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范文网欢迎您!
首页 >  实用工具 >  文摘 >  人物 >

三十秒串起的“大人物”

1979年,已经26岁的他还是中央实验话剧院里一位跑龙套的小人物,搬搬道具打打杂,偶尔演些山东快书、相声、小话剧、小舞蹈之类的小角色。

这年,他又获得了一次饰演小角色的机会。那就是在话剧《陈毅出山》里饰演匪兵乙,整场演出中,他只有一次出场的机会,而且是端着枪从这头跑到那头,没有一句台词,时间也不足三十秒,还是一个暗场。对于这样一个可有可无谁都能演的平庸角色,一般人认为对付一下就可以了。然而,他却认认真真地对待分配给自己的角色,从不嫌弃。

当时,《陈毅出山》是一个连场戏,每天都要循环演出好多场,这样一成不变地演下去,势必会影响到观众的情趣,自己对角色的定位也会感到无趣。可对于这样一个只有三十秒的戏又实在想不出什么新花样来。有一天,他演出完后,刚回剧组,突然灵机一动,找来一块海绵,把它做成了一个痦子,贴到了脸上。

当他再次走场时,脸稍微一侧仰,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他脸上的这个痦子,立即欢叫起来,大家看戏的情绪一下又高涨起来,觉得这个匪兵真有一股“匪味”了。导演发觉后,卸妆时直夸他把这个匪兵演活、演丰富了,有立体感了。

就这样,他用极短的时间在这场戏里,不断地诠释这个小角色。不仅让观众记住了他,也让导演记住了他。

后来,剧组里一位饰演匪兵甲的演员调走后,导演立马让他演了匪兵甲。接着,又让他饰演匪兵班长、交通员,随之戏份越来越多,角色越来越重要。一年之后,他已经是话剧院里不可或缺的台柱子了。1980年,他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因成功扮演林彪而名声大噪,他的扮演不仅外形酷似而且气韵夺人,并因此夺得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从一个可有可无跑龙套的小角色成长为担纲演员、台柱子,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他叫李雪健,一个实力派演员。

有时候命运总爱开一些玩笑。2000年11月,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当时,他正在陕西参加一部描写高科技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中国轨道》的拍摄。当检查结果出来后,李雪健坚强地抑制住自己的悲痛,只提出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导演能把自己的戏往前“抢一抢”。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这个主演一走,那剧组所做的一切都等于是无用功了。这样,他一边拍戏,一边在当地一家医院开始接受化疗。以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妻子都会开车送他去医院治疗,下午又把他拉到拍摄现场拍戏。这让现场所有工作人员既崇敬又心疼。大家都清楚,他是在用心血铺筑着《中国轨道》。

2002年,与病魔做了一年多斗争的他又复出拍片。在新片《至高无上》中,久未露面的李雪健已恢复了往日的神采。2003年,他又开始参与拍摄《中国故事》,在剧中的一集《老师的故事》里扮演一位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李雪健虽然是带病拍摄,但他仍然敬业得让人感动。他一到剧组就试装,精神疲惫,可试装没有半点含糊。一件、两件,七八件下来,一旁的工作人员都有些不忍,可他没有丝毫怨言,还极为专业地和导演、服装师共同探讨服装的可行性,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

如今,大病痊愈的他,又开始接着饰演小角色。2011年他在《建党伟业》中饰演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百年情书》中饰演林觉民之父,时长虽然都不足两分钟,但是他都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说,千万不要小瞧这三十秒,其实每一部精彩的戏都是由一个又一个三十秒串联起来的,串起来就变成了“大人物”。戏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