称,悟特征。

1.  以撕(剪)出的图形为例。

撕(剪)出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动手试一试,互相交换试试。(对折,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的图形,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对折,两侧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2、巩固判断对称图形。课件

①同学们,我们刚才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对称图形)。

问: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强调:

有些图形看起来象是轴对称图形,但他们却不是轴对称图形;

有些图形看起来不象是轴对称图形,但他们却是轴对称图形;

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

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说说各原因。

三、观对称,加强认识。(课件)

1、 展示数学课件,欣赏图片。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案。请看。

请判断这些图案是不是对称图形?(课件)

2、判断电脑中的图案是否是对称的。(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四、猜图案

自己想。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说说……

奥运五环(奥运五环也称为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为天蓝、黄、黑、绿、红五色。五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五、动手做一做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根据对称图形的特点,想办法创造一个对称图形。

1、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作这幅作品,进行设计,然后进行创作。

2、交流。学生说出创作过程

疑惑:左右颜色不同,是对称图形吗?(是)

六、小结。

这节课,你你有收获吗?给大家说说  

教师:对称图形真的很美丽,因此被用于各方面的设计中。希望大家能运用所学知识把教室布置得更好

《图形》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一张正方形纸,一张长方形纸,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任意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玩过走迷宫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张迷宫图,大家一起来玩一玩。请你把这只小白兔安全送回几何城堡,不过在送回的路上还要过白菜老师一关和茄子老师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闯过去?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出示兔子舞的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认识三角形

1.走着走着,从几何城堡中飘出了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你能用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小朋友拿出你们桌上的正方形纸试试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反馈:哪一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说说你是怎样折的?电脑逐一演示

3.电脑演示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呢?演示另一个三角形,这一个是不是三角形?老师手里这张纸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这些其实都是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4.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三角形?

5.小结:在我们生活中,(电脑演示)像红领巾、三筒形小旗、三角板、马路上的路标的形状都是三角形。三角形有这样的,还有这样的(配合实物演示),这些都可以叫三角形。电脑演示不同的三角形。

6.小朋友们刚才自信、响亮的回答把我们的老朋友钉子板给叫醒了。钉子板说:你能在我的身上围出一个三角形来吗?试着用橡皮筋围围看。学生操作。围完以后可以给你小组内的小朋友看一看,让小朋友自己来评一评。

7.反馈:谁愿意把你围的三角形给大家看一看。指名评价。

8.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小手在钉子板上围出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还能用彩笔在格子纸上画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三角形吗?请把你画好的三角形高高举起来,让大家看看。你能再画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三角形吗?画好了也让大家看看。

9.白菜老师又拿出了一张长方形的纸说:"小朋友,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如果能折出就能闯过我这一关了。"学生操作,指名演示。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

1.我们过了第一关,跟着小白兔跳啊跳啊,不小心撞到了茄子老师,把茄子老师的两个三角形给撞飞了。小朋友找一找有没有飞到你的桌上?请小朋友拿出来比一比,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怎么样?你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这种图形吗(指平行四边形)试试看。在大部分小朋友拼出平行四边形后,提问:"有人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若学生说不出,教师讲述名称)

2.跟在小老鼠尾巴后面的这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吗?第二只小老鼠推来的是个什么图形呢?老师手中的这一个是……不错,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3.走着走着,小白兔又顽皮起来了,瞧它跳过篱笆,滑下楼梯,钻迸铁门。它玩的篱笆、楼梯、铁门上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平行四边形吗?指名上来找一找。

4.除了这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以外,小朋友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平行四边形呢?能不能说一说在哪儿见过的呢?老师这儿也藏着一个平行四边形,拿出一个玩具演示,看看平行四边形藏在哪儿呢?指名上来找一找。

5.可老师一不小心,把小白兔撞人了平行四边形迷宫,看看这个迷宫里哪儿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其他图形的名称吗?

