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人生 >

总是听“他们说”,你没有自己的想法吗

上周去上海出差,最后一晚住在小七家,我们秉烛夜谈,话题停在“为什么我们成了好朋友”。出了校园以后,发展出像样的友谊,并不容易,更何况我和小七之间的友情基础还有点“先天不足”。

最初跟我打交道的是小七的同事,或许是她跟周围的人提起过对我的一些看法,那个团队的成员对我都有些冷淡。那位同事把项目交接给小七,她像是没听过那些“谣言”,对我很热情也很真诚。因为聊得来,我们也会在私下里见面,越相处越觉得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点。

小七很直白:“当初我们团队是有人说过你坏话,我都知道,但我没信,也幸好我没信他们说的,要不然今晚咱们就不会躺在一张床上。”

如果当初她因为听来的“成见”冷淡我,我们可能不会有现在的亲密无间。我和小七都属于那种不信邪也不顾“他们说”的人,别人说一万句不如自己亲自看一眼。

生活里,有很多人把“他们说”当成自己唯一的信息来源,盲目地听从,执拗地偏信,最后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

我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事,租房的时候前面的租客提醒我房东不好打交道,我当初还犹豫过要不要退租。但那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并没觉得房东哪里不好,反而对我很照顾,记得快到冬天时房东担心我会冷,自己出钱安装了暖气。

“他们说”不一定总是不可靠,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判断标准不同,得出的看法就大相径庭。

去年我去法国玩,大家都说必去的城市和景点我一个不落,也安排了几个没有太多人提到的地方。行程结束,我最遗憾的是真正喜欢的地方没有多安排行程,无论是尼斯的海边还是阿维尼翁的落日,其实都值得多停留几日,但攻略上对这两个地方都是一笔带过,偶尔提到的人也说不过尔尔。

别人说漂亮的景点才会去旅行,别人说好看的电影才会去看,这是我们的“通病”,我们听从了“他们说”,最后也不过是复制了他们的态度、他们的观点,粘贴在自己的人生里,无趣极了。

你是否想过,这种随波逐流其实挺可怕?因为有些人的看法本来就是歪曲而偏激的。

假期,约朋友看电影,我想看一部片子,朋友提醒我,网上评论不好,别看了,看个评分高的。于是,那天改成看了当时评分最高的电影。看完后,朋友说,其实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精彩。

我这个人很执拗,当时没看成那部片子,就一直等线上资源,看过之后有点遗憾当初没去电影院看,或许是因为这部电影小众吧,所以评价不高。

但是影片里的镜头真的很美,海空一色,天地翱翔,看了心境开阔。我想不通,这部电影不输之前那部高票房电影,为什么有人说不好看?我把电影推荐给朋友,他也觉得很好,还专门发了弹幕。

当初这部电影上映后的确有些非议,甚至有人唱衰这部电影,现在网络播出后,风向变了,有不少人感慨:为什么之前评分那么低?因此錯过了一部好电影。

无论做什么事,都没必要人云亦云,因为你的感受很难一直跟他人保持一致。盲目跟风很多时候是出于从众心理,毕竟跟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融入集体,可以减少压力。大多数人都说好的东西,如果你反驳就像是挑刺;大多数人都评价一般的东西,你大加歌颂就像是在引起注意,刷存在感。

于是,很多人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全,并不敢表达真实看法。

被“他们说”的观点和态度同化后,我们很难再公平、开放地去认识世界。你会带着一种刻板认知去跟人相处,你会带着有偏见的假设去看待事物,往往你怀着什么心态和期望去对待一件事一个人,你就越容易注意到符合你原有认知的细节,这是一种自我暗示效应。

网评五星的餐厅我吃过,的确有惊喜之处,但回头想想,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我的期望“美化”了我的感受?被专业人士强烈推荐的电影我也看过,的确有深度,但仔细琢磨,其中有多少是因为他们的赞誉而拉高了我对它的评价?

时间久了,这种从众下产生的认知顺从和认同,会降低你的心智和审美,会削弱了你的判断力。“他们说”听多了,人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思想。

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事,不需要经过他人允许和评论,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因为这个世界不该只有一种声音,不必盲从大多数人,坚持自己的看法,就一定会找到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