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人物 >

郑钧一个摇滚歌手的创业样本

郑钧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摇滚巨星,与他的名字紧密相连的是《回到拉萨》、《赤裸裸》、《灰姑娘》等耳熟能详的歌曲。他在上世纪90年代横扫华语乐坛,获奖无数。1月30日,郑钧在深圳演绎了他“十年磨一剑”的演唱会“温暖呐喊”。和当年把摇滚唱到西藏一样,郑钧自己画漫画、运营将在2011年全球公映的动漫电影《摇滚藏獒》,也是让人觉得新鲜的事,投资人和好莱坞都在给他“打工”。

摇滚歌手“鸡蛋碰石头”

在西安长大的郑钧于2006年开始写博客。他写道:“理想就是自己觉得有理的想法……为了理想死磕。死磕就是死不罢休,就是坚信自己的蛋比别人的石头硬……有趣的是,有的人的蛋真的比石头硬,于是奇迹出现了。”

4年过去了,如今,笔者在郑钧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他。他坐在一张靠背椅上,一边是旧吉他,一边是新电脑。除了自己的脸,郑钧又多了一张名片。这是一张真正的名片,头衔是“北京漫动时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创意总监”。

这位摇滚歌手正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他每天到办公室上班,隔天收发工作邮件,每月定期出席董事会。在开会和见客户的间隙,他会用吉他和录音机写写歌。他的手机里有他最喜欢的重金属摇滚,有时他会放出来听听,但音乐常被频繁的工作电话打断。眼下,为了动画电影《摇滚藏獒》,他已连续接受了5个小时的采访,中间还抽空进行了一次员工面试、见了两拨客户。

2009年1月,郑钧出版了自己创作的漫画书《摇滚藏獒》。之后的几个月里,他一直为这本漫画忙活。他预备拍投资3000万美元的3D动漫电影《摇滚藏獒》,聘请好莱坞一线团队进行再创作。

“鸡蛋碰石头”之类的话像一个文艺青年几近嬉皮的嚷嚷,但奇怪的是,一旦文艺青年成了创业青年,这些话倒像是充满了创业者精神的励志口号。

组建创业“梦之队”

几乎所有童话故事都有一个看起来有点儿悲惨的开头。2007年,郑钧离了婚。女儿快10岁了,喜欢看日本漫画。当爹的表示反对,被女儿一句话噎了回来——找不到好看的中国漫画。

郑钧从小学画画,高考时差点儿上了美院。他打算自己给女儿画漫画。他喜欢西藏,十几年前正是唱《回到拉萨》出名的。他喜欢摇滚。他也喜欢狗,家里养了3只。这3个元素凑在一起,就有了《摇滚藏獒》的故事。这个故事有郑钧自己的影子,讲的是一只来自单亲家庭的藏獒独自在北京闯荡,后来组建了一支狗摇滚乐队,并在歌坛获得成功。

2009年1月,《摇滚藏獒》漫画出版。漫画出版后不到一个月,日本最大的动画公司MadHouse就表示希望把《摇滚藏獒》拍成电影。紧接着,美国一家动漫制作机构也找郑钧谈合作。

2009年5月,郑钧在北京光华路的一座写字楼里租了办公室,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我希望干些没人干过的事,想跟好莱坞合作。但这事儿很难,我还需要很多资本。”

前前后后,郑钧见了不下10个投资人,还有几个煤老板。这个过程让郑钧觉得有点儿别扭。在音乐领域,他是爷,已经很多年没人给他提过意见了。曾经有个导演想把他的《灰姑娘》拍成电影,提出修改歌曲的旋律,被郑钧很不客气地噎了回去。现在进入商业领域,他却放下身段像个小学生一样,听取别人的意见。

他的投资人之一、北极光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邓锋这么评价郑钧:“他听意见,也自己总结,不是别人说什么就一定对。这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素质。”

郑钧大学学的专业是工业外贸,开过酒吧和制作公司,积累了一些商业经验。他被一位投资人认为是“少见的创意人才”——他是创意人才,能理解商业规则,而且能遵守。大部分创意人是纯创意,啥商业都不懂。

邓锋为郑钧带来了金钱之外的价值,他帮郑钧组建了一个“梦之队”:另外一位投资人徐小平,以及公司的CEO王晓梅。

“如果说我们是一个摇滚乐队的话,我是主唱,负责大方向掌舵和创意。CEO王晓梅在美国的电影公司有过7年工作经验,敢打敢拼,执行力很强,就像吉他手。邓锋是贝司手,他能保证公司在一个稳定的水准上前进。徐小平很善于鼓励人,像个鼓手。”

这让郑钧从一开始就拥有了一家高起点的公司。

到好莱坞去

一开始,郑钧召集公司同事开会,说起好莱坞,大家都觉得不可行,但他非常坚持。“中国人老是卖给外国人T恤衫和电器,能不能也输出一下价值观?动漫是非常适合国际化的,我去国外唱歌,外国人不知道我在表达什么,但动画电影不会有文化障碍。”

2009年9月,郑钧和公司CEO王晓梅飞往好莱坞。他的行李箱里装着二十几本英文版的《摇滚藏獒》漫画书,还请了一个翻译。他希望能在保留全部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请到好莱坞的编剧、人物造型和制片为他服务。

一个多星期之后,谈判圆满成功。《摇滚藏獒》请到了顶尖高手,包括好莱坞动画片《花木兰》、《玩具总动员》编剧丽塔·海斯奥,《功夫熊猫》、《冰川世纪》、《赛车总动员》的艺术总监布克·里维斯。

一个月后,郑钧带着他的好莱坞团队去了一次西藏。10月底,这些美国人在上海爵士音乐节上看了郑钧的演出。回程时,对方提出了让郑钧意外的建议——将来有合适的动画影片项目,是否能请郑钧的公司代理。同时,郑钧接受对方的建议,将部分员工送去美国学习动画技术。

到好莱坞去,这是郑钧吸引投资人的理由,也是让投资人谨慎观望的理由。和当年把摇滚唱到西藏一样,在郑钧看来,这又是一件“从来没人做过的事”。他说:“这是个新模式,中国人拥有所有的知识产权,去美国雇好莱坞最优秀的资源进行前期制作,中期在印度或者中国做,然后再拿回好莱坞做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