6.钉子板老爷爷又发话了小朋友会用橡皮筋在我身上围三角形,那你能不能用橡皮筋再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小组里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如果没有围对,咱们就帮他改正过来。

7.刚才我们围了平行四边形,在格子纸上能画一个与刚才围的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学生操作。

四、巩固练习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闯过了第二关,继续向前出发,终于把小白兔安全送回了几何城堡。在送回的路上我们不仅认识了三角形,还认识了平行四边形。

1.小白兔要感谢大家,带我们到拼图室去玩一玩。你们玩过拼图吗?请拿出小白兔为你们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看哪一小组拼出的平行四边形多?(小组合作)指名说说是怎样拼的。(电脑演示)

2.小朋友们还想来拼一拼吗?现在请小组长拿出你们桌上的1号信封,把小白兔送给我们的礼物拿出来,你能用这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个长方形吗?试试看。用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吗?请小组长拿出你们的2号信封里的东西拼拼看。互相检查。用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除了可以拼成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外,还能拼出什么图形来呢?请各组把拼出的图形拿出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些是我们认识的,哪些我们还不认识。

《图形》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感受数学的美。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操作、表达、思维能力与探索意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鼓励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探索某些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教学准备

1.老师:课件、剪刀、彩纸、纸蝴蝶一只、尺、轴对称图形若干。

2.学生:剪刀、彩纸、彩笔、尺、轴对称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感动中国》的电视节目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谁呢?是呀,他们的故事都是那么感人,特别是邰丽华姐姐,一位聋哑姑娘,他们表演的“千手观音”这个节目在2005年的春节晚会上感动了亿万中国观众,在残奥会上感动了世界。

师:“千手观音”这个节目由于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深受观众的喜爱。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一些现场的画面:(欣赏“千手观音”节目的图片)

师:你觉得这些画面中舞蹈演员的动作造型美吗?(美)

师:这些造型都体现一种艺术美----------对称美(板书:对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美丽的对称》的数学问题?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呢?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2)认识对称轴,能用剪刀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学习,组内展示。

师:老师带你们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片,晴朗的天空,碧绿的草地,小鸟自由自在的飞翔,瞧,蝴蝶也到了我们大家中间,小蝴蝶漂亮吗?它哪美呢?今天呀,小蝴蝶还给大家带来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图片(蜻蜓、脸谱、树叶、蝴蝶)(课前发的)。

师:你觉得他们美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像这样两边一样大的呢?它们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呢?

1.小组内个人展示

⑴学生轮流看这些图片,发现特点。(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发现我些图形两边完全一样,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生:这些图片颜色真美!

生:这些图片形状真美!  

生:这些图片画得真好看!

生:这些图左右对称。

……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的那么开心 ,现在请你们把小组内学到的知识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吧。(要求各小组合作展示成果后,其他小组可进行质疑)

小组1:这些图片看起来左右完全相同。

小组2:这些图片两边一样大。

小组3:这些图片从中间对折两半完全重合

小组4:天安门、飞机、奖杯、青蛙、人、衣服等是称图形。

……

小结: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以后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做什么? (对称轴)加深理解概念。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地延长。所以我们一般要画的比图形长一些的虚线来表示对称轴。

2、实践制作,深化认识]

(1)教师呈现(对折再打开)亲手做的轴对称图形蜻蜓,并设疑:你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你能不能也做一个这样的轴对称图形呢?

(2)学生进入做一做的环节,想一想要求如下:

你能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①无从着手的你,如果你碰到什么困难,没关系,请把你的问题通过“我来说”发布在网上,和大家一起交流。

②得心应手的你,请把你的窍门发布在网上,或者回复给有困难的同学,告诉他可以怎么做?(小组内进行充分交流讨论。)

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动手制作,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剪的步骤。)

(3)展示作品,交流做法。(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创造的。)

生:第一步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第二步根据自己要剪的图形,在折好的一侧画出自己想画图形的一半。第三步对折的纸打开就形成了对称图形。

生:把打开对折的两半,再沿折痕对折,我发现了两半完全重合。

生:对称图形两边一样大。

生:我们对折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生:我们剪的这些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类化练习。

1、书上习题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组图形,看谁能找到那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出示书上做一做第一题图片)

师:同学们观察能力可真强,就请同学们把它们的对称轴画出来,(生画一画).

2、找三个图形的对称轴

今天我们以前认识的三个图形也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但它们的对称轴找不到了,希望你们动手折一折来帮助它们。(生动手折)找到之后把它画下来。(展示)

师:(师作示范)同学们请看,只要我们把圆反复对折后,就会发现它有很多条对称轴了,所以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四、欣赏总结,升华认识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我们认识、欣赏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师:同学们,轴对称图形确实很美,许多著名的设计师就根据他的特性设计出了许多驰名中外的建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世界上的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吧。(播放照片)(欣赏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图片)

《图形》教学设计 篇7

一、活动目标

感知比较长方形、椭圆形、梯形,并尝试按材料的1-2种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准备

