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戏不设限
即使之前不认识张若昀的人,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都会不由地注意到他,在其表演颇受好评的《麻雀》中,张若昀饰演的角色唐山海最后唱着《长城谣》被活埋的一幕成了很多追剧观众的催泪弹,而在此时接档的《法医秦明》也让很多喜欢他的粉丝纷纷留言称:“种下一个唐山海就长出秦明。”
2016年,张若昀有7部戏和观众见面,在媒体的采访中,他说这是挑战自我的极限。
从最初踏入影坛的军旅剧开始,张若昀接戏就是一种“放飞自我”的状态。在大部分同龄演员还在不断打造自己“人设”的阶段,张若昀接成却是百无禁忌,仙侠剧、网剧、谍战戏、青春偶像剧、动作电影等各种题材均有涉猎。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若昀又挑战了《暴风骤雨》这样的农村题材和《霍去病》这部历史正剧。
聊起这么不设限的接戏思路,张若昀说自己最看重的还是剧本:
“制作规模我并不在意,接《法医秦明》的同期也有一部制作大四五倍的片子找我,我并没有接。我在同一年接了七部戏,如果想要打开自己演戏的维度,就要尝试各种不同身份、职业、类型的戏,才知道自己可以演到哪里。”
“所以那一年我都在叫嚣要放假,但是一看到让自己惊喜的剧本,就按捺不住,还是想演。”
张若昀一直是悬疑小说迷,喜欢东野圭吾的书和诺兰早期的电影。
刑侦探案题材的电视剧在十年前曾经火爆荧屏,但是因为政策原因,如今只能以网络剧的形式重生,从上半年的《余罪》到正在播出的《法医秦明》,几部剧的热播都表明了观众对于这种题材的偏爱。
在拍摄《法医秦明》之前,法医这个职业在张若昀心中的既定印象就是“内心强大,抗压能力强”,而在接触到原著小说作者秦明,以及更多现实中的法医之后,张若昀体会最深的却是从业者的甘苦。“感触最深的是和法医聊天,包括秦明老师(《法医秦明》的原著作者)。法医们的工作辛苦却要遭遇不被理解的境况,因为旧有习俗,还要承受很多歧视。比如,法医的伴侣只能是医学生,他们生了孩子,家里的长辈也不让他们抱孩子。很多法医都抽烟,用烟味掩盖身上的味道,而且他们和你见面之后不会握手,他们一手抽烟,另一只手会拿一根烟,如果你跟他要,说明你不介意。他们才会跟你握手,免得被拒绝。”
对于网上很多人指出的戏里秦明“炫酷拽”的问题,张若昀说其实在戏的开篇,导演和原著秦明也有过沟通,彼此的共识就是要美化法医的工作过程。“戏播出之后我和秦明老师,以及其他法医都有过沟通,他们还是认可这种拍摄方式的。”
“耿直boy”养成记
张若昀的走红除了一部接一部的作品,“B站红人”和微博上的“逗比”也是他身上的重要标签。
张若昀的粉丝常常以这样“黑”偶像为荣,他曾经大方分享自己被粉丝“吐槽”的经历,张若昀的父亲,资深的制片、导演、编剧张健曾经在微博晒出自己儿子成长过程中的逗趣照片,被粉丝戏称为这是张若昀的“黑历史”,张健也被称为儿子的“专业高端黑”。
而张若昀本人也常常喜欢自黑。上节目时说自己颜值低,眼睛是倒三角,鼻子肉嘟嘟,嘴唇也厚;谈到《九州天空城》里自己的造型时,说别人戴美瞳是冰族和火族,而自己是哈士奇族和萨摩耶族;而在被问到“可以叫你妖艳贱货吗?”他也会说:“可以啊,叫贱货都可以。”
虽然对外的形象一直很“逗比”,可是张若昀却坦言自己对当下很火的搞笑喜剧没什么兴趣。
“大家对演员有很多误解,性格活跃的人不一定适合喜剧,喜剧经常是很严肃的人搞出来的。未来不好说,但我目前没有打算做这方面的尝试,我不是一个对喜剧很敏感的人,我的理解是喜剧应该当正剧演,当悲剧演才好看,单纯的搞笑戏没有什么创作冲动。”
张若昀的“耿直”也不是一天养成的。
刚上大学的时候,老师问过同班所有学表演同学一个问题——未来是想做演员还是明星?“其实这两个答案在老师看来都是很正常的,我们班很多同学,有说实话的,也有说假话的,但最后很多人都没有在这个行业里走下去。”老师问到张若昀,他的给出的答案是不知道。“我说,我只是觉得表演挺好玩的。”
张若昀将这种坦率归因为“晚熟”,他说:“我十七八岁时没有什么明确的志向。很多人说对表演有兴趣,但其实是对当明星有兴趣。现在我觉得,如果没有真的对演戏这件事有兴趣,那么你会发现娱乐圈很苦的,名利的乐趣贬值得特别快。你今天刚刚出名,很快乐,但可能出一个什么事你就被黑了。很多人可能对表演没有特别大的兴趣,就是觉得当艺人当累了,那就去做些副业,做投资。我对副业就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会觉得太浪费精力了。能在这行快乐地走下去,是在于对职业本身的喜爱,这个是不会褪色的。”
当然,这个话题的最后,张若昀还是不忘讲真话:“我想象不到还有其他什么职业可以让我找到这么多的快乐,还挣这么多钱。”
真想关掉微博
在媒体热议“小鲜肉”现象,甚至对年轻演员的演技问题充满质疑的当下,张若昀一直是作为有实力、有演技的反例而存在的。
聊起演技,他迅速恢复到“自黑”的语气,说自己还没开窍,“到现在还堵着呢”。谈到这个话题,张若昀难得地不再板着严肃的面孔,他身体前倾,笑了起来。
事实上,张若昀也不是没有过被质疑的经历,“星二代”的标签曾经也让他饱受争议。
出道之初,张若昀参演的多是类似《雳剑》这样抗战题材的军旅正剧。张若昀也开始被“拼爹上位”的传闻所围绕,因为当年新《雪豹》的制片、导演和编剧正是他的父亲张健。张若昀曾在采访中回应,一开始会觉得困扰,但后来想通就无所谓了,因为现在这么说的人越来越少。
有这样一位父亲,外界设想张若昀选择进这个行业应该源于家庭的影响,但是张若昀说,其实自己对表演的兴趣是在学校里培养起来的。
“喜欢一个行业不是因为自己能干好,很多是因为感受到这个行业有多深,‘大牛’们有多么打动自己。毕业后拍第一部戏,上镜头后觉得自己演得非常傻,这才发现自己有多么不足,发现这是一条一辈子修行不完的事业。”
关于张若昀的私人生活,除了家庭背景,感情也是一直受关注的话题,虽然他从来没有公开曝光,但是大家的猜测却没有间断过。实际上,现在很多艺人通过“恋情”吸粉也是增加曝光率的重要手段,可是对于感情这部分的隐私,张若昀也有自己的想法。“有曝光就会让大家对你有多一层的认识,我永远只希望大家对我是一个演员的认识。当然,现在这个时代不可能了,但是我真的想关掉微博,想不接受采访,避而不谈自己的事,隐藏自己的一切。我特别抗拒真人秀,可是真人秀来钱很快,涨人气,对演员来说这又是特别不好的消耗,因为大家太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影响到看你戏的投入程度。只是现在的市场就是有这个需求,年轻演员你不参加真人秀,不玩微博,不搞直播,那你接戏的机会就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