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人物 >

林心瑜--变“地沟油”为宝的华裔少女

现年15岁的美籍华裔女孩林心瑜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创造力,将原本被废弃的厨房剩余油脂转化成采暖用的生物燃料,造福了众多贫困家庭。这个创举,不仅让她受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接见,还让她当选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选出的3位“青年奇才”之一,备受瞩目。

兄妹之争成就“意想不到的英雄”

家住美国罗德岛州的15岁华裔少女林心瑜,从小就对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哥哥林翰宇崇拜不已,同时还有那么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嫉妒恨”。

2002年,林心瑜的父亲林嘉生创建了名为“西风创新网络”的社会服务机构,林瀚宇就是这一机构里青年队的高级成员,他负责帮助回收社区的老旧计算机,改装整修后给需要的人,使贫困家庭和第三世界的学校受惠。凭借自己的服务,林瀚宇赢得了无数荣誉。

但人小鬼大的林心瑜有着更大的野心。“我不希望只是追随我哥哥的脚步,我要超越他的步伐。”林心瑜曾仔细地向美国《赫芬顿邮报》记者讲述了兄长是如何激发了她的好胜心的,“我不想总是被人们叫做‘亚历克斯(林瀚宇的英文名)的妹妹’,我要有自己的影响力。”林心瑜想要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成为比哥哥更优秀的人。

2008年,年仅10岁的林心瑜在一次关于能源解决之道的展览会上,找到了灵感。

当时,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将废弃烹饪用油转化成环保生物柴油的议题,并对此很感兴趣。同时,她又想起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中,有许多居民无法负担冬日高额的暖气费用,而当地的下水道中却常常出现废弃油脂堵塞的问题。凭借自己的“敏锐眼光、逻辑和匠心”,林心瑜将这三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联系起来,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

这个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小女生在谷歌上找到了一篇文章,讲述旧金山地区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她以此为借鉴,找了一群朋友帮忙,组成小区服务队,决定推动一项名为“化油脂为燃料(TurnGreaseintoFuel,简称TGIF)”的小区服务。她们在社区中发放了上千份传单、月历,大力宣传回收废油的重要性,并从社区居民和餐厅手中收集废油。

在父亲的帮助下,2008年TGIF与当地居民、餐馆合作,成立了回收油脂并将其转化为生物柴油的生物燃料公司。每年,这个公司都会收集超过3。6万加仑(约合16。4万升)的废烹调油,生产5。5万升暖气用生物燃料,让146个贫困家庭能温暖过冬,学区校车燃料也全部改用了生物燃料。

几年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和绿色就业机会,林心瑜的创意成果卓著。如今,林心瑜的项目已经与113家餐馆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从中参与分红,生产出价格超过6万美元的替代能源,同时抵消了本会排入大气的大约1。5亿磅二氧化碳。

为了造福更多人,林心瑜带领她的TGIF团队向州政府提出议案,要求所有商家必须回收废油。这项法案在2011年7月由罗德岛州政府签署,并于2012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

凭借回收再利用项目屡获殊荣

“当孩子们忧心时,他们会起来行动!”林心瑜如此描述自己颇为之骄傲的“化油脂为燃料”项目,尤其是当证明自己的项目能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时,她更是对这一项目的未来充满自信。

果然,这一成果在媒体的宣传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林心瑜也因此多次获奖,包括2009年的“MTVSwitch奖”、“总统环保奖”和2010年的“海洋世界/布希花园杰出环保奖”,她还两度获邀至白宫,受到总统奥巴马的接见和鼓励,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2012年7月,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英雄”称号,并获得了1万美元的奖金和7500美元的奖学金。

最近,她又被CNN“第6届十大英雄明星”节目评选为3位“青年奇才”之一。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12月2日晚9时,林心瑜与父母受邀参加在洛杉矶“神圣大礼堂”举行的颁奖大会,美国各大电视台对此进行了现场直播,CNN还特意在其官方网站上为TGIF制作了宣传简介和用于收取捐款的网络链接。

由于出名时年仅11岁,林心瑜被媒体称为“天才少女”。

中国家庭如何培养“天才少女”

优秀少女林心瑜出生在一个“习惯性优秀”的中国家庭。靠“变废为宝”出名的林心瑜在学校的表现也很好:聪明好学,成绩优异,语言、艺术、科学、音乐都是她爱好的科目,小小年纪就有十分远大的抱负。

林心瑜的父亲让她从小就学很多东西,去很多地方,读很多《时代》周刊和《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

林家有一系列美国人不太能理解的“神秘禁令”:林心瑜没有Facebook账号,她想过要注册一个,但父母不允许,就连YouTube视频网站,也是在林心瑜多番恳求之下才得以“解禁”;家里也没有接光缆,所以没办法看电视,因为林家父母觉得这“不是件好事”。好在网络并没有完全被禁,林心瑜制造生物柴油所用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于网络。

看起来,林心瑜的父母在尽自己所能去保护女儿,但林心瑜表示,父母并没有过多地管束她,而是给她创造了一个足够大的成长空间,他们只是“在场边欢呼、打气、提供很好的建议”和“让我越来越独立”。

她建议那些想要创新的人:“家人应该支持他们,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抑制他们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