与长方形、椭圆形、梯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砖(塑料板剪的),幼儿搭建的“房子”若干,可乐瓶、花等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自由探索活动:请小朋友把“砖”进行分类“按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

2、游戏活动:铺路

(1)请小朋友为“动物新村”铺路,鼓励幼儿按“砖”1-2种特征进行排序活动。

(2)幼儿自由参观铺好的“路”,观察“小路”是用什么形状的“砖”和按什么规律铺成的,感受序列的美。

3、游戏活动:找图形

幼儿听信号站到相应的砖头上,同伴之间互相检查。

4、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由各种图形组合的图案,让幼儿进行图形统计。

《图形》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 认识长方形。

2. 辨别正方形和长方形,感知两者异同。

3. 进一步了解数字1-4的实际意义。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让幼儿准确的辨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1.若干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卡(长方形纸卡的长短差别要明显)。

2.若干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卡。

3.长方形物品,两个空盒子。

活动过程

1. 出示一张正方形纸卡,与幼儿一起复习正方形的特征:

·这是什么图形?

·正方形有多杀条边?(幼儿回答后,老师在正方形纸卡的边上写上数字1-4.)

·这四条边的长度相同吗?

2.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卡,与幼儿一同讨论长方形的特征:

·这个图形有多少条边?(老师在纸卡边上写数字1-4.)

·这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

·哪条边短?哪条边长?

·这是什么图形?

3. 指出这是长方形,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并说出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

4. 给每位幼儿发一个长方形纸卡,请他们找出活动室中长方形的物品。

5. 出示一个盒子,里面装有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卡,,告诉幼儿这些图形迷了路,请幼儿带他们回家。

6. 出示两个空盒子,分别粘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标识请幼儿吧图形放在适当的盒子里。

教学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小班的幼儿比较喜欢游戏,从而在活动中加入了游戏的小环节,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不会觉得学习是枯燥的,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后,并没有把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启发幼儿自己去寻答案。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在情境中鼓励幼儿大胆的去尝试,让幼儿充分的感受科学的乐趣和作用。

《图形》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各种图形进行拼贴画。

2、能大胆联想组画成简单的物体,表现其特征。

3、体验拼贴添花的乐趣。

重点: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贴画。

难点:能大胆联想组画成简单的物体,表现其特征。

活动准备:

1、A4白纸人手一张、固体胶、各种图形图片

2、范例作品

3、装图形的盘子

4、魔术帽、魔术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调动幼儿的情绪,谈话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手指变变变的游戏,我们的手指就像魔术师一样能变出很多的物体。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魔术王国看一看,魔术师会变出哪些物体。去魔术王国时,我们要会说魔术王国的咒语,才能进去,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学习咒语:乌拉乌拉变,乌拉乌拉变。"(幼儿和老师学习咒语)

二、带幼儿进入魔术王国,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回顾对图形的认识,观察图形组合变化。

1.幼儿闭上眼睛说咒语两次,教师趁机戴上魔术帽扮演魔术师。

2.幼儿睁开眼睛,已经来到魔术王国。教师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魔术王国的魔术师,欢迎你们来到魔术王国。"(小朋友向魔术师问好)

3.出示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变魔术需要用到的道具。(图形、魔术盒)

4.师幼齐说出图形的名称。教师:"现在,我要给你们变魔术了,你们可要仔细看,我用什么图形变成了什么?"

5.教师变魔术,幼儿说咒语(两个圆形变成数字宝宝8或说是葫芦)

6.再变魔术(图形拼贴:用半圆形和长方形拼出了蘑菇,三角形和正方形拼出了房子等)

7.师*流:如果你是魔术师,你想变出什么?请个别幼儿发表意见。

三、幼儿自主探索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图形,你想变什么,自己动手变一变吧。等会我们要比一比,哪些小魔术师能安静变魔术,变出和老师变得不一样的物体来。"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相互交流。

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的魔术作品贴在魔术镜上,并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图形》教学设计 篇10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就能自发的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已经学过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梯形和椭圆形的认识。

2、在了解这几种图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进行图形的组合拼搭。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用废旧的彩色纸片剪成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梯形和椭圆形图片若干,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胶水、白纸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对图形的认识

出示各种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小朋友回答后,贴到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把出示的图形组合成一副画面,让幼儿观察。现在老师变成了一个魔术师,把图形组合成了一个太阳、一座房子、一个蘑菇等图形。

