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维杰,中国男子围棋队运动员,1991年10月17日出生,上海人。职业九段,现为齐鲁晚报棋院注册棋手、山东齐鲁晚报队主力队员。2005年初段,2008年四段,2009年五段。2012年2月15日在第16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中,2∶0战胜韩国李昌镐九段,创造了中国围棋界获得世界冠军的最年轻记录(20岁零121天),并升为九段。
2012年2月,战胜李昌镐、拿到第16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赛冠军时,江维杰只有20岁,是中国最年轻的围棋世界冠军。
一波三折
2004年7月,四川成都全国定段赛,因为心态不稳,江维杰赢4盘输5盘,在小组赛被淘汰。这一年江维杰12岁,棋龄5年,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没什么同龄朋友,虽然半天学棋,半天读书,但是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第二次定段失败,让江维杰的父亲感觉到强烈的失望,开始考虑让儿子放弃职业棋手的梦想,回学校过一个普通孩子的生活。
老师刘轶一建议江父带孩子去北京的道场学棋,江维杰的父亲有些犹豫。江家家境不好,江维杰的父亲下岗了,家里全靠母亲一人的收入维持生活。
职业棋手跟其他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之路不同,棋手在未能进入职业行列之前,几乎不可能入选地方专业队拿到编制,所以参加定段赛就成了棋手的必经之路。北京的围棋道场就是集中突击冲段的地方,很像外语培训机构“新东方”。
2004年7月之后,江维杰跟父亲来到北京,进入聂卫平围棋道场,后转入位于通州的马晓春道场(简称“马道”)。“在冲段的孩子里,江维杰的基本功最好,已具备职业棋手的水平。”“马道”的老师李君凯说,“他没有明显的弱项,漏洞少,情绪稳定,我教他很勉强了。”
在业余五段葛玉宏看来,江维杰的成功和父亲的严格管教密不可分:“江维杰的父亲懂棋,对江维杰的时间抓得很紧。”江维杰喜欢在网上下棋“加练”。在父亲“如影随形”的“监控”下,他没有太多的机会在网络上做“下棋”之外的事。一旦输棋,这父子俩也不说话,就是一圈一圈地散步,不管刮风下雨。
2005年的定段赛,江维杰打得比较轻松,和“马道”的另外两个孩子以9胜1负的战绩并列第一,升为职业初段棋手。江维杰说:“这是我职业棋手成长经历中很关键的一步。”定段成功,他得以在职业棋手的道路上继续向前;也因为之前的波折,让他更珍惜来之不易的职业生涯。
水滴石穿
不到1。7米的个子,头发蓬松着,脸色发红,一副接近500度的近视镜,暗紫色的羊毛衫还是多年前的款式,极像一个理工科学校里随处可见的书呆子。
虽然在定段考试中闯过了独木桥,江维杰依然面临着残酷的现实。“上海棋院不想要他。”刘轶一说,“没有接收的注册单位,就意味着不能参加职业比赛。”江维杰最终能在山东棋院注册,多亏了同为上海人的曹大元。
注册并不代表一定能打上围甲联赛。围甲比赛可以报6个人,上场4人,剩下两个替补,也是从10名~12名年轻棋手中通过选拔赛选出来的。直到2008年,江维杰才第一次通过选拔,在可上可下之间,有些勉强。
曹大元坦承,江维杰能在LG世界棋王赛中下到决赛,他不意外,但最后能战胜李昌镐拿到世界冠军,他有些吃惊:“客观地讲,江维杰具备冲击世界冠军的实力,但具备这样实力的棋手太多了,仅在中国,和江维杰同年龄段的年轻棋手里就有十几个。”如今黑白世界节奏之快已经容不得职业棋手们享受更多的闲暇时光:江维杰前面的古力、孔杰、谢赫、胡耀宇、罗洗河还在当打之年,虎视眈眈,他身边的陈耀烨、檀啸、时越、周贺玺无一不是身经百战、只欠开花结果的后起之秀。在江维杰身后,还有李轩豪、范廷钰、芈昱廷以及10岁入段打破世界围棋职业段位年龄纪录的超新星杨鼎新等大批“95后”追兵。
2012年2月,第一次坐到决赛的位置,面对“神”一样的李昌镐,江维杰有些兴奋,但很放松:“我的注意力都在棋上,就想下出自己的棋,没想过胜负。”赛后,李昌镐对江维杰的评价是“很冷静,力量大”。
李昌镐在他的那个时代无可匹敌,就因为他强大的计算力和滴水不漏的后半盘。俞斌说:“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这些道场少年下棋速度快,对局量大。道场各种严格而科学的训练,把新一代棋手的计算力和后半盘都提高到了可以与任何人抗衡的地步,打下了一个个‘小石佛’的基础。现在国内的一线棋手基本上全是道场出来的。”
链接
“道场”一词源于日本。1999年聂卫平道场成立,实际上是希望建立一个“国家围棋集训二队”,以扩大国家队人才的选拔面。北京先后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以培养专业棋手为目的的围棋道场,但绝大部分只是昙花一现。北京现有四大围棋道场,“聂道”成立的时间最早,“聂道”和“马道”属于名气大、起点高的道场。但是从学生数量和冲段成功率看,2008年成立的“葛道”后来居上。还有个野狐研究会,发起人是40位职业棋手,特点在于分职业棋手和业余冲段棋手两个学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