(二)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⒈.点击房子。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⒉.点击小鸡、太阳、房子、蘑菇方法同上。

(三)运用图形自由拼搭物体

老师想把这幅图片送给我们的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吗?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也做一名魔术师,用图形组合成一幅图片或者一件物品,送给你们最亲最爱的人?幼儿自由拼物体,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老师拼的不一样。

(四)运用物体组合画面

演示多媒体课件[其内容在拼物体的基础上,把物体组合成画面。]

1、出示画面⑴提问:这幅画是由哪些物体拼成的?⑵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理解把这幅画编成故事讲述。

2、幼儿用手中的图形自由组合画面,鼓励幼儿勇敢地、大胆地、毫无顾虑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组合物品或者画面,送给最亲最爱的人。

3、请个别有代表性的幼儿拿作品到前面,让他说出他拼的图片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并把制作理由讲给大家听。

4、教师积极评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图形》教学设计 篇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抽象、概括一组图形的共同特征,为一组图形制作两个特征标记。

2、要求幼儿学习按指示进行操作,并学习按指示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图形卡、标记卡。图形片。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图形卡1.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请来了很多的图形来我们班做客!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来了呢(三角形、圆形、梯形、长方形等)这些图形什么不一样呢?那我们再仔细看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地方相同的地方呢?

(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图形)

师:它们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不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做表示?(引导幼儿想出可以用标记表示)那我们用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呢?老师来这里有一些标记,你们来选一下,看看那个标记最合适呢?这个标记表示什么呢?

2、出示图形卡2.

师:老师还有一张卡片,卡片上还有很多的旗子。我们来看看吧!他们那些地方相同呢?你觉得应该做什么标记来表示他们呢?

(让幼儿想出可以用标记的方法)

二、小组活动。

1、一二组。制作特征标记。

师:这两组的活动和我们刚才的挥动是一样,先看卡片上都有什么样的图片,他们那些地方相同,应该做几个标记来表示呢?做了说说卡片上是什么图形,你做了什么标记呢?

2、三四组,看实物图填分合式。

师:先看看图上有什么,有多少,他们都有什么地方不同,然后在记录图上按标记记录每样有多少,记好了怎么都呢?

3、五六组,填房子图。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做呢?(教师讲解如何填房子图)

4、幼儿的活动。

三、收拾教具,结束活动。效果分析:

《图形》教学设计 篇12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几何图形进行组合绘画。

2、在画图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3、通过画组合图形,激发学习兴趣并获得美的感受。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并了解各种图形特征。

提问:

1、黑板上有哪些图形?

2、圆形像什么?长方形像什么?

3、在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物品是圆形、椭圆形、长方形还是其他形状?

4、想一想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组合在一起可以变成什么?(幼儿自由想象、教师示范组合绘画的基本方法)

5、我们如何将这些图形画下来呢?(找一个起点,用左手按住图形、右手拿记号笔顺着图形的边画下来。)

二、欣赏并观察图形组合画。

1、这幅画得是什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2、第二幅画得是什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3、第三幅画得是什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启发幼儿想象。

师:他们画的漂亮吗?那你想用哪些图形组合成什么呢?请想一想并用图形摆一摆,然后跟小朋友们说一说。(幼儿自由组合摆放)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计划用哪些图形组合成什么物体。

四、幼儿作画。

幼儿作画、教师个别辅导。

《图形》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的:

1、 学习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 学会观察、概括物体的外形特征、提高表现能力。

3、 感受美术创造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彩色卡纸剪几何图形拼贴的画。

2、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怎么画成的?

总结: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贴上去的,看看它像什么?然后在添画出来。

2、 引导幼儿根据图形联想。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个图形像什么物体?倒过来像什么。还想出了别的什么物体?

3、 出示美工书,请每位幼儿在图形上联想添画,使之变成另一个物体。

4、 幼儿操作。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联想简单的物体;鼓励能力强的孩子,选用在反面的图案上添画,组成较复杂的物体。

5、 总结评价。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看谁联想得和大家不一样,最新颖奇特。并发星星奖励。

《图形》教学设计 篇14

一、活动目标

能把大小(颜色)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并能表达分类标准。

二、重点与难点

能大胆表达分类标准。即分类后能说出是按颜色或大小分类的。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积木、雪花片、木珠,几何图形等。

四、设计思路

分类活动属于数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为幼儿以后理解数概念作心理准备。如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需要对某数所表示的物体的数目进行抽象,而抽象的基础是能够排除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的干扰。这种能力是在分类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小班进行分类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摆弄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

让幼儿表达分类标准是小班幼儿开展分类活动的重点难点。这是一因为幼儿的概括能力比较差,同时语文表达能力也比较弱。因此,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语给幼儿适当的提示,还可以采用放标记的方法让幼儿先把想法表示出来,然后再学习用语言说明分类标准。

五、活动流程

操作经验——讨论归纳——复习巩固

操作体验

在活动区中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积累有关物体的颜色,大小等特征的感性经验。

(1)分雪花片。

材料:大小、颜色不同的雪花片,每种颜色的雪花片4——5片。

(2)分积木

材料: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圆柱体积木各不相同4-5块,每种形体的积木放在一起。

(3)分木珠

材料:四种形状不同的木珠,每种4-5个,颜色不同。

《图形》教学设计 篇15

小班美术活动:印章画:可爱的毛毛虫

一、活动目标:

1.在掌握棉签点画的基础上,用印章在树叶上盖出各种形态的毛毛虫。

2.在观察、拼摆、示范、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在不规则画纸上变化方向连续拼贴的方法。

3.能控制印章印画时的力度印出完整的圆形,印画中能保持画面的整洁。

重点:每个圆都靠在一起不间断的连起来。

难点:能印出完整的圆。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⑴听过故事《好饿的毛毛虫》,知道毛毛虫的形态特征。

⑵学习过棉签点画,了解点画的技巧和玩颜料的规则。

⑶观赏过毛毛虫运动时的各种体态变化。

⑷会玩“变变变”模仿小动物的游戏。

2.物质准备

⑴材料准备:湖蓝、粉蓝、深绿、浅绿、橙色、黄色、粉红、六种水粉颜料;形状不同的浅黄色、浅绿色树叶形画纸16片;圆形印章16个;方形篓8个;黑色水彩笔16支;音乐;音响;磁性大圆片4个;大磁性板;魔法篮一个,内装颜料盒、印章、叶子、湿抹布;毛毛虫的家(大树)。投影机?

⑵场地准备:教室地上摆放几个小草板子,布置成草地的样子,中间放置大叶子一片和毛毛虫毛绒玩具一个。四张桌子,桌子上放置四份材料。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毛毛虫,使幼儿简单了解毛毛虫的形态特征。(音乐1)1分钟师:宝宝们,我们一起变成小动物们到草地上玩吧。(玩“变变变”的游戏)

师:咦,你们看,谁在大叶子上呀?我们一起和毛毛虫问个好吧。毛毛虫,你好呀!

毛毛虫(画外音):小朋友们好,你们在玩什么游戏呀?

小朋友说:我们在玩“变变变”的游戏。

毛毛虫:那你们来说说,你们变得都是谁呀?(小朋友自由回答)。

2.观察毛毛虫的身体形态特征。2分钟毛毛虫:哈哈,你们都把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变出来了,真像呀。那你们知道我长得是什么的样子的吗?谁来说说?(请两个幼儿上来说)

“毛毛虫“总结:对,你们的眼睛真厉害,我的身体很长,是一节一节的,每节都是圆形的,走起路来身体还一扭一扭的呢。那你们能变一个我出来吗?

3.拼接圆形,组成“毛毛虫”的样子。3分钟⑴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变成毛毛虫的样子。

需要圆形,圆形要连在一起还要靠在一起。

⑵请小朋友们在尝试拼接,重点:一节节不间断连在一起。

⑶小朋友展示,可引导拼出毛毛虫的一些动态。

毛毛虫:哈哈,小朋友们可真厉害,你们把这些圆形一个一个紧紧的靠在一起连接起来,一下子就变出了和我一样长长的毛毛虫了。让我来考考你们。我的身体会向上,请你拼一个身体向上的毛毛虫。我的身体会向下,请你拼一个身体向下的毛毛虫。我的身体还会扭来扭去,请你拼一个身体会扭来扭去的毛毛虫。

毛毛虫:哈哈,真好玩。今天我真开心呀,你们就像魔术师一样,太厉害了。可是,你们等会回家了,我就每人陪我玩了。你们可以多帮我变一些和我一样的毛毛虫陪我玩吧。

4.学习用印章印毛毛虫。3分钟⑴师:我们用印章变出毛毛虫小伙伴陪毛毛虫一起玩吧。我们需要什么东西呢?

出示魔法篮,变出颜料盒、印章、叶子、湿抹布,介绍用途。

⑵介绍各种形状的叶子,要求在各种图形中能变换印章的方向。

避免幼儿在边缘印画,可以用“怎样让毛毛虫在叶子上玩的更安全”来指导,帮助幼儿有效的控制点画的位置。

⑶请个别幼儿尝试印画,要求能控制力度、盖压均匀,印出完整的圆形。(一盖二压三提)

小结:在印毛毛虫,我们首先要帮毛毛虫在叶子上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用圆形印章蘸上颜料在叶子上印出完整的圆形,并在印的时候让它们紧紧靠在一起的,这样,我们就能变出长长的毛毛虫了。

4.幼儿创作,老师巡回指导。(音乐2)5分钟⑴介绍材料。

每组桌上都有两盒彩色颜料和圆形印章,两个小朋友共用一份,每个圆形印章上面都有颜色标记,告诉我们,它和什么颜色宝宝是好朋友,每次使用完印章后都要将它送回家。颜料盒旁边有块湿抹布,如果你不小心让颜料宝宝跳到你手上时,可以用抹布将它擦掉,然后放回原处。颜料盒里有两个颜色,你可以只用一种颜色,也可以用两种颜色,用两种颜色时要间隔排列。

⑵画面、桌面要求干净、整洁。

⑶鼓励能力强的孩子等画干后添画毛毛虫的眼睛、嘴巴、触须和脚。

5.展示作品,相互欣赏、评价。3分钟⑴幼儿向毛毛虫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小魔术师们,你们把你变出来的毛毛虫送给大毛毛虫好吗?

毛毛虫评价:

①圆形完整、无间断

②颜色间隔

③画面干净、整洁

④毛毛虫姿势有趣特别

⑤位置安全拼价过的孩子将叶子贴在毛毛虫的家(大树)上。

⑵毛毛虫:谢谢你们,我可爱的小魔术师们,你们帮我变出了这么多的伙伴,有它们陪着我,我就不孤单了,真开心呀,谢谢你们,欢迎你们下次再到我家玩,小朋友们再见了。

师:帮助了毛毛虫,我的心里真高兴,你们呢?让我们一起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出去玩吧。(音乐1)

《图形》教学设计 篇16

活动目标:

1.在对图形拼折变形的过程中感知图形的变化。

2.对组合、分析图形感兴趣。

3.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重点:幼儿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通过折拼的方法进行变化操作。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活动准备:

各种几何图形卡片、幼儿操作的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你认识这些图形宝宝吗?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图形宝宝有一个心愿,他们都想像变形金刚一样会变身。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变身。

二、动手操作折图形。

1.师:示范拿一个正方形,请小朋友先看老师怎么帮正方形宝宝变身的,示范将图形对折。提问:正方形宝宝变身了,看变成什么呢? 幼:长方形。

看,老师再来变一变,又变成什么呢?

幼:三角形、一个大长方形、一个小长方形。

师:小朋友,刚才老师是怎么变的? 启发幼儿说出折一折。

对了,只要将图形宝宝轻轻一折,图形就变身了,小朋友你会变吗?请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纸和老师一起来变。

师:你还会怎么变?看看能变成什么?

幼儿动手操作,可随便变化图形。

2.师:长方形宝宝也要变身了,大家一起来帮助它好吗?

拿出长方形,引导幼儿折变图形。

请几位幼儿到前面折变示范,表扬折的好的幼儿。

师: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宝宝可以变成什么?

幼儿边动手操作边学说长方形宝宝变成了什么。

3.老师引导幼儿再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进行折变,分组进行看看哪组的小朋友变的多,变的快。

幼儿分组给三角形,圆形、梯形、三角形进行折变。

4.老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折一折帮助图形宝宝实现了变身的愿望,正方形DD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圆形DD变成了半圆形、扇形;长方形DD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三角形——变成了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小朋友还可以动手怎么做是图形宝宝华丽变身。请小朋友想一想?拼一拼,图形也会变身,并且变的会更加神奇,你想当魔术师吗?

三、运用图形拼物体下面我们一起玩个拼图游戏吧!看看这些图形宝宝在一起时能拼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拼图形。

师:小朋友们有谁愿意上来给我示范一个拼图?(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拼)

师:我们还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看谁拼的好看,拼的东西多,我们来比一比。

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幼儿拼图。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都开动脑筋把我们图形宝宝变成了另外一种图形宝宝,你们真厉害!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把这些图形放在益智区小朋友拼一拼,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最